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意蕴

  • 字数: 25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贺丹君|
  • 商品条码: 978752274546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阐释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为核心主题,深入 阐释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 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 仁善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理念所蕴含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集中阐释其基本内 涵、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性 、当代价值,为新时代推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 学理支撑。
作者简介
贺丹君,1972年10月生,江西永新人,南昌工程学院副院长,文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南昌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并长期在党委宣传和网信部门从事新闻宣传、文明创建、理论研究和文稿写作工作,先后发表《深刻理解和把握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信息技术的社会公共信任建设价值》《深刻领悟“第二个结合”的实践要求》等十余篇学术论文;《江西省红色基因网络传播平台和机制创新研究报告》等十余篇研究报告被省委领导批示和采纳;主持完成江西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省部级课题7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目录
前言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内涵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三 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性 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求 第一章 “天下为公”的社会观 一 “天下为公”的历史意蕴 二 “天下为公”的近现代表达 三 新时代“天下为公”的创新性发展 第二章 “民为邦本”的人民观 一 “民为邦本”的缘起、历史和价值 二 “民为邦本”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契合 三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第三章 “为政以德”的治国观 一 “为政以德”的历史内涵 二 “为政以德”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 三 “为政以德”:严以修身的品德锤炼 第四章 “革故鼎新”的创新观 一 “革故鼎新”的哲学根基与历史演进 二 “革故鼎新”与唯物辩证法的契合 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五章 “任人唯贤”的人才观 一 “任人唯贤”:古代治国理政中的重要经验 二 中国共产党“任人唯贤”的制度设计 三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新时代“任人唯贤”的实践新篇 第六章 “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一 源远流长:“天人合一”的历史脉络 二 “天人合一”的哲学内涵 三 走进生态文明:“天人合一”的时代呼应 第七章 “自强不息”的奋斗观 一 “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格 二 中国共产党对“自强不息”传承与发扬 三 立志气壮骨气强底气:“自强不息”的新时代实践 第八章 “厚德载物”的道德观 一 “厚德载物”的义理生成与历时展开 二 相契之道:“厚德载物”的唯物辩证法理解 三 “功成不必在我”:“厚德载物”的当代价值 第九章 “讲信修睦”的交往观 一 “讲信修睦”的语义内涵 二 “讲信修睦”的价值维度 三 “讲信修睦”的新时代实践 第十章 “亲仁善邻”的邦交观 一 “亲仁善邻”:古代邦交思想探源 二 “亲仁善邻”的价值意蕴 三 “亲仁善邻”的新时代实践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