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兽药创制(精)/中国兽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新兽药创制(精)/中国兽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 字数: 873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编者:薛飞群|
  • 商品条码: 978712246080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2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新兽药创制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和原理进行了介绍,突出介绍了近年来新兽药创制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材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新药物靶标的发现、新化学实体的发现、药物合成新策略、药用新材料(辅料)、新剂型的创制、纳米药物创制、生物药物的创制、新兽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建立等。书中包含大量新药创制的实例、新兽药创制中药物评价、药物质量控制要点等。 本书可作为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动物科学、化工合成等专业教师、研究生、科研人员的良好参考读物,也可为兽药研发企业提供研发指导。
作者简介
薛飞群,农村农业部兽用化学药物和制剂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新兽药的合成与定量构效关系的研究、药剂学、药物分析及兽药残留与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主持国家”863”、科技部支撑计划、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科技项目。是国内新兽药(包括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研究开发领域领头人之一。是国家“百千万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农业部“神龙计划”人选、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二级岗位杰出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农业部兽药审评委员会、全国兽药残留专家委员会、首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兼任南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药理毒理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常务理事等职。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获得者;已获得科技成果8项,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省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研制开发成功8个新药产品,其中国家一类新药6个;二类新药1个,三类新药1个,国家发明专利7项。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新兽药创制的意义2 1.1.1新兽药创制的现状2 1.1.2我国新兽药的创制历程3 1.1.3我国新兽药创制的主要机构与成就8 1.2新兽药创新类型39 1.2.1原料药物创新39 1.2.2制剂创新43 1.2.3老药新用46 1.3新兽药设计原则47 1.3.1安全性、有效性原则48 1.3.2质量可控性与稳定性原则48 1.3.3经济性原则50 1.4新兽药的评价50 1.4.1新兽药的药效评价51 1.4.2新兽药的安全评价52 1.5新兽药的知识产权保护53 参考文献54 第2章新药物靶标的发现57 2.1靶标研究技术概述58 2.1.1新靶标发现是新药研究的源头58 2.1.2靶标研究技术发展史58 2.2靶标研究方法60 2.2.1亲和特性方法60 2.2.2基因组学64 2.2.3蛋白质组学65 2.2.4代谢组学66 2.2.5生物芯片技术68 2.2.6基因编辑技术71 2.3靶标发现实例74 2.4靶标的验证76 2.4.1体外病理模型76 2.4.2转基因动物模型77 参考文献78 第3章新化学实体的发现85 3.1概论86 3.1.1新化学实体定义与发展86 3.1.2先导物发现(HTL)优化过程89 3.1.3小分子筛选库95 3.1.4分子复杂性99 3.1.5分子相似性101 3.1.6基于活性的小分子库105 3.1.7HTL实例108 3.2新化学实体类药性特性与研究方法111 3.2.1物化性质111 3.2.2处置、代谢和安全性114 3.2.3研究方法122 3.3化学在新化学实体发现中的作用126 3.3.1高通量化学126 3.3.2组合化学130 3.3.3流动化学132 3.3.4案例分析138 3.4新化学实体发现策略141 3.4.1天然产物来源141 3.4.2高通量筛选法148 3.4.3虚拟筛选法150 3.4.4片段筛选法153 3.4.5DNA编码化合物库筛选法158 3.4.6ADME/Tox早期筛选法164 3.4.7多靶标配体设计法167 3.4.8全新药物设计法171 3.4.9PROTAC设计法174 3.4.10合成致死法182 3.4.11老药新用186 参考文献189 第4章药物合成新策略194 4.1药物合成新策略概述195 4.1.1药物合成发展的现状196 4.1.2药物合成的发展趋势208 4.2酶化学216 4.2.1适用酶化学合成的药物216 4.2.2酶化学合成的方法222 4.3代谢工程223 4.3.1代谢工程的组成224 4.3.2代谢的改变与重建232 4.3.3代谢工程的应用234 4.4定向合成240 4.4.1定向合成的发展240 4.4.2定向合成的设计与实现246 4.5生物合成255 4.5.1合成生物学的发展255 4.5.2合成生物学的应用258 参考文献262 第5章药用新材料(辅料)268 5.1药用辅料概述269 5.1.1药用辅料的发展269 5.1.2药用辅料在新兽药创制中的作用273 5.2新的药用辅料275 5.2.1新的口服辅料276 5.2.2新的注射辅料308 5.2.3新的外用辅料322 5.2.4其他新辅料332 参考文献337 第6章新剂型的创制338 6.1新制剂发展概述339 6.2药物制剂技术339 6.2.1包合技术339 6.2.2固体分散体技术345 6.2.3微囊和微球技术350 6.2.4脂质体技术360 6.3药物新剂型366 6.3.1缓控释制剂366 6.3.2植入型给药系统373 6.3.3腔体及黏膜给药体系377 6.3.4靶向制剂技术379 6.3.5经皮给药制剂386 参考文献397 第7章纳米药物创制404 7.1纳米药物的进展405 7.2纳米药物创制技术406 7.2.1纳米混悬液406 7.2.2脂质体载药系统410 7.2.3纳米乳载药系统415 7.2.4固体纳米脂质载药系统420 7.2.5聚合物胶束载药系统424 7.2.6聚合物纳米粒载药系统429 7.2.7磁性纳米载体434 7.2.8无机纳米载药系统440 7.3纳米药物评价445 7.3.1纳米药物的质量评价445 7.3.2纳米药物的非临床安全性评价450 7.3.3纳米药物的非临床药代动力学453 参考文献457 第8章生物药物的创制458 8.1生物药物概述459 8.1.1生物药物的概念459 8.1.2生物药物的发展简史459 8.1.3生物药物的发展与展望460 8.2生物药物的类别461 8.2.1核酸类药物462 8.2.2反义RNA464 8.2.3蛋白质类药物474 8.2.4多肽类药物477 8.2.5适配子479 8.2.6其他生物药物481 8.3生物药物制备技术487 8.3.1基因工程技术487 8.3.2人工智能495 8.3.3其他工程技术503 8.3.4新兴生物制备策略503 参考文献505 第9章新兽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建立512 9.1新兽药质量控制概述513 9.2质量控制常用分析方法513 9.2.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13 9.2.2高效液相色谱法517 9.2.3红外光谱法522 9.2.4气相色谱法525 9.3建立新兽药的质量标准531 9.3.1原料药物质量标准的建立532 9.3.2制剂质量标准的建立541 9.3.3质量控制分析方法的验证543 参考文献546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