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学的天空(2025版)

国学的天空(2025版)

  • 出版社: 岳麓
  • 作者: 傅佩荣
  • 商品条码: 978755382306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其中儒家与道家是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是老子与庄子。 四位圣哲思想博大宏深,原典本义难以把握,傅佩荣教授凝聚数十年研究心得,融汇中西哲学,深入浅出解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四部经典。 本书分为四部二十二章上百小节,对四部经典进行原文解读。傅教授结合现实生活,分别从学习、自我修养、立身、阅世、识人、交友、管理、审美、处世等等方面引申阐发,包含了四位圣哲思想中所有重要的部分。 傅教授说,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能没有儒家作为指引,每一个人都是从家庭出发,然后进入社会,因而必须设法实践人与人之间适当的关系。从整体来看,到更高的层次来看,跟“道”结合,做到屈伸自如,进退有度,“外化而内不化”,就会摆脱世上的许多烦恼和束缚,活得更为自在、潇洒和愉快。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大学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先生;继而执教欧洲,历任比利时鲁汶大学、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他在宗教哲学,中国哲学(孔孟老庄思想),以及译解传统经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周易》《大学》《中庸》方面造诣颇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集四十多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搭建起东西方思想的桥梁,堪称中西文化之摆渡者。他治学态度严谨,理论创见迭出,在当今学术界享有盛名。
精彩导读
第一部 孔子的真诚 / 第一章 / 立志于学 / 2.珍惜时间 走在人生路上,很多人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过去的一切想留也留不住,未来呢,又很难去把握。孔子有一次站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消失的一切就像这样啊,白天黑夜都不停息。“逝者”指时光,也是时光中的事件,人的生命当然也在其中。人的生命是在时间里展开的,你只有把握住时间,才能让自己的人生不至于虚度。而人生不虚度又是为了什么呢?如果你把目标放在外在的事业成就上面,那也是一种选择;但在孔子看来,人把握时间的目的是要“造就自己”。 孔子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时间就有特殊的体认。别人恭维他是“天纵之圣”,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方面“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是靠着努力向古代的圣贤学习,逐渐温故知新、融会贯通,才取得眼前的成绩;另一方面是因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家里贫困,没什么社会地位,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学会一些琐碎的技艺。据孟子的记载,孔子曾替人看管仓库,把账目写得清清楚楚;后来被派去管理牧场,一年下来,牛羊健壮,繁殖很多,因此受到别人的信赖。 尽管做了这么多零碎、卑微的工作,但孔子从来没有忘记一件事:学习。他利用一切时间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他生活的时代,普通人家的子弟到十五岁就不能再念书了,大学是专门为贵族子弟开设的。孔子不仅自学了所有大学的内容,而且比一般贵族子弟还学得好,以至鲁国的贵族孟氏请孔子当家教,教他的孩子礼仪。到了“三十而立”之后,孔子仍不放弃自我成长的机会。他说:“吾不试,故艺。”我不曾为国家所用,所以学得一些技艺。学习技艺的目的是谋得一官半职,可以发挥所长,贡献社会人群;现在所谋未遂,只好继续培养各种专长,等待时机成熟。这种态度对我们现代人深具启发。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必须了解生命是有阶段的,你要先充实自己;如果没有机会,自己要先培养好条件,机会一出现,自然可以把握。孔子说,富与贵是每个人都要的。但问题是,你够这个条件吗?如果条件不够,时机不成熟,那你就要安分,把自己的事情先做好。怎么做呢?珍惜时间,修炼自己,“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提到两种浪费时间的情况是“难矣哉”,很难走上人生的正路。第一种是: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 整天吃饱了饭,对什么事都不花心思,这样很难走上人生正途啊!不是有掷骰子下棋的游戏吗?去玩玩也比这样无聊要好些! 人最怕两个字:无聊。有一次一位母亲跟我聊天,谈起她怎么教育孩子。她对念小学五年级的孩子说,假设你是妈妈,会怎么教导像你这样的孩子?结果小孩说,你不让我无聊就好了。换句话说,从小到大,每个人都怕无聊。无聊之后怎么办呢?说不定就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建议说,那你还不如去博弈吧。“博弈”两个字要特别小心,不要当成“赌博”。孔子劝我们赌博,那还得了?博弈是指游戏。人类为什么需要游戏?因为人活在世上,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的成与败都定了,很少有人可以改变。这时候通过游戏制订一个规则,老板也好,员工也好,大家机会均等,按规矩来玩,每一个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人生的压力也许就能在游戏中化解一点。所以孔子说,你无聊的时候就算去玩游戏,下棋也好,打篮球也好,打高尔夫球也好,不管玩什么,都比纯粹浪费时间要好。 