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医学节肢动物学(第2版)

医学节肢动物学(第2版)

  • 字数: 5908
  • 出版社: 人民卫生
  • 作者: 编者:李朝品|
  • 商品条码: 978711735967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病媒节肢动物是指包括昆虫纲内的蚊、蚤、蝇、虱等,蜘蛛纲内的蜱、螨(恙虫)等。这些节肢动物能传播某些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森林脑炎、恙虫病等。传播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和寄生虫等。本书从形态特征、分类、生物学、生态学、生理生化、免疫、传病机制、虫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防控、节肢动物的防制、抗药性及其治理、研究新技术等多角度系统介绍昆虫纲、蛛形纲、唇足纲、倍足纲、甲壳纲和舌形纲中的诸多医学节肢动物的种类,既保留了医学节肢动物学的传统内容,又适当反映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新进展,以尽可能满足从事医学节肢动物学教学科研和虫媒病防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内容全面,图文并茂,理论性和实用性兼顾。 \\\"
作者简介
李朝品,教授,博导和博士后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原副校长,安徽省第一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安徽省首批学科拔尖人才,安徽省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学科带头人,安徽省优秀教学团队、博后站、安徽省试验示范中心和安徽省精品课程负责人,曾任皖南医学院副院长;国际蜱螨学会会员(中方咨询委员)、国际系统与应用蜱螨学理事、中国昆虫学会会员(安徽昆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寄生虫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会员
目录

第一篇  总论 / 1

第一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的范围、内容和区系 / 2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范围与内容 / 2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区系 / 19

第二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分类 / 28

第一节  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28

第二节  医学昆虫的形态与结构 / 30

第三节  医学蜱螨的形态与结构 / 67

第四节  其他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 / 84

第五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分类 / 89

第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物学 / 108

第一节  生殖方式 / 108

第二节  发育与变态 / 110

第三节  生活史 / 115

第四节  休眠与滞育 / 117

第五节  生活习性 / 118

第四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学 / 124

第一节  个体生态学 / 125

第二节  种群生态学 / 130

第三节  群落生态学 / 139

第四节  分子生态学 / 145

第五节  节肢动物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147

第六节  生态学研究的新进展 / 148

第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和进化 / 155

第一节  分子系统学和分子进化 / 156

第二节  分子系统学和进化研究的基本概念 / 157

第三节  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技术 / 159

第四节  节肢动物分子分析的研究内容 / 163

第五节  节肢动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 166

第六节  节肢动物系统发育的分子分析 / 169

第七节  分子遗传学和物种形成 / 170

第八节  分子系统学在医学节肢动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71

第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理 / 181

第一节  体壁 / 181

第二节  消化与营养 / 183

第三节  循环与防卫 / 185

第四节  排泄与水盐平衡 / 187

第五节  呼吸与能量代谢 /189

第六节  肌肉与运动 /191

第七节  生殖与发育 /195

第八节  神经与感觉 /205

第九节  变态与滞育 /209

第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化 /213

第一节  糖 /213

第二节  脂类及脂肪酸 /215

第三节  蛋白质及氨基酸 /217

第四节  表皮碳氢化合物 /220

第五节  酶 /221

第六节  激素 /225

第八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毒素及危害 /234

第一节  节肢动物毒素的毒性及毒素对人体的伤害 /234

第二节  有毒节肢动物的主要种类及其分布 /243

第九章  生物和理化因素对医学节肢动物的影响 /256

第一节  虫媒病原体对医学节肢动物的影响 /256

第二节  生防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医学节肢动物的影响 /262

第三节  理化因素对医学节肢动物的影响 /272

第十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抗感染免疫 /282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免疫系统 /283

第二节  昆虫抗病原体的免疫效应机制 /288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抗感染免疫的研究进展 /312

第十一章  节肢动物与过敏反应 /325

第一节  致敏节肢动物的种类和过敏原性 /325

第二节  节肢动物过敏的免疫应答 /328

第三节  节肢动物过敏的特异性免疫诊断 /335

第四节  节肢动物过敏的流行病学 /338

第五节  节肢动物过敏反应性的防治 /343

第十二章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与防制 /353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353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382

第十三章  医学节肢动物与自然疫源性疾病 /393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判定 /393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与自然疫源性疾病 /395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传播病原体的机制 /422

第四节  虫媒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427

第五节  虫媒病的控制 /428

第十四章  虫媒病的实验诊断 /438

第一节  病原学检查 /438

第二节  免疫学检测 /454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 /464

第四节  其他检查 /475

第十五章  节肢动物入侵与异境疾病传入 /478

第一节  对本地生态系统及公共卫生的影响 /478

第二节  群落可入侵性 /479

第三节  入侵物种的主要入侵途径及扩散机制 /489

第四节  传入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491

第五节  入侵物种的检疫 /496

第十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应用 /508

第一节  节肢动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509

第二节  节肢动物在科学、人文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524

第三节  节肢动物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525

第四节  节肢动物与仿生学 /528

第五节  节肢动物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535

第六节  节肢动物在生物安全的应用作为生物武器的作用 /540

第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553

第一节  世界医学节肢动物研究历程 /554

第二节  我国古代医学节肢动物的记述 /557

第三节  我国近代医学节肢动物学的研究 /561

第四节  我国现代医学节肢动物学的研究 /565

第五节  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展望 /570

第二篇  昆虫纲 / 575

第十八章  蚊 /578

第一节  形态学 /579

第二节  分类学 /591

第三节  生物学 /635

第四节  生态学 /643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657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693

