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木与空间——传统结构的表现与潜力

大木与空间——传统结构的表现与潜力

  • 字数: 163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 作者: 朴世禺
  • 商品条码: 978711177568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24开
  • 页数: 10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对传统大木建筑中结构与空间关系的研究,以期突破“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窘境。全书分为框架的窘境、大木的逻辑、进深的变动、面阔的表现、转角的处理、空间的潜力、大木的演化七章。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各建筑进行实例分析,指出中国传统建筑主体框架——大木作,并非法式的刻板表达,而是充满具体的空间意图,使结构在空间中可以呈现出等级性、领域感与方向性的特征,并试图在建筑史与现代建筑设计中架起桥梁。本书可供建筑相关专业人员及大众读者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朴世禺,建筑师,文物建筑保护工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大木建筑中的结构与空间设计,研究对象范围偏重于宋辽金元建筑。毕业后于故宫博物院古建部工作,从事故宫建筑的勘察测绘、保护设计以及相关展览工作,主要研究兴趣仍为传统大木建筑的空间与结构设计,研究对象现主要集中于明清官式建筑。在《中国艺术》《北京青年周刊》《装饰》等杂志、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文章,并在知乎等网络平台上常年进行建筑知识科普。
目录
目录 序.2 第一章.框架的窘境.12 1.1.框架与杆系.12 1.2.框架与梁柱.14 1.3.分割与叠割.18 第二章.大木的逻辑.20 2.1.间面与间架.20 2.2.类型与愿望.23 2.3.范围与顺序.24 第三章.进深的变动.26 3.1.进深与像设.27 3.2.进深与活动.30 3.3.进深与视线.33 3.4.分槽与分缝.37 第四章.面阔的表现.40 4.1.面阔与像设.41 4.2.面阔与活动.44 4.3.面阔与视线.48 4.4.横架与纵架.51 第五章.转角的处理.54 5.1.转角与像设.55 5.2.转角与活动.58 5.3.转角与视线.61 5.4.抹角与借用.64 第六章.空间的潜力.68 6.1.领域与方向.68 6.2.适应与极限.70 6.3.表现与潜力.77 第七章.大木的演化.84 7.1.技术与形式.84 7.2.寸法与尺度.88 7.3.效率与效果.90 7.4.大木与小木.92 参考文献.96 后记.98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