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世纪抗战小说研究

新世纪抗战小说研究

  • 字数: 203
  • 出版社: 中国戏剧
  • 作者: 赵佃强|
  • 商品条码: 978710405607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6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新世纪抗战小 说展开多维度研究。绪论部 分提出研究问题,明确概念 与研究合法性,介绍方法与 创新点。第一章从中国传统 视角,探讨与战时、“十七 年”、新时期抗战小说在书 写动因、创作主体、文本类 型方面的对话。第二章以西 方战争小说为参照,分析对 话意识与过程,辨析“抗战 小说无经典”论断,指出问 题与突破。第三章关注与影 视的潜在对话,剖析小说影 视化表现、缘由及影响,思 考影视化时代小说的定位。 第四章研究主体形象塑造中 的对话精神,解读英雄、“ 伪汉奸”及国共两党两军形 象。第五章探讨几个“大词” 的多种声音,涵盖真实与历 史等方面。第六章分析民间 性与狂欢化书写中的对话精 神。最后结语总结,附参考 文献与后记。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概念的厘定与研究的合法性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传统:与战时、“十七年”、新时期抗战小说的对话 第一节 书写动因的嬗变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更迭 第三节 文本类型的承继 第二章 西方参照:与西方战争小说的对话 第一节 与西方对话的意识与过程 第二节 “抗战小说无经典”论断的辨析 第三节 中国抗战小说的问题与突破 第三章 文本转换:与影视的潜在对话 第一节 新世纪抗战小说影视化的表现与缘由 第二节 影视化对新世纪抗战小说的影响 第三节 影视化时代,小说何为? 第四章 主体形象塑造与建构中的对话精神 第一节 对话中的英雄形象 第二节 “伪汉奸”形象解读 第三节 对比中的国共两党两军形象 第五章 对话中几个“大词”的多种声音 第一节 真实与历史 第二节 战争与暴力 第三节 人性与文化 第四节 民族与国家 第六章 民间性与狂欢化书写中的对话精神 第一节 民间理论与抗战小说 第二节 “民间话语”的功能与意味 第三节 狂欢化书写与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