第七节  防制 /754

第八节  研究技术 /769

第十九章  白蛉 /798

第一节  形态学 /799

第二节  分类学 /810

第三节  生物学 /822

第四节  生态学 /824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827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852

第七节  防制 /861

第八节  研究技术 /862

第二十章  蝇 /874

第一节  形态学 /874

第二节  分类学 /889

第三节  生物学 /949

第四节  生态学 /952

第五节  中国重要蝇种类 /959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995

第七节  防制 /1006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011

第二十一章  蠓 /1020

第一节  形态学 /1020

第二节  分类学 /1030

第三节  生物学 /1032

第四节  生态学 /1036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040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066

第七节  防制 /1071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073

第二十二章  虻 /1079

第一节  形态学 /1079

第二节  分类学 /1083

第三节  生物学 /1087

第四节  生态学 /1088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090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104

第七节  防制 /1110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111

第二十三章  蚋 /1117

第一节  形态学 /1118

第二节  分类学 /1133

第三节  生物学 /1150

第四节  生态学 /1154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157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178

第七节  防制 /1181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182

第二十四章  蚤 /1196

第一节  形态特征 /1197

第二节  分类 /1205

第三节  生物学 /1212

第四节  生态学 /1214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218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252

第七节  防制 /1262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265

第二十五章  吸虱 /1274

第一节  虱科 /1274

第二节  阴虱科 /1298

第二十六章  臭虫与猎蝽 /1305

第一节  臭虫科 /1305

第二节  猎蝽科 /1323

第二十七章  蜚蠊 /1337

第一节  形态学 /1337

第二节  分类学 /1342

第三节  生物学 /1344

第四节  生态学 /1346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349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358

第七节  防制 /1361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373

第二十八章  甲虫 /1387

第一节  隐翅虫 /1387

第二节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甲虫 /1399

第二十九章  蝶与蛾 /1415

第一节  毒蝶 /1416

第二节  毒蛾 /1426

第三节  刺蛾 /1438

第四节  枯叶蛾 /1449

第五节  与医学有关的其他蛾类 /1460

第三十章  其他与医学有关的昆虫 /1471

第一节  膜翅目 /1471

第二节  半翅目 /1478

第三节  直翅目 /1489

第四节  螳螂目 /1493

第五节  毛翅目 /1498

第六节  蜉蝣目 /1505

第三篇  蛛形纲 / 1517

第三十一章  蜱 /1519

第一节  形态学 /1519

第二节  分类学 /1527

第三节  生物学 /1532

第四节  生态学 /1543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种类 /1557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592

第七节  防制 /1638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645

第三十二章  革螨 /1670

第一节  形态学 /1672

第二节  分类学 /1684

第三节  生物学 /1708

第四节  生态学 /1726

第五节  中国重要医学革螨种类 /1744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788

第七节  防制 /1813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817

第三十三章  恙螨 /1855

第一节  形态学 /1855

第二节  分类学 /1861

第三节  生物学 /1882

第四节  生态学 /1884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1887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1926

第七节  防制 /1954

第八节  研究技术 /1956

第三十四章  粉螨 /1971

第一节  形态学 /1971

第二节  分类 /1987

第三节  生物学 /1990

第四节  生态学 /2001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2009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2052

第七节  防制 /2071

第八节  研究技术 /2085

第三十五章  蠕形螨 /2096

第一节  形态学 /2096

第二节  分类学 /2103

第三节  生物学 /2105

第四节  生态学 /2108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2111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2118

