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活中的经济学(典藏版)

生活中的经济学(典藏版)

  • 字数: 317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美] 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 吉蒂·贝克尔(Guity Nashat Becker)
  • 商品条码: 978711177904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的加里·贝克尔,由于对人类行为深刻洞察,荣获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更是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 在贝克尔以前,经济学家只关注政府、企业、市场这些宏观的话题,而贝克尔首先将经济学方法带入了日常生活中。他对于家庭、婚姻、教育、犯罪、歧视等问题的研究,大大拓展了当代经济学的视野,为社会问题带来了全新的分析框架。 在理论研究之外,他还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专栏主笔与公共知识分子,而本书则是脱胎于他十余年来在《商业周刊》上的专栏。他的每篇专栏文章总是能抽丝剥茧,将复杂的日常社会热点赋予经济学的解读。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热点已随着时间的沉淀成为历史,但是在事件背后的经济学智慧仍然能指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探讨日常公共事务的时候,能以更理性的经济学视角,发现问题的本质。 在21世纪的今天,本书涉及的养老保障、就业问题、女性议题、教育公平、社会治安等问题仍然占据着我们热搜榜的榜首,贝克尔跨越时空的智慧,仍然能赋予我们以启迪。
作者简介
章爱民,现为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教授,产业经济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商务英语翻译、产业组织理论。曾参与《国际工商管理百科全书》的翻译和校对工作,参译《反垄断经济学前沿》、《决策是如何产生的》等,发表有《商务英语常见误译诊断》和《商务英语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策略》等文章。译著有《货币、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中级微观经济学》。
目录
致谢<br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br />引言 走出象牙塔 / / 1<br />政府管制与民营化 / / 15<br />政府与税收问题 / / 41<br />利益集团和政治决策 / / 91<br />股市与衰退 / / 125<br />国际贸易与国际协议 / / 137<br />反垄断与卡特尔 / / 165<br />人力资本与学校教育 / / 187<br />劳动力市场和移民问题 / / 221<br />家庭问题 / / 253<br />歧视问题 / / 281<br />犯罪问题 / / 301<br />资本主义及其他经济制度 / / 315<br />经济学家 / / 331<br />致谢<br />推荐序 这才是我们要的经济学<br />引言 走出象牙塔 / / 1<br />政府管制与民营化 / / 15<br />■管制 / / 17<br />关于宗教组织的讨论(1996) / / 17<br />对渔获征税:解决过度捕捞之上策(1995) / / 18<br />国会,请给电信业松绑(1994) / / 20<br />残疾人法案对企业的影响(1992) / / 22<br />美国不应该插手国内油价(1990) / / 25<br />不必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汽车保险(1990) / / 27<br />事实证明:政府过度干预会扼杀经济增长(1987) / / 30<br />燃油效率标准:一个过时的观念(1985) / / 32<br />■民营化 / / 35<br />邮政系统沉疴难治(1994) / / 35<br />国有企业退归民营企业?