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民隐私保护(精)

人工智能时代的公民隐私保护(精)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作者: 顾理平
  • 商品条码: 978710025090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1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隐私作为人格尊严的核心标志之一,受到我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严格保护。但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推进和算法技术的复杂应用,公民个人数据被“无感”挖掘、整合和使用成为一种生活日常。隐私的内涵也从人格权向财产权不断拓展,并成为人们数字交往中联结世界的一种重要介质。 在智能技术全方位介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现代社会,传统媒体时代用于保护公民隐私的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边界区隔已经开始消融,无所不能的数字监控、流动不居的公共数据以及隐而不现的智能识别技术等,对社会每一个成员的隐私都构成严重挑战。因此,公民隐私保护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生存问题。 科技向善和知情同意应该成为智能技术进展中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现代公民在享受智能技术红利的同时,应该持续提升个人的隐私认知能力和媒介素养;法律则应该与时俱进,为公民隐私权利提供底线保护。
作者简介
顾理平,江苏江阴人。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03-2016年,任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兼任教育部新闻卓越人才培养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2016年,联合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专业委员会并被选为首任理事长,2021年获连任至今。 先后出版《新闻传播法学》等个人独著12部。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一流期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是我国新闻传播法学领域的拓荒者和研究成果最为丰硕的学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2021年),重点项目2项(2015年、2019年),重大项目子课题和一般项目各1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变与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传媒业 第二章 演进与省思:公民隐私保护中的前沿问题 第三章 公私边界消融:数字化社会公民隐私保护问题的逻辑前提 第四章 从圈子到关系:网络社交应用中的隐私 第五章 监控与挖掘:智能技术的成熟对公民隐私的侵扰 第六章 规训与操控:智能生物识别技术带给隐私主体的终极风险 第七章 身份何以确认:数字身份的情景化识别 第八章 知情同意:隐私保护原则中的实践困境与平衡之道 第九章 “数字遗产”:网络空间中逝者隐私的保护 第十章 路径与构想:人工智能时代公民的隐私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