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网络犯罪的刑法规制研究

  • 字数: 164
  • 出版社: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作者: 黄大威//杜文辉|
  • 商品条码: 978757671999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4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刑事法层面规制网络犯 罪,保护网络安全,是总体 国家安全观的要求。本书以 论域观为方法论为网络犯罪 下定义,网络犯罪类型化为 纯正网络犯罪和不纯正网络 犯罪。网络犯罪治理面临着 各国态度不一、犯罪代际演 变及主体多元等问题。网络 时代的刑法立法观,需在轻 刑化改革、改变犯罪附随负 效应、采取犯罪分层制之下 ,根据社会情势变化关注权 利保障,使刑事处罚与行政 处罚相接,建立严而不厉的 刑法体系。网络犯罪的具体 刑事规制需要以法益为基础 ,以刑法谦抑为基本立场, 以网络社会发展及犯罪形势 为导向,以司法解释为前置 路径,以立法的轻量化、轻 刑化为补充路径。本书对典 型网络犯罪的罪名适用进行 司法调研。帮助信息网络犯 罪活动罪在罪名认定上存在 相矛盾的判决;帮助信息网 络犯罪活动罪存在重罪轻判 和口袋化的现象。司法实务 认定困境的原因在于刑法对 该罪的立法定位及司法解释 规定的交叉。对该罪的司法 限缩可以从实体法和程序法 两方面进行。对非法利用信 息网络罪的司法调研显示罪 名认定存在发布内容的违法 性、中立帮助行为、罪数判 断、共同犯罪判断等方面的 问题,需要根据该罪的补充 性地位、轻罪属性、情节犯 属性,确定构成要件调整范 围。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 管理义务罪应当从共犯从属 性、轻罪属性、明确义务根 据和行为类型方面进行归责 。 本书对网络犯罪的基础 理论、立法政策和和司法实 践进行深入探讨,适合法律 理论工作者和司法工作者阅 读,也适合法学院学生作为 参考资料。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网络犯罪的概念与类型 第一节 网络犯罪的概念 第二节 网络犯罪的类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网络犯罪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暗网载体的隐匿性 第二节 网络犯罪代际演变之法律的变动性 第三节 网络犯罪主体类型多元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犯罪规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言论自由权与公民匿名表达权的分析 第二节 刑法立法观之争讼 第三节 刑法观选择的法教义学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网络犯罪的刑事立法选择 第一节 法益为基础,社会形势为导向 第二节 刑法谦抑性是判断可罚性的基本立场 第三节 司法路径为前置,立法路径为补充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网络犯罪罪名的司法适用 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限缩 第二节 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的认定 第三节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的行为认定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