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导读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中老年病痛不用慌》(章节选,有删减)
王头昏、头晕、头重是中老年人经常抱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教大家一个遵循中医整体观原则的\\\"上病下取\\\"偏方。
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耻骨上缘的中心处有一个雪位叫\\\"曲骨雪\\\",越过曲骨雪,继续往下方,在耻骨下缘处按压,一般可以找到一个敏感的压痛点,在此处进行按压。按压时,先用力一下一下深按,每次均要求深按至骨面,以按压有胀痛感为宜,一般连按10下后,即可感到头昏感减轻,头脑清醒。反应敏感者一次即可使头昏感消失,效果不佳者亦可增加按摩次数,或一日内进行多次。此法既可在病症出现时诊疗使用,亦可作为一种预防保健方法,每天进行一次即可。不过,如用于预防保健,就不强调非要在耻骨处找敏感压痛点了,只需要在耻骨处由上至下按压即可,每次按摩5~10分钟。
临床上我使用这个方法收到过不少奇.效。比如有位郑老伯,他来看病时说近两周每天早上会出现头晕症状,一2个小时后渐渐消失,但次日又再出现。我怀疑他可能有高血压,让他佩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血压,果然发现血压升高,而且集中在早上血压高,达150/95mmHg。郑老伯又问我有没有什么中医的办法。我就教了他这个耻骨按摩偏方让他先试试,叮「嘱他一日至少进行三次,尤其是在清早起床前。两周后复诊时,他说头晕症状已消失。让他再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发现血压竟也基本恢复正常。后来郑老伯又每天坚持这个方法,至今已有两年多了,头晕再无发作,多次测量血1压,也处于正常范围。
还有一位章伯伯,因为头昏头重感持续一个多月来住院诊疗。他头晕的特点是,平躺时症状轻微,但站起、坐起及走路时,头昏重感即明显出现,做了多项检查,但诊断还不是太清楚。来找我会诊时,他已经吊了三天的活血化瘀扩血管的针液,但症状还没有缓解。当时我刚学会这个方法,于是就在他耻骨下端处按压,让他配合我找到压痛点,按压数下后,让他再起来试试,他说头晕症状减轻了。再教他自行按摩耻骨,一日按摩三次以上,每次至少10下。次日他说头昏头重感全消,顺利出院了。
理.疗耻骨这里还可以诊疗头疼病。有一位黄大叔,我印象十分深刻。他来看病时说经常头皮发紧、疼痛,西医诊断是紧张性头疼,来找我时他正是症状明显的时候,当时我一眼就在他耻骨处看见皮肤上有一块瘢痕,按压深处亦有疼痛感,黄大叔说这块瘢痕是曾经长了个脓疱,破溃后留下的。当时我就在这块瘢痕处扎了一根针,针刺下去,他马上就说头皮放松了,疼痛也突然消失无踪,很是神奇。
这个方法从西医原理上比较难解释,但从中医理论看来就很有根据中医临床上诊疗某一个病的思维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局部诊疗和整体诊疗两大类别。局部诊疗,就是我们常说的俗语\\\"头疼医头,脚痛医脚\\\",比如在诊疗头昏头晕病时,我曾讲过按压颈部枕骨后缘的诊疗方法,这可以说就是一种局部诊疗思维。而整体诊疗,就是\\\"头疼不医头,脚痛不医脚\\\",即并不在疾病所在部位进行诊疗,而是在远离病位处诊疗,比如这个理.疗耻骨对付头昏头疼就是此类。
对于很多简单的病,或发生于年轻人身上的疾病,由于病机比较简单,往往只采用局部诊疗即可达到良好效果,但是对于老年人所患的疾病,局部诊疗往往并不理想,而更需要采用整体诊疗的思维和方法。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很多方子都是属于\\\"整体诊疗\\\"的思维。
中医的整体诊疗有多种原则,其中\\\"上病下取\\\"就是一个。采用理.疗耻骨诊疗头昏头疼,其思维方式是将头部和人体的躯干视为一个整体。头部在高位,在上,属阳;耻骨这里,自然就是低位,在下,属阴。头晕头疼,在中医看来,往往是阳气上亢导致,所以要用耻骨处的阴气来中和阳气,从而达到阴阳平衡之效。另外,从经络学说来看,耻骨这里有肝、肾经通过,而中老年人由于肝肾亏虚,头晕头疼往往由肝、肾经病变所导致,因此按摩耻骨这里,不仅有诊疗效果,还能调补肝肾,达到预防保健之效。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头晕头疼往往是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重大疾病的症状,所以在使用此法时,需要注意明确疾病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