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战争事典091:明代军戎服饰图鉴
字数: 196
出版社: 台海
作者: 易弘扬
商品条码: 9787516842300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99.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2.05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明朝秉持“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之国策,践行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政治宣言。这个在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崛起的帝国,通过卫所制与九边防御体系维系庞大常备军,以火器与边墙构筑立体防线,最终形成北抵大漠、南达安南的稳定版图。而这一切的基石,正是其独特的军事文化与装备体系。 本书不仅展示了明代军戎服饰从日常戍边到礼仪朝会的形制演变,更是一扇窥探明代社会、军事、外交和文化的窗口。全书分为布甲、札甲、锁子甲等篇章,通过43张基于文物考据绘制的士兵图,经过AI技术打磨,还原了明代军戎服饰的真实面貌。此外,书中还辅以作者实地拍摄、手绘复原以及珍贵历史资料图共计500余张图示,详尽地展现了明代军戎服饰的结构、工艺、纹饰与穿戴方式,本书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人员倾力打造,凭借丰富的研究资源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读者呈现一部学术与视觉并重的明代军戎服饰图解。
作者简介
易弘扬,1991年生,英语翻译硕士,现任职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专职从事西文舆地图的保护和编目工作。 ·主要兴趣方向: 1.古籍文献、考古实物和图像中的明代武备。 2.舆地图中的明代军事聚落。 ·学术成果: 1.在《文津学志》《文津流觞》《中国国家历史》等期刊发表各类文章23篇。 2.参与出版项目3个:《寸方古今,图呈万象——国家图书馆藏古旧舆图研究》《图说北京五园三山》《图说北京水系变迁》。 3.参与学术课题6个:《袁同礼往来书信及相关档案整理研究》《中国国家图书馆藏中文地图的整理与研究》《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香山玉泉山卷》等。
精彩导读
在明代众多军戎服饰中,可能数量最多、普及最广的就是布甲了。虽然明代史籍中记载过“紫花布甲”,也有“放铳者亦用布甲护蔽下身”的记载,但事实上并没有以“布甲”来归类统称某一种甲衣的说法,这里只是笔者以布甲定义所有以布帛为主要材质的军戎服饰。古人穿布甲作战的历史很久远,在没有皮制、铁制铠甲护身的时候,一件简单加厚的布衣就可以作为最基础的防身护具,但真正将布甲发展到顶峰的,还是在明代。 渊源 作为我国古代铠甲发展历史中最后一代铠甲,明代布甲中最主要、最知名的当属布面甲,在明、清史籍文献中似乎并没有布面甲这一称呼,文献中对应的名称为“暗甲”“罩甲”“棉甲”或“绵甲”。而有泡钉无甲片,或者无泡钉无甲片的布甲,在文献中前者也一般被称作罩甲,后者也一般被称作棉甲、绵甲或者辑甲。布面甲这个名称应当是现代古军服爱好者发明的,用以对元、明、清时期以布帛为材质、内钉甲片的一类甲衣的统称,由于这一称呼使用时间较久、接受范围也比较广,故笔者沿用这一称呼。 事实上在明代以前,布甲于元代就比较大规模地开始使用。《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新集》有记载:“各卫年例,上都等处住夏军人,除各该鞍马,上、中户另行置货外,下户相合置备车牛,其应般本奕衣甲、胖襖、枪刀、弓箭、军需等物,已及满载负重,尽力刚行。”元代布甲形象可以参考的图像资料,有我们近邻日本人绘制的《蒙古袭来绘词》,该幅画作中描绘了不少身穿布甲的元军形象,一定程度上佐证了布甲在元代的普及。从《蒙古袭来绘词》绘制的内容看,元代的布甲甲衣似乎表面没有泡钉,有泡钉的一人据考也可能是江户时期加绘上去的,且内里是否衬有甲片也不得而知。 布甲实物方面,日本福冈元寇纪念馆藏有一领博物馆自称“元代”的布甲和兜鍪;我国首都博物馆也曾借展一件白兰王的“元代”甲衣和胄。不过这两件藏品的断代存在较大争议,从其形制特点上,一般认为两件藏品属于明末或清代,而并非元代产物,因此其作为元代布甲的参考意义不大。尽管如此,俄罗斯的考古学家还是出土过十二、十三,甚至十三到十四世纪疑似蒙古人布甲的内衬甲片。 材质 如前文所述,布甲的主要原材料是布帛。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棉花自传入中国,首先在华南地区种植,而后逐渐北传。宋末元初,黄道婆对纺车进行了改造,棉纺业逐渐变得成熟。