(1986) / / 37<br />政府与税收问题 / / 41<br />■政府 / / 43<br />要遏制腐败,得先精简政府(1995) / / 43<br />精简政府,正当其时(1995) / / 45<br />以不当的研究为依据,只会制定出不当的政策(1995) / / 47<br />别管国会,真正的改革行动在各个州(1995) / / 49<br />要根除贪腐,就得精简政府(1994) / / 51<br />政府的支出规模实在不容易控制(1993) / / 53<br />改革国会:为什么限制任期不能解决问题(1990) / / 56<br />联邦工资改革的唯一标准:民间薪资水平(1989) / / 58<br />正确看待平衡财政预算的政策(1987) / / 60<br />与流行观点相反,经济繁荣的确福泽底层(1988) / / 62<br />实行短期补救措施,未来可能会有麻烦(1986) / / 65<br />■税收 / / 68<br />实行更扁平的税制就可以留住球队(1996) / / 68<br />警告:调高香烟税不会增加税收反而会带来不少副作用(1994) / / 70<br />税收有用,但用错了地方(1990) / / 72<br />■企业 / / 75<br />强制公司支出:似税非税,不如征税(1988) / / 75<br />捐赠成本上升,不必为之忧心忡忡(1986) / / 77<br />应该调高的是酒的税率,而不是饮酒年龄限制(1985) / / 79<br />■法院 / / 82<br />最高法院的提名审查不应局限于法学修养(1991) / / 82<br />法官终身制的理念已经过时了(1990) / / 84<br />法院不应该成为解雇行为的裁判(1989) / / 87<br />利益集团和政治决策 / / 91<br />■利益集团 / / 93<br />无家可归者“危机”被过分渲染(1994) / / 93<br />削减养老开支(1994) / / 95<br />新总统上任,政策不会改变(1993) / / 97<br />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污染问题只是幌子(1993) / / 100<br />农业补贴等平权行动的效果如何(1992) / / 102<br />道路破损及警力不足等问题备受冷落,原因何在(1988) / / 104<br />■产业政策 / / 107<br />给克林顿的备忘:日本的强大并非源于产业政策(1993) / / 107<br />美国企业仍具国际竞争力,政府不必过度干预(1993) / / 109<br />产业政策的迷思(1992) / / 112<br />有关产业政策的讨论(1985) / / 114<br />■军费问题 / / 117<br />让义务兵役制回归历史的故纸堆(1991) / / 117<br />国防开支没有阻碍美国经济的正常发展(1991) / / 119<br />义务兵役制对军队的影响(1991) / / 121<br />股市与衰退 / / 125<br />你认为日本股市受到操控了吗(1990) / / 127<br />股价涨跌通常和市场心理有关(1989) / / 129<br />为什么不可能出现萧条(1987) / / 131<br />下一次经济衰退究竟会有多严重(1989) / / 134<br />国际贸易与国际协议 / / 137<br />■国际贸易 / / 139<br />放弃货币联盟:加强欧洲各国货币的竞争(1995) / / 139<br />竞争是独联体国家的必由之路(1992) / / 141<br />用美元汇率贬值来解决贸易赤字(1988) / / 143<br />所谓的“公平”贸易,就是为国内厂商谋利(1987) / / 145<br />对于韩国,应该赞扬,而不是惩罚(1987) / / 148<br />■小国问题 / / 150<br />国际贸易的扩张推动了小国经济的蓬勃发展(1994) / / 150<br />民族独立声浪高涨,但全球市场正走向整合(1991) / / 152<br />小国也能发展得不错(1990) / / 154<br />■环境问题 / / 157<br />以市场经济制度来解决人口增长的难题(1994) / / 157<br />处理全球变暖的问题需要冷静的头脑(1992) / / 159<br />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总是不攻自破(1996) / / 162<br />反垄断与卡特尔 / / 165<br />棒球联盟:如何制定合适的政策(1994) / / 166<br />问题不在于CEO的薪酬,而在于把他们撵走(1992) / / 168<br />如果高校实行价格垄断,就该启用反垄断法(1989) / / 170<br />是时候废除那些过时的劳动法了(1988) / / 172<br />反垄断唯一合理的针对对象:串谋(1987) / / 175<br />NCAA:披着羊皮的卡特尔(1987) / / 177<br />低油价依然是一件好事(1986) / / 179<br />大学生运动员理应得到应得的工资(1992) / / 182<br />管理者为什么会在乎股东的利益(1985) / / 184<br />人力资本与学校教育 / / 187<br />■人力资本投资 / / 188<br />收入差距未必是坏事(1995) / / 188<br />第三世界要提高经济实力,更应关注基础教育(1994) / / 190<br />克林顿的助学贷款计划应该得“不及格”(1993) / / 192<br />有关人力资本的辩论:布什胜出(1992) / / 194<br />高中辍学者,应该接受完整的职业训练(1989) / / 197<br />为什么美国不像亚洲国家那样重视教育(1988) / / 