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研究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研究

  • 字数: 182
  • 出版社: 当代世界
  • 作者: 朱霖|
  • 商品条码: 978750901910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运动员程序性权利”为切入点,以国际体育仲裁院两类特设机制为样本,揭示国际体育仲裁机构的程序强制化、权力垄断化现状,解析其如何使诉诸仲裁的运动员陷入申请权受限、质证权虚化、申诉权缺失的结构性困境。本书提出内外结合的救济原则,主张行业自治机构初审+体育仲裁机构复审的双层机制,既尊重体育行业的专业判断,又通过二次仲裁促进程序正义。本书试图打破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维,为体育法治注入人文温度。
作者简介
朱霖,乐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2004—2006年),武汉大学法学院体育法学博士(2016—2020年)。主要从事体育知识产权、体育与人权、民族传统体育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精彩导读
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奥运会体育仲裁中运动员程序性权利保障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其优化路径。奥运会体育仲裁对及时解决体育纠纷、稳定竞赛秩序、维护体育正义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仲裁过程中,运动员程序性权利时常遭受忽视,程序性权利的法律制度确权存在不足,对运动员程序性权利的侵犯难以得到有效遏制。为此,本书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价值分析法,梳理程序性权利的保障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奥运会体育仲裁机制、优化程序性权利救济的原则和路径,以促进运动员的程序性权利得到更好保障。 程序性权利是运动员的重要权利。没有程序性权利,其他实体性权利的实现就会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本书通过对实体至上论和程序至上论的对比分析,揭示程序性权利的价值地位;另一方面,本书着重分析程序性权利的内涵,并界定程序性权利的外延。最后,本书提出,在价值上,程序性权利具有独立性和工具性价值;在功能上,程序性权利体现出制约、服务和保障的功用。 奥运会体育仲裁制度是运动员程序性权利的保障制度,该制度既有优点也不乏缺陷:优点表现为体育仲裁管理的强制性、体育纠纷解决的及时性及体育仲裁程序的相对公开性;缺点在于仲裁规则的缺失性和模糊性。在国际体育仲裁院奥运会特设仲裁分院仲裁程序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理念冲突。即程序正义和时间正义冲突、程序正义和内部救济机制冲突、程序正义和竞赛规则冲突。二是权力垄断。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垄断是权力滥用的源泉,强制性是垄断权力的外在形式,奥运会体育仲裁制度对运动员程序性权利的减损是国际体育仲裁院在奥运会体育仲裁方面权力垄断的结果。三是监督乏力。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可以避免权力的滥用,从而确保运动员的程序性权利得到维护和实现。然而,奥运会体育仲裁程序中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为克服不足与缺陷,本书从理念优化、原则设定、规范确认、监督保障和救济路径五个方面对如何完善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进行研究。一是理念优化。理念优化是完善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的基本前提。完善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原则。本书认为,在理念上,应在人权、公平、效率和秩序四个基本价值形态上审视现有体育仲裁制度,确保运动员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的设计同法治基本价值及竞技体育的价值取向相一致。二是原则设定。在对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进行价值理念优化的基础上,本书提出,在改革现有制度机制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主从协调、内外结合和程序公正四个基本原则。三是规范确认。程序性权利的规范确认是运动员维权的基础。进行程序性权利的规范确认应厘清程序性权利的法律关系、程序性权利确认的主体,以及程序性权利确认的范式。四是监督保障。完善监督机制有利于保障程序性权利,本书主要分析了社会监督、媒体监督、仲裁机构监督、司法监督等内容。五是救济路径。救济机制是维护程序性权利的最后手段。程序性权利的救济机制包括仲裁机构的内部上诉救济机制和司法机构的外部上诉救济机制。内部上诉救济机制重在直接维护程序性权利,使受损的程序性权利得到及时恢复;外部上诉救济机制旨在促进仲裁程序公正,为保障运动员程序性权利起到辅助作用。 本书梳理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研究的脉络和要义,探明运动员维护程序性权利的方法和路径,同时希望为相关执裁机构、监督机构、司法机构更好保障运动员程序性权利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目录
导言 / 1 第一章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研究范围界定 / 23 第一节 程序性权利的内涵、 价值及功能 / 23 第二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研究范围 / 42 本章小结 / 46 第二章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之制度渊源、属性及限制 / 48 第一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之制度渊源 / 48 第二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之制度属性 / 54 第三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之制度限制 / 65 本章小结 / 71 第三章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之症结及现状 / 72 第一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之症结 / 72 第二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之现状 / 86 第三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之制度比较 / 102 本章小结 / 107 第四章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优化的理念和原则 / 109 第一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优化的理念 / 109 第二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机制优化的原则 / 121 本章小结 / 131 第五章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保障路径 / 133 第一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的规范确认 / 133 第二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的监督保障 / 143 第三节 奥运会体育仲裁中程序性权利的救济路径 / 151 本章小结 / 159 第六章 中国体育仲裁制度及其程序性权利保障 / 161 第一节 中国体育仲裁制度的发展历程 / 161 第二节 中国体育仲裁制度中程序性权利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 165 第三节 中国体育仲裁制度中程序性权利的保障路径 / 171 本章小结 / 178 结论 / 179 参考文献 / 183 后记 / 199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