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韩对话(中韩文化青年说)/清影文艺锐见

中韩对话(中韩文化青年说)/清影文艺锐见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编者:曹书乐|
  • 商品条码: 978752274263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3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 学院、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亚 洲研究中心共同开办的“中 韩对话”跨文化交流课程创 办于2012年,两校师生每 周一次通过屏幕跨时区同时 上课,进行“面对面”交流, 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围绕 传统文化、性别、消费主义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四个 主要领域展开合作研究。 本书从历年研究论文中 选取兼具学术性、趣味性与 话题性的优秀作品结集:中 韩大学生饮酒文化不同在哪 里?中韩粉丝应援文化有什 么区别?中韩青年消费奢侈 品方式为什么不同?为什么 中韩年轻人进入企业,感受 到的企业文化不同?还有中 韩端午祭之争、中韩综艺节 目版权之争,实际情况究竟 如何?是否和大众想的一样 呢?通过教学中具体而微的 文明互鉴,可以看到一代优 秀大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活跃的思维和进行跨文化交 流的能力,同时对当下中韩 青年文化也会有更多的了解 。
作者简介
曹书乐,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艺评论(清华大学)基地副主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产业与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产业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球传媒学刊》轮值副主编,多家学术刊物审稿人,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术思想史、影视传播与网络视听、平台内容生产研究、游戏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云端影像:中国网络视频的产制结构与文化嬗变》、《批判与重构:英国媒体与传播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合著《欧洲传播思想史》、译著《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呜与未来》《创意产业读本》等。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重要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目录
序 跨文化传播教育需要在场感 周庆安 前言 曹书乐 第一部分 传统文化艺术 1 殿宇的对望:中国彩画和韩国丹青 林悦 黄智暎 2 古寺的和声:从中韩佛寺看中韩佛教文化 刘书田 徐弘 金书荣 3 同源异途: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医和韩医现代化之路 于憬 孙保罗 4 争夺还是共享:中韩端午节比较 汪星宇 第二部分 流行文化与青年文化 5 古音与今韵:中韩流行音乐中的文化杂交现象 祝健 杨晨晞 李静怡 6 狂欢与孤单:中韩粉丝应援文化中的集体主义 李佳颐 金熙秀 7 “文艺复兴”与“钢铁工业”:中韩电竞产业发展对比略谈 刘宣伯 8 沉醉中的清醒:中韩大学生饮酒文化比较 朱鹏远 金秀倞 第三部分 观念 9 Flex!中韩青年奢侈品消费行为观察 洪源 10 儒者治企:韩中企业文化比较 金舜炯 11 共同的挑战:中国大学生和韩国大学生怎么看待性别问题? 殷茗琪 孟知殷 12 屋檐下的变革:什么塑造了中韩两国年轻人的家庭观? 邓艺婧 龙新力 张一 13 冰火两重:中国学生对韩情感温度中的性别差异 李闰涛 第四部分 法律 14 虚拟世界的护栏:网络游戏时代儿童信息安全保护何去何从 周婧芸 宋金洋 15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韩综艺版权之争 邓艺婧 16 精英的诞生:韩中司法人员培养制度比较 金舜炯 后记 跨国融合式课程的创新探索——基于清华大学“中韩对话”课程建设的经验 曹书乐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