第七节  防制 /2143

第八节  研究技术 /2143

第三十六章  疥螨 /2155

第一节  形态学 /2155

第二节  分类学 /2160

第三节  生物学 /2164

第四节  生态学 /2169

第五节  中国重要种类 /2173

第六节  与疾病的关系 /2179

第七节  防制 /2195

第八节  研究技术 /2195

第三十七章  蒲螨与其他螨类 /2203

第一节  蒲螨 /2203

第二节  跗线螨 /2214

第三节  甲螨 /2223

第四节  肉食螨 /2244

第五节  瘙螨 /2257

第六节  羽螨 /2287

第七节  蜂螨 /2299

第八节  癣螨 /2315

第九节  叶螨 /2333

第三十八章  蛛形纲的其他节肢动物 /2362

第一节  蜘蛛目 /2362

第二节  蝎目 /2376

第四篇  其他医学节肢动物 / 2383

第三十九章  甲壳纲 /2384

第一节  淡水蚤 /2384

第二节  淡水蟹 /2393

第三节  淡水虾 /2434

第四节  蝲蛄 /2444

第四十章  唇足纲 /2454

第一节  蜈蚣 /2454

第二节  蚰蜒 /2483

第四十一章  倍足纲 /2490

第一节  马陆 /2490

第四十二章  舌形虫纲 /2502

第一节  舌形虫 /2502

第五篇  医学节肢动物的抗药性

及其治理 / 2529

第四十三章  杀虫剂类型及其作用机制 /2530

第一节  杀虫剂应用技术 /2531

第二节  杀虫剂的剂型 /2532

第三节  常用杀虫剂及其作用机制 /2537

第四十四章  杀虫剂的毒力和药效测定 /2543

第一节  杀虫剂的毒力测定 /2543

第二节  杀虫剂的药效测定 /2548

第四十五章  医学节肢动物的抗药性 /2554

第一节  抗性标准及影响因素 /2554

第二节  抗药性机制 /2555

第四十六章  医学节肢动物抗药性的检测方法 /2560

第一节  生物检测法 /2560

第二节  细胞电生理检测法 /2562

第三节  生物化学检测法 /2563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法 /2565

第五节  分子生物学检测法 /2565

第四十七章  医学节肢动物抗药性的治理 /2571

第一节  抗药性治理的基本原则 /2571

第二节  抗药性治理的对策 /2571

第六篇  新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2579

第四十八章  生物信息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中的应用 /2580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概述 /2580

第二节  生物信息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中的应用 /2582

第四十九章  群落生态学方法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589

第一节  群落生态学概述 /2589

第二节  群落生态学方法在医学节肢动物学中的应用 /2590

第五十章  GPS 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596

第一节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概述 /2596

第二节  GPS 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600

第三节  GPS 跟踪监控系统构成及在医学节肢动物学中的应用 /2605

第五十一章  同工酶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11

第一节  概述 /2611

第二节  同工酶在医学节肢动物学中的应用 /2612

第五十二章  分子标记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16

第一节  绪论 /2616

第二节  分子标记的分类和特征 /2617

第三节  分子标记技术方法及应用 /2619

第五十三章  分子系统学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27

第一节  概述 /2627

第二节  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2627

第三节  分子系统学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31

第五十四章  DNA 测序技术及其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36

第一节  DNA 测序技术概述/2636

第二节  DNA 测序技术的意义 /2639

第三节  DNA 测序技术的展望 /2639

第四节  DNA 测序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40

第五十五章  线粒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42

第一节  线粒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蚊研究中的应用 /2643

第二节  线粒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蝇研究中的应用 /2645

第三节  线粒体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蜱研究中的应用 /2646

第四节  线粒体高通量测序技术在螨研究中的应用 /2647

第五十六章  组学分析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51

第一节  组学概述 /2651

第二节  组学分析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54

第五十七章  电子显微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59

第一节  电子显微镜的发展简史 /2659

第二节  电子显微镜的种类、基本原理和特点 /2660

第三节  透射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的制备 /2665

第四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生物样品的制备 /2667

第五节  电子显微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68

第五十八章  三维重建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71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形态结构的三维重建 /2671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三维重建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 /2676

第五十九章  色谱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80

第一节  色谱技术 /2680

第二节  在医学节肢动物学分类中的应用 /2681

第三节  在生活史与生物学特性中的应用 /2682

第四节  在昆虫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2684

第五节  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2685

第六十章  变应原检测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687

第一节  变应原体内检测方法 /2687

第二节  变应原体外检测方法 /2691

第六十一章  细胞体外培养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05

第一节  昆虫细胞培养技术 /2705

第二节  蜱螨细胞培养技术 /2707

第三节  海洋节肢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709

第六十二章  抗体制备技术及其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13

第一节  抗体制备技术简介 /2713

第二节  抗体制备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16

第六十三章  染色体制备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23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的染色体制备技术 /2723

第二节  染色体制备技术用于医学节肢动物研究的应用价值 /2725

第六十四章  分子杂交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29

第一节  分子杂交技术原理和方法 /2729

第二节  分子杂交技术种类 /2734

第三节  分子杂交技术的条件及参数的优化 /2738

第四节  分子杂交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中的应用 /2739

第五节  分子杂交技术在其他生物中的应用 /2740

第六十五章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43

第一节  概述 /2743

第二节  动物转基因技术 /2746

第三节  转基因技术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49

第六十六章  反义核酸技术及其在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2758

第一节  反义核酸技术 /2758

第二节  在医学昆虫学中的研究及应用 /2762

附录 / 2769

附录一  中英文名词索引 /2770

附录二  常用溶液配制 /2903

附录三  常用实验参数 /2916

附录四  医学节肢动物学常用数据库 /2931

附录五  彩图及彩图来源 /293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