进入明代,棉花种植规模的扩大使其成为首屈一指的大众化衣被原料。 棉花产量的提高催生了明代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天工开物》记载:“凡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另一种布帛主要原材料苎麻同样“无土不生”,相较于更适合御寒的棉服,苎麻纺织而成的布衣更适合夏季穿着。总之,衣被原料的大范围种植和普及为布甲在明代的大面积推广提供了可能。 (一) 罩甲(广义) 布面甲(暗甲) 明代史籍文献中对布面甲的称呼一般为暗甲,属于广义罩甲的一个大分支。根据领口的形状和甲衣的长度,有的文献也称之为圆领甲、方领甲或齐腰甲,如《明会典》所记载的“紫花布火漆丁钉圆领甲”“青纻丝火漆丁钉齐腰甲”。当然,圆领甲、方领甲、齐腰甲并非根据甲衣材质进行的分类,因而它们并非布面甲独有,其他甲衣类型也可以使用这种名称。 特征 明代布面甲显著的特点在于:一、无袖,一般前开襟。目前所能看到的明代绘画、文献图版中,明代的布面甲几乎都没有袖子,几乎都是前开襟,但也有例外,后文会加以叙述;臂部如果想要添加防护,往往会采用佩戴臂缚的方式。二、甲衣表面钉泡钉。甲衣上钉泡钉是为了固定住布帛下方的甲片。结合明清以及朝鲜半岛布面甲实物,泡钉铆接甲片的方式目前来看主要以“口”字形、菱形为主,一字排开的形式也有,但不是太多。在清代,仪式性的布甲虽然表面有泡钉,但布帛下并没有甲片,因而笔者推断,在明代一些不用于实战的仪卫用布甲,或者一些非前线的驻防兵士,出于舒适和便利的考虑,可能也不内钉甲片,仅仅是在表面钉有泡钉,以固定棉布。三、内衬甲片。明代实战型的布面甲都内衬甲片。明代布面甲内衬甲片的形式有两种,一种夹在两层布面中间,一种直接缀在布面之下。 形制 明代不同的地域,布面甲的形制不尽相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平番得胜图》中明代边军身穿长及膝盖,甚至在膝盖以下的布面甲。而明人画作《倭寇图卷》中,明代南方军队只穿较短的布面甲,后者的防御面积自然不及前者。这可能同明廷对南、北方军队重视程度的不同有关:常年面对来自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压力的北方边军,是明代国家军事资源倾斜的主要对象,自然也能获得防御性能更好的装备。相比之下,大多数时间并非战争一线的南方地区,日常的驻防也可能并不需要成本更高昂的长款布面甲。另一方面,南方潮湿闷热,短款齐腰式布面甲穿着更为轻便、凉爽,而更加寒冷的北方需要遮体的长款布面甲御寒。当然,这些都并非绝对的,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而定,北方不一定任何时间都穿长款布面甲,南方也不一定都不穿长款布面甲。 明人何汝宾的《兵录》中收录了明代南方长款布面甲的图版:“南方用绵布旧絮夹中,里外纳作袄形,其袖左短右长。其样各异,有锁子甲、柳叶甲、寸叶甲、方片甲,各穿锭不同,又有皮甲。”《兵录》中特别强调了这种“绵布旧絮夹中”是南方使用的布面甲形制,从该书收录的甲衣图版看,其绘制的布面甲有《平番得胜图》中长及膝盖以下的样式,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南方军队并非没有使用长款布面甲的情形。值得注意的是,《兵录》的这幅图版中,最左边绘制了一件长袖布面甲,何汝宾称这种布面甲袖子“左短右长”,这是明代比较少见的带袖的布面甲。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布甲 渊源 材质 罩甲(广义) A1 边军形象 A2 南方士兵形象 A3 鸟铳手形象 A4 边军形象 A5 骑马祁岳形象 A6 兵士形象 A7 旗牌官形象 A8 骑马军士形象 A9 军士形象 A10 旗手卫力士形象 A11 锦衣卫校尉形象 A12 吹鼓手形象 A13 钹手形象 A14 步弓手形象 棉甲(绵甲)与各类袄衣 A15 旗牌官形象 A16 身穿战裙军士随从形象 A17 头戴毡笠军士随从形象 A18 身穿贴里执刀刽子手形象 A19 身穿号衣兵士形象 A20 身穿羊皮裘军士形象 A21 身穿狐裘将校形象 A22 身穿褐衣兵士形象 第二章 札甲 渊源 材质 形制 明甲和暗甲 串联札甲的绳索 B1 将校形象 B2 兵士形象 B3 兵士形象 B4 两裆铠兵士形象 B5 明神宗形象 B6 军士随从形象 B7 旗牌官形象 B8 军士形象 第三章 锁子甲 渊源 明代锁子甲 做法 穿戴 山纹甲 C1 锦衣卫形象 C2 大汉将军形象 ? 第四章 其他军戎服饰 全铁甲 鳞甲 瓠甲和纸甲 赐服和常服 其他异形甲 瓠甲和纸甲 D1 全铁甲军士形象 D2 鳞甲仪卫形象 D3 鳞甲将校形象 D4 内官形象 D5 丛兰鳞甲形象 D6 万历皇帝鱼鳞甲形象 D7 飞鱼服锦衣卫形象 D8 二品武官常服官员形象 D9 纸甲、藤兜鍪军士形象 D10 皮甲兵士形象 D11 粤兵盔甲兵士形象 D12 半札甲半布面甲兵士形象 总结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