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深度测谎(探寻犯罪心理痕迹)

深度测谎(探寻犯罪心理痕迹)

  • 字数: 223
  • 出版社: 中国法治
  • 作者: 张坤|
  • 商品条码: 978752165029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5章,每章10篇内容。每篇都用案例 进行引入和说明。第一章“环环相扣:测谎之设计 ”,主要集中在狭义的“测谎仪测谎”的各个方面 。第二章“举一反三:测谎之技巧”,范围拓展到 实务中一些行为测谎和言语测谎,不限于狭义的测 谎仪测谎。每一篇都是用案例引入,但是并不一定 借助测谎仪。第三章“案件百态:测谎之见闻”。 这一部分是办案中遇到的一些有意思的测谎案件, 探究虚假记忆植入情绪诱发等测谎常见问题。第四 章“他山之石:测谎之融合”主要讲各种新的测谎 方法和手段,对应目前学界的“大测谎”理念,所 以包含很多方法的融合和借鉴,也可以理解为与测 谎仪测谎并列的其他不同测谎形式。第五章“形形 色色:测谎之对象”,主要介绍各种不同的被测人 ,针对不同被测人,测谎师应如何进行谎言的侦测 。 本书依旧注意内容的把关问题,所涉内容均可 公开不涉密,书中所使用的案例均经过了合理改编 ,旨在科学介绍测谎办案,同时为大众读者阐明真 实的测谎其实是严谨的科学过程。
精彩导读
应用情境:十个测谎案 例 这一部分所列举的十个 测谎案例,体现了测谎技术 在当前司法办案中的常见应 用情境,既包括帮助排除无 辜、准确认定作案人、审查 言词证据、预防顶包犯罪, 又包括挖掘隐藏线索、提供 侦查方向、施加强大心理压 力等情境。 当前,测谎技术已广泛 应用于司法办案,并逐渐成 为心理学技术在司法实践中 重要的应用之一。在这一部 分,笔者将通过十个具体的 测谎案例,帮助读者对测谎 在司法办案中的具体应用情 境形成更加直观的认识。 案例一 某天清晨,甲被发现死 于宿舍内的床上。经过调查 ,警方判断死者应该是在睡 梦中头部遭受重击导致死亡 。该宿舍仅有一处入口,无 其他方式可以进入宿舍,且 该入口在前一天晚上8点即 上锁,故可排除外人偷偷进 入宿舍并对甲实施杀害行为 的可能性。 除死者外,前一天晚上 还有乙、丙、丁、戊四人在 宿舍内睡觉,作案人应当就 在这四人当中。四人睡在不 同的房间内,且在接受问话 时均称未在前一晚看到或听 到任何异常情况,更是坚称 甲的死亡与自己无关。 那么,在这四人当中, 究竟是谁对甲实施了杀害行 为?又有几个人参与实施了 对甲的杀害行为? 对乙、丙、丁、戊四人 分别进行测谎,测谎结果显 示,乙对于杀害甲的时间、 工具、手法、动机等存在清 晰的犯罪记忆痕迹,他就是 杀害甲的凶手。原来案发当 晚,乙因为甲的一句咒骂而 越想越气,于是趁甲熟睡之
目录
第一章 环环相扣:测谎之设计 应用情境:十个测谎案例 测前准备工作:绘制“犯罪心理痕迹画像” 测谎结果解释:作案工具分歧 测谎问题编制:“参照信息”的准确性 测谎思路设计:囊括事实可能性 测谎视角差异:以零口供案件为例 测前必做功课:回到现场 测谎失败反思:几个重要的原因 测谎准确率比较:实验室研究与实案研究 测谎基本导向:更多的信息收集 第二章 举一反三:测谎之技巧 聚焦行为链条:递进式发问 双避动机冲突:说谎的特殊性回答 虚假情节试探:以谎之矛,攻谎之盾 西奥迪尼六原则:测谎的整合性运用 行为控制过度:扶手上的洞 细节质量变化:动态评估的视角 身体距离变化:心理距离的折射 透明度错觉:说谎者的自我投射 四维模式:谎言识别的四个维度 场景还原:他伤?自残? 第三章 案件百态:测谎之见闻 共情失败:作案人的“不打自招” 同为假话:截然相反的陈述 死亡时间:反常的证言 虚假信息:凭空创造的记忆 情绪诱发:真假之间的相似状态 环境设障:一支笔,一杯水 错误升级:罗纳德·科顿案件 远离犯罪中心:詹妮弗·潘雇凶弑亲案 被骗者视角:威廉·富兰克林·米勒骗局 谨慎预判:奥赛罗谬误与证实性偏见 第四章 他山之石:测谎之融合 九步讯问法:揭露谎言的过程 眼动测谎:一种全新的测谎思路 真实性监控技术:区分回忆与想象 三维归因模型:“受骗”的心理学分析路径 RIDE模型:收益与损失的权衡 脑区激活:说谎的认知负荷 测谎实证研究:被试间设计与被试内设计 表情辨识:从基本表情到混合表情 表情甄别:真实表情与伪装表情 语音测谎技术:声音中的线索 第五章 形形色色:测谎之对象 精神病态者:冷酷无情的被测人 偏执型人格障碍者:不受欢迎的被测人 青春期犯罪:成熟与幼稚并存 受虐妇女综合征:习得性无助 黑暗三人格:特殊性人格特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