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政治人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政治人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 字数: 310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作者: 李金和|
  • 商品条码: 978704064624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诠释学、思想政治教育 根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出 场学、马克思主义“人是历 史的目的”论、马克思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论,紧扣 人的政治存在这一思想政治 教育的“出场源”和人的政治 品格建构这一思想政治教育 的“落脚点”,从由“文”而“ 化”的政治文化心理和建构· 导向·主体际性的教育心理 两大层面,分别揭示思想政 治教育政治人格建构的政治 文化机理和教育机理,昭显 “三态共融”的整体形态的思 想政治教育的一般本质—— 政治人格建构;从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人格的 “四维”构成、新时代中国思 想政治教育政治人格建构的 “四重”协同和制度体系保障 三大层面,昭显“三态共融” 的整体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 的新时代特殊本质——担当 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政治人 格建构。
目录
导言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思想政治教育根本问题的解答 第一章 人的政治存在与政治品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源”与“落脚点” 第一节 人的政治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场源” 一、人的政治存在维度:“政治人” 二、“政治人”的社会尺度:政治人格 第二节 人的政治品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 一、政治人格的价值尺度:政治品格 二、政治品格: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建构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出场源”和“落脚点”的整体阐释:政治人格建构 一、政治人格建构内蕴人的政治存在 二、政治人格建构昭示人的政治品格建构 第二章 由“文”而“化”的政治品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文化机理 第一节 思想文化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品格建构的内在要素 一、以思想文化内容为实质的思想文化空间不是“自在性”的物理空间 二、以思想文化内容为实质的思想文化空间的熏染:“作为政治实践特殊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形态 三、“日用而不觉”的思想文化空间的“无形之教”:潜移默化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品格建构的政治文化前提:社会政治品格形态 一、历史前提:社会政治品格形态的历史质性奠基 二、时代前提:社会政治品格形态的时代体系阐释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品格建构的主体要件:政治情感驱动与政治品格养成 一、主体要素:社会成员的政治情感驱动 二、主体生成:社会成员的政治品格养成 第三章 建构·导向·主体际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机理 第一节 “作为教育活动具体类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精神生产的精神交往 一、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精神生产 二、思想政治教育立基于精神交往 第二节 思想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真义” 一、传导—接受时代“新思想” 二、改造接受主体“旧思想” 第三节 价值导向: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真义” 一、引导接受主体内化国家主导价值观 二、引导接受主体内化时代政治价值观 第四节 主体际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真义” 一、教育主体—接受主体的信仰互动 二、接受主体的情感共鸣 三、接受主体的政治认同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政治人格建构 第一节 1984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的主要范式及其阐释 一、1984年以来“教育学、德育学”总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的社会哲学、人学范式 二、1984年以来“教育学、德育学”总范式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社会哲学、人学阐释 第二节 1984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的主要阐释方式及其逻辑问题 一、本质与属性概念比较式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阐释方式及其逻辑问题 二、论断式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阐释方式及其逻辑问题 第三节 铸魂育人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论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政治范畴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人学范畴 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活动范畴 第四节 政治人格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问题的解答 一、政治人格建构的“政治”,解答思想政治教育“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政治人格建构的“政治人格”,解答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