199<br />为什么候选人在大学成本问题上不得要领呢(1988) / / 201<br />用免税债券来解决学费问题是错误的(1988) / / 203<br />上大学难道不是一项明智的投资吗(1986) / / 206<br />■教育券和校际竞争 / / 209<br />教育经费改革:不要放弃教育券(1993) / / 209<br />教育券:一张摆脱贫困区的通行证(1992) / / 211<br />公共资金用于宗教学校,无可厚非(1991) / / 214<br />竞争是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良药(1989) / / 216<br />让所有家长在择校问题上有话语权(1986) / / 218<br />劳动力市场和移民问题 / / 221<br />■劳动力市场 / / 223<br />道理很简单:提高最低工资,会减少就业(1995) / / 223<br />欧洲社会福利制度的惨痛经验,美国应引以为戒(1993) / / 225<br />让家庭购买医疗健康保险(1993) / / 228<br />长期失业者需要得到长期救助(1991) / / 230<br />员工持股制度不能做到一劳永逸(1989) / / 232<br />劳动力市场也应该放松管制(1986) / / 235<br />■移民问题 / / 238<br />第187号法案不错,但联邦移民法应该修改(1995) / / 238<br />非法移民潮:如何扭转(1993) / / 240<br />是野蛮人登门,还是经济的福音(1991) / / 242<br />为技术新移民大开方便之门(1990) / / 244<br />为什么不让移民为快速入境付款(1987) / / 247<br />真正的移民改革错过了一次良机(1986) / / 249<br />家庭问题 / / 253<br />■家庭行为 / / 255<br />为什么人们应该减少对政府补助的依赖(1995) / / 255<br />让逃避责任的父亲承担起子女抚养义务(1994) / / 257<br />挑错“无过错离婚”(1992) / / 259<br />孩子的幸福应该是改革福利制度的出发点(1992) / / 262<br />儿童抚养理当加大投入,但要理性为之(1989) / / 264<br />通过婚姻契约来降低离婚率(1985) / / 267<br />■老年问题 / / 270<br />如何保障社会保障的未来(1993) / / 270<br />老年劳动力就业困难,原因何在(1990) / / 272<br />只有贫困老人才有资格领取社会保障金(1989) / / 275<br />破坏老年人就业市场的罪魁祸首(1986) / / 277<br />歧视问题 / / 281<br />■对黑人的歧视 / / 282<br />平权行动计划应该取消(1995) / / 282<br />证据对银行不利,但并不能证明银行有歧视(1993) / / 284<br />改善生产率是最佳的平权行动计划(1987) / / 287<br />南非在黑人经济斗争中的重要角色(1986) / / 289<br />美国黑人终究会有更多的机会实现“美国梦”(1986) / / 291<br />■女性问题 / / 294<br />家务劳动:应该计入国内生产总值(1995) / / 294<br />市场供求法则能真正保障职业女性的权益(1991) / / 296<br />市场如何对女性实行平权行动(1985) / / 299<br />犯罪问题 / / 301<br />加重惩罚,是震慑持枪犯罪者的最佳方法(1994) / / 302<br />政府必须采取强制措施,才能打击犯罪(1993) / / 304<br />根据对他人造成的伤害来惩罚企业犯罪(1989) / / 306<br />根据实际情况惩罚白领犯罪(1985) / / 309<br />打击犯罪的经济分析(1985) / / 311<br />资本主义及其他经济制度 / / 315<br />■资本主义 / / 316<br />民主是资本主义繁荣的最佳土壤(1991) / / 316<br />亚当·斯密眼中的世界奇迹(1992) / / 318<br />■经济制度 / / 320<br />阿根廷转轨,受到世界欢迎(1993) / / 320<br />政府干预过多是第三世界的通病(1988) / / 322<br />■转轨乃大势所趋 / / 325<br />实现转轨的头号法则:行动要快(1995) / / 325<br />作为榜样,瑞典还不够格(1990) / / 326<br />为什么团结工会必须在经济改革上发挥重要作用(1989) / / 329<br />经济学家 / / 331<br />来自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叫醒电话(1992) / / 333<br />反垄断的先驱者(1991) / / 335<br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可或缺(1987) / / 337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