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百年内地与香港新文学关系史

百年内地与香港新文学关系史

  • 字数: 208
  • 出版社: 南京师大
  • 作者: 计红芳|
  • 商品条码: 978756516731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五四”新文 学运动开始至今从内地南下 香港的若干批作家(泛称南 来作家)的文学活动为重点 考察对象,从系统论和整体 论出发研究内地与香港新文 学之间互动互生、互补互渗 的关系,通过对两地新文学 关系的梳理与分析来证明香 港与内地千丝万缕的联系, 证明任何试图割裂这个整体 的做法都是不恰当的。
作者简介
计红芳,江苏常熟人,文学博士,苏州工学院教授,曾任职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波兰密茨凯维奇大学、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国际汉语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两项,出版专著及参编十多部,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并多次荣获省市哲社优秀成果奖。
目录
前言 绪论 一、研究历史和动态 二、研究对象和价值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催化促进与萌芽发展(1919—1937年) 第一节 萌芽期的香港新文学与内地的交流互动 第二节 鲁迅、胡适、许地山之于香港新文学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打通与融合(1937—1949年) 第一节 报刊云涌 第二节 文艺运动纷争 一、关于“民族形式”的论争 二、关于“方言文学”的讨论 三、关于“反新式风花雪月”论争 第三节 代表作家及其文学活动 一、四下香港的茅盾 二、戴望舒的诗歌 三、萧红与《呼兰河传》 四、黄谷柳与《虾球传》 五、叶灵凤与《香港方物志》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疏离与拓展(1949—1966年) 第一节 纯文学写作与商业写手的二重疏离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实验者刘以鬯 一、商业语境中的“酒徒” 二、娱乐自己的“西绪福斯” 第三节 浪漫主义的香港过客徐訏 一、过客的雾里看花 二、诗意的乡村回忆 三、身份的想象建构 第四节 通俗文学拓展的代表——梁羽生与金庸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流与互补(1966—1978年) 第一节 中原文化心态与香港本土意识的转换 第二节 忧郁的抒情圣手——陶然 一、二重移民的困惑 二、旅人经验的书写 三、抒情个性的呈现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元与互渗(1978—1997年) 第一节 众声喧哗、雅俗互渗的文学生态空间 第二节 人性的精雕细刻者——颜纯钩 一、新移民的身份追寻 二、异化荒诞实质的揭示 第三节 揭出都市病症的高手——王璞 一、迷失于昨日往事 二、荒诞的亲密关系 三、徒劳的身份追寻 第四节 敦厚纯粹的诗意栖居者——黄灿然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互动与共享(1997—2019年) 第一节 中国香港、内地与世界文学文化的多元融合 第二节 集多种身份于一身的潘耀明 第三节 双城记的书写者——葛亮 第四节 孤独的漫游者——周洁茹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