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待完成的现代化:儿童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待完成的现代化:儿童发展与中国现代化

  • 字数: 290
  • 出版社: 中国发展
  • 作者: 杜智鑫|
  • 商品条码: 9787517714354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鲜明提出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实现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儿童发展的现代化。 本书利用近代百年来的资料和研究,系统梳理了中国儿童发展现代化的进展和经验。 本书指出儿童发展现代化,尤其是儿童早期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儿童早期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还有待提高。 本书鲜明提出要实现中国儿童的现代化,需要实现儿童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建设儿童优先社会,成为儿童投资型国家,建成儿童发展现代化体系。\\\"
作者简介
\"杜智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儿童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长江商学院EMBA、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目前主要从事中国农村儿童发展、中国现代化与儿童发展等方面的项目执行和研究工作。著有《被忽视的一代:船房社区流动儿童社会融合调查研究》,参与组织撰写《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追求 公平的人类发展》《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7:反贫困与儿童早期发展》《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3:促进农村儿童高质量发展》等研究报告。参与撰写的多项农村儿童发展政策建议推动了相关政策的制定。\"
精彩导读
\\\"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和保障。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发展无疑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实现人的现代化首先要重视儿童,投资儿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人力资本积累,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平。 (一)儿童正在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 《柳叶刀》的研究表明,从 1950 年平均每名女性生育约 5 个孩子到2021 年的 2.2 个孩子,全球总和生育率下降了一半以上。据预测,未来几十年全球生育率将进一步下降,到 2050 年,超过 3/4 的国家(全球 204个国家中的 155 个)的生育率将不足以长期维持人口规模;到 210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至 97%(全球 204 个国家中的 198 个)。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出生人口自 2017 年以来连续 7 年下降,2023 年出生人口数为 902 万人,比 2022 年减少 54 万人,继续创新低。 2022 年到 2050 年中国少子化趋势显著。16 岁以下人口占比将从 2022 年的 19.4% 下降到 2035 年的 13.0%,下降趋势明显。这意味着伴随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出生人口的下降,儿童正在成为宝贵的社会财富。\\\"
目录
\\\"第一章 现代化与儿童发展 一、何谓现代化 二、人的现代化 三、儿童发展是人的现代化的关键 四、中国的现代化和儿童发展 第二章 “少子化”与人口结构转变 一、“少子化”与现代化 二、中国的“少子化” 三、中国“少子化”现象的原因 四、“少子化”的长期影响 五、“少子化”带来的政策转变 第三章 儿童发展鸿沟与社会公平 一、晚清变局中的儿童:生存之艰 二、民国时期的儿童:差距与不平衡 三、新中国的儿童:成就与挑战 第四章 近代儿童发展思想与理论 一、自强培才 二、中体西用 三、儿童公育 四、中国化儿童教育 五、有养有教 六、做好儿童工作 七、儿童权利和儿童优先 第五章 起点公平与儿童早期发展 一、从生存到发展:中国儿童的卫生健康 二、幼有所育:婴幼儿养育的发展 三、普及普惠:学前教育发展历程及启示 第六章 义务教育与奠基国家人力资本 一、探索:清末义务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民国时期义务教育的发展 三、推动:南京国民政府义务教育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义务教育的发展 五、普及义务教育,提升国家人力资本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六、百年义务教育发展的启示 第七章 儿童福利体系建设与立法 一、晚清时期儿童福利政策法规 二、民国时期儿童福利立法与政策 三、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儿童福利政策及制度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儿童福利制度 五、未来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思考与建设 第八章 儿童发展社会实验和创新 一、儿童发展社会实验 二、儿童发展社会创新 第九章 待完成的儿童现代化 一、精细化养育抑或粗放型养育 二、农村婴幼儿家庭照护体系尚待建立 三、学前教育发展的新挑战 四、儿童营养健康水平的城乡和地区差距 五、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挑战 六、农村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七、城乡儿童的数字化鸿沟 八、城镇化的孩子: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 九、普职分流 十、代际流动 十一、突破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投入瓶颈 第十章 家庭、政府与市场的责任 一、儿童福利和服务提供的理论 二、当前儿童发展的支持主体 三、发展投资型儿童治理机制 第十一章 实现儿童现代化 一、中国的儿童现代化 二、发展阶段和目标 三、主要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