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译介中的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译介中的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 字数: 322
  • 出版社: 民族
  • 作者: 游辉彩|
  • 商品条码: 978710517491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课题在比较文学、翻 译学、译介学、形象学、 传播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 指导下,通过梳理中国当 代文学在泰国的译介概况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4部 文学译作的文化形象在“正 文本”“副文本”与“外文本” 中的重塑策略与方法,探 析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的“ 误读”“误译”与“形变”“形缺” “形失”等问题,阐释文学译 介中作为文化形象塑造主 体的“五者”即作者、译者、 读者、出版者与评论者对 文化形象塑造影响与作用 ,最后从“文本”“人”与“社 会语境”三个层面深入探讨 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译介 中文化形象重塑的关键问 题。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与内容框架 第四节 “文化形象”重塑相关探讨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的译介概述 第一节 严肃文学的译介 第二节 武侠文学的译介 第三节 网络文学的译介 第四节 其他通俗文学的译介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学在泰国译介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意识形态影响译介目的与译本选择 第二节 社会历史文化影响文本接受 第三节 传统诗学左右译介内容取向 第四节 市场经济推动译介前行步伐 第五节 接受主体掌握译介未来命运 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正文本”的文化词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第一节 文化词文化形象的本真传递——还本重塑 第二节 文化词文化形象的内涵传递——掘本重塑 第三节 文化词文化形象的换颜传递——创本重塑 第四节 文化词文化形象的和谐传递——融本重塑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正文本”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第一节 儒家思想文化形象的写照与重塑——以《蝴蝶》《永远有多远》《红高粱家族》为例 第二节 道家思想文化形象的写照与重塑——以《活着》《狼图腾》为例 第三节 佛家思想文化形象的写照与重塑——以《天龙八部》为例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副文本”的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第一节 视觉感应类副文本文化形象的“形色”增塑 第二节 情感反馈类副文本文化形象的“审美”补塑 第三节 理性接受类副文本文化形象的“内涵”扩塑 第六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外文本”的文化形象重塑研究 第一节 图书销售与广告的“无声”重塑 第二节 文化交流活动与新闻媒介的“有声”助塑 第三节 相关学术研究的“悄声”营塑 第七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重塑中的“误读”“误译”与“形变”“形缺”“形失”研究 第一节 “正文本”文化形象重塑中的“形变” 第二节 “副文本”文化形象重塑中的“形缺” 第三节 “外文本”文化形象重塑中的“形失” 第八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的“五者一体”研究 第一节 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之“作者” 第二节 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之“译者” 第三节 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之“读者” 第四节 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之“出版者” 第五节 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塑造之“评论者” 第九章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中文化形象重塑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形象重塑的“文本”问题与策略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形象重塑的“五者一体”问题与策略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形象重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课题文学作品选析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