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848:欧洲革命之年

1848:欧洲革命之年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 商品条码: 978752177250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段不应被忽视的历史。 尽管1848年欧洲革命历时短暂,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意义非凡的一年,变革之力如星星之火,蔓延到整个欧洲大陆。直至今日,整个欧洲乃至所有现代国家的公共生活、政治思想中,仍可见其烙印。本书作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将其评价为:“有史以来唯一一场真正的欧洲革命。” 本书以多维度视角,通过融合微观叙事与宏观分析,重构1848年欧洲革命的全面图景,将这场席卷欧洲大陆的动荡置于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全球变革的复杂网络中。 本书首先从底层社会问题切入,剖析革命前夕的深层社会危机:贫困、饥荒引发的阶级矛盾,旧秩序崩塌下的政治失能。第二章转向意识形态的论争,解析各思想派别在“秩序”与“自由”的拉锯中,重塑欧洲政治话语,为后续行动提供精神纲领。第三、四章还原革命爆发的过程,再现了民众如何以暴力与理想冲破旧制的枷锁。然而,胜利的狂欢转瞬即逝:第五章至第七章中,革命政权面临悖论和挑战,而与此同时,保守势力已悄然重织权力网络。最终,第八章书写反革命的全面反扑,君主专制卷土重来。但本书并未止步于革命的“失败”,第九章将视野投向全球,揭示1848年欧洲革命的余波如何在广阔的范围中持续回响。 本书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史,也是一部关于理想、权力、人性与历史偶然性的启示录。当我们重新进入、告别和反思这段历史,不仅是作为旁观者,观摩近代欧洲的剧变,也能从这场以塑造民主世界为己任的变革中,看到当代政治格局转变、更新的多种可能性。
作者简介
克里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 知名历史学家,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教授,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欧洲大陆历史。 2007年,他因《钢铁王国》获英国沃尔夫森历史奖;并获德国历史学院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外国人;2010年,因其在英德关系研究领域的贡献,被德国政府授予十字勋章:2015年,被授予英国爵士头衔;2022年,因在英德历史研究领域的贡献,被授予欧洲媒体查理曼奖和德国佩星大功绩十字勋章。 著有《梦游者》《钢铁王国》《沉重的皇冠》《时间与权力》等多部备受推崇的欧洲史作品。
精彩导读
1848 年革命因其激烈程度与地域广度而独一无二,至少在欧洲历史上是如此。1789 年法国大革命、1830 年七月革命、1871 年巴黎公社、1905 年和1917 年的俄国革命都没有像1848 年革命那样冲击整个欧洲大陆。1989 年的事件似乎是个更好的参照,但能否将那些反抗行为称为“革命”还有待商榷。与之相较,在1848 年,从瑞士和葡萄牙到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从挪威、丹麦和瑞典到巴勒莫和伊奥尼亚群岛,整个欧洲大陆同时陷入政治动荡。这是有史以来唯一一场真正的欧洲革命。 1848 年革命在某些方面也是一场全球性剧变,至少是一场有着全球维度的欧洲剧变。巴黎爆发革命的新闻对法属加勒比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伦敦当局为防止不列颠本土爆发革命而采取的举措在整个英帝国范围内激起了抗议与暴动。在新近独立的拉美国家,欧洲的革命也使自由派和激进派政治精英振奋。二月革命掀起的政治浪潮甚至远及澳大利亚,不过要到1848 年6 月19 日,二月革命的消息才传到新南威尔士殖民地的悉尼。这令人想起澳大利亚史学家杰弗里·布莱内曾哀叹的“距离的暴政”。 革命牵扯形形色色的魅力超凡、天赋异禀的参与者。从朱塞佩·加里波第到玛丽·达古(她用男性笔名写作,是当时法国最优秀的革命史家),从法国社会主义者路易·勃朗到匈牙利民族运动领袖科苏特·拉约什,从杰出的保守自由派社会理论家、史学家、政治家托克维尔到瓦拉几亚的军人、记者、支持激进农业改革的尼古拉·伯尔切斯库,从年轻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山陀尔,到忧心忡忡的教士费利西泰·德·拉梅内(前者为匈牙利人朗诵的全新民族之歌激励了布达佩斯的革命群众,后者试图将自己的信仰和政治观点相结合的努力虽以失败告终,却使他成了1848 年以前最著名的思想家之一),从为巴黎的临时政府写了许多“革命简报”的作家乔治·桑到罗马人民的领袖、被亲切地称作“胖子”的安杰洛·布鲁内蒂(他为推动1848—1849 年罗马革命的发展做了许多贡献),更别提那些在欧洲的大街小巷卖报、在街垒当中战斗的无数女性了(她们的形象在描绘革命的图画中尤其突出)。对于有政治意识的欧洲人而言,1848 年革命是共有的经验,是个包罗万象的时刻。它使所有人都成了同代人,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1848 年革命是场全欧洲的剧变,有许多证据足以表明这一点, 但如今回想,革命却被民族化了。欧洲各民族的史学家和记忆的司掌者将革命纳入各民族独特的故事里。德意志革命所谓的失败被纳入了名为“特殊道路论”(Sonderweg)的民族叙事中,为关于德国走向现代化反常道路的论述提供了依据,道路的终点是希特勒灾难性的独裁统治。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意大利,1848 年革命的失败为新生的意大利王国的威权主义转向埋下了伏笔,因此也为1922 年的“向罗马进军”和此后的法西斯夺权铺平了道路。法国人则认为1848 年革命的失败开启了第二帝国这一波拿巴主义的历史插曲,同时也预示了戴高乐主义在日后的胜利。换言之,聚焦于1848 年革命所谓的失败, 同样会造成革命的故事被吸纳进许多平行的、以民族国家为焦点的叙事。在现代人的记忆中,这些本应相连的激变却被沿着国界切割成一块块碎片。要展现民族国家作为塑造历史记录的路径之伟力,没有比这更好的例子,我们至今仍能体会到此种力量。
目录
导 言 第一章 社会问题 第二章 秩序的构想 第三章 对抗 第四章 爆炸 第五章 改朝换代 第六章 解放 第七章 熵 第八章 反革命 第九章 1848 之后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