第二种浪费时间的情况是: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卫灵公》) 一群人整天在一起相处,说的是无关道义的话,又喜欢卖弄小聪明,实在很难走上人生正途。 我有一个朋友在中学教书,一天中午休息时间,他坐在校园的一棵大树下面。树的另一边有三四个同学,不知道那一边有老师在听,他们就聊天。我朋友说,他听学生聊天聊了半个小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们讲的话没有一句是有意义的。我听了跟他说,学生上课已经很辛苦了,你叫他们下课聊天还要讲有意义的话,不是太严苛了吗?而且到底有没有意义,也不能以老师的标准来判断。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要提醒自己,讲话最好言之有物,你说什么事情,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说出来要很具体、明确;不要整天言不及义,扯一些八卦新闻,或者卖弄自己的小聪明,这样是很难走上人生正路的。 孔子非常了解时间在生命发展上所具有的意义,人都有一种潜能,只要活着就可能登上更高的境界。所以,走上人生正路的第一步,就是要懂得珍惜时间。一个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懂得把握时间,很可能有不凡的未来。孔子说“后生可畏”,年轻人值得敬重,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将来的表现怎么样。我们有时候看年轻人好像一代不如一代,又不用功又不长进,但是先不要这么快下结论,年轻人是说觉悟就觉悟,说奋斗就奋斗,经常因为听到一句话或看到一句话,就突然想通了,所以“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
目录
前言 /001 第一部 孔子的真诚 第一章 立志于学 1.孔子之学 /002 2.珍惜时间 /004 3.用心专注 /007 4.把握时机 /009 5.不厌不倦 /011 6.老师帮不上忙 /014 7.学生不争气 /016 8.学生启发老师 /018 第二章 立志行仁 1.立志行仁 /020 2.行仁与为善 /022 3.六位仁者 /024 4.立志求道 /027 5.一以贯之 /029 第三章 自我修养 1.化解我执 /032 2.欣赏曾点之志 /035 3.困惑来自何处 /038 4.“克己复礼”新解 /040 5.心存敬畏 /042 6.少说为妙 /045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孝出于天性 /048 2.敬爱父母 /051 3.委婉沟通 /053 4.孝与健康 /055 5.法理与人情 /057 6.孝与守礼 /059 7.三年之丧 /062 第五章 结交良友 1.真诚相待 /066 2.志趣相投 /069 3.信义兼顾 /071 4.益者三友 /073 5.损者三友 /075 6.孔子交友 /078 第六章 社会责任 1.淑世精神 /082 2.社会责任 /085 3.孔子想移民 /087 4.名正言顺 /089 5.上行下效 /092 6.一言兴邦 /094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谁了解孔子 /097 2.谁歧视女性 /100 3.谁在收肉干 /102 4.为何挑剔食物 /104 5.谁的耳朵顺了 /107 6.谁说孔子不幽默 /109 7.孔子知不知“死” /112 8.孔子有无信仰 /114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第一章 人性向善 1.人性向善 /118 2.善是什么 /123 3.心之四端 /125 4.人禽之辨 /127 5.三种快乐 /130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修养六境 /133 2.浩然之气 /137 3.三种勇敢 /139 4.四种圣人 /142 第三章 人我之间 1.勇于自省 /147 2.做人处世 /149 3.五种不孝 /151 4.易子而教 /153 5.以德论交 /156 6.守经达权 /158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一曝十寒 /161 2.缘木求鱼 /164 3.与民共享 /166 4.见牛未见羊 /169 5.不可忽视环境 /172 6.事半功倍 /174 第五章 自我超越 1.豪杰之士 /177 2.效法尧舜 /179 3.与古人为友 /182 4.有为者亦若是 /184 5.天降大任 /186 6.孟子之乐 /188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第一章 老子的道 1.儒道之别 /192 2.《老子》第一章 /195 3.道是什么 /198 4.道与自然 /201 5.道生万物 /203 6.悟道之法 /206 7.自足于道 /208 第二章 圣人之道 1.自我反省 /211 2.被褐怀玉 /213 3.不为物役 /215 4.内在觉悟 /217 5.处下居后 /219 6.为而不争 /221 第三章 治国之道 1.四种统治 /224 2.若烹小鲜 /226 3.小国寡民 /229 4.反战思想 /231 5.民不畏死 /234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化解执着 /238 2.自己做主 /241 3.消除烦恼 /243 4.以德报怨 /245 5.和光同尘 /247 6.老子三宝 /249 第五章 阅世之道 1.相对价值 /255 2.祸福相生 /258 3.慎始慎终 /260 4.功成身退 /262 5.上善若水 /264 6.天地不仁 /266 第四部 庄子的逍遥 第一章 转化生命 1.未始有物 /270 2.大鹏展翅 /273 3.太仓稊米 /276 4.螳螂捕蝉 /279 5.鼓盆而歌 /281 第二章 修炼方法 1.浑沌之死 /285 2.心如死灰 /288 3.忘适之适 /290 4.天人合一 /293 5.不死不生 /295 第三章 审美情操 1.粘蝉老人 /298 2.庖丁解牛 /301 3.桓公读书 /303 4.谁是美女 /305 5.自以为美 /308 第四章 处世态度 1.孝的六种境界 /311 2.算命不如修养 /313 3.材与不材之间 /316 4.从容的风度 /318 5.虚己以游世 /321 6.外化而内不化 /323 第五章 与道相通 1.鱼快乐吗 /325 2.彼此相忘 /327 3.朝三暮四 /330 4.每下愈况 /332 5.庄周梦蝶 /335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