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学校探索 ——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实践

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学校探索 ——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实践

  • 字数: 248
  • 出版社: 上海教育
  • 作者: 陆旭东
  • 商品条码: 978757203502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等职业教育是五育并举的立德树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价值。工业 4.0 时代的临近,升学热潮的兴起,学历贬值,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化的诉求,迫使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必须直面问题,创新思路,提升品质。本书立足教育强国和高质量中职教育体系建构的时代诉求,直面中职教育的定位之惑、认同之殇消、质量之弊问题,结合浦东外事服务学校的思考和实践,对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探索,集中呈现了学校围绕高质量人才培养创新中职教育理念,完善中职教育课程,拓展人才培养渠道,打造特色品牌,培育优质师资,科学谋划发展等领域的思考与实践。全书既有扎实的理性思考,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对于总结辐射学校办学经验,完善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成果体系,推动中职教育管理者专业发展和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价值。
目录
引言: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勇担新时代中职教育使命 第一章 定位:以系统的分析把握中职人才培养的问题 第一节 中职教育定位之争影响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 一、中职教育发展的“无用”与“可行”之争 二、中职教育导向的“就业”与“生涯”之争 三、中职教育地位的“补充”与“并重”之争 第二节 中职教育认同之殇消弭人才培养的内在动能 一、“政府热”描绘中职教育的美好图景 二、“需求冷”揭示中职教育的认同之殇 第三节 中职教育质量之弊制约人才培养的品质提升 一、高水平就业支撑不足之弊 二、高质量课程架构不优之弊 三、高素质师资打造不力之弊 第二章 明理:以清晰的理念谋划中职人才培养的思路 第一节 新时代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考 一、把握顺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趋势 二、建构契合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 第二节 学校对中职人才培养的个性设计 一、形成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表达 二、厘清人才培养变革的整体思路 三、建构人才培养实践的教育哲学 四、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坚实基础 第三节 专业方案对人才培养的系统引领 一、通过培养方案厘清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二、通过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的职业领域 三、通过培养方案建构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体系 第三章 强基:以完善的课程夯实中职人才培养的基础 第一节 着眼中高职贯通的公共基础课建设改革 一、廓清中高职贯通公共基础课建设的背景与价值 二、明晰中高职贯通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定位特色 三、遵循中高职贯通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 四、探索中高职贯通公共基础课的有效实施策略 第二节 着眼高技能素养培育的专业课建设改革 一、学校专业布局现状和优化目标 二、学校专业布局优化的主要举措 三、学校优化专业布局的保障措施 第三节 着眼可持续发展的课程教学质量保障 一、系统性建构教学诊改体系 二、常态化开展人才培养调研 第四章 立本:以多元的路径提升中职人才培养的效能 第一节 建构指向立德树人的大思政格局 一、中本贯通专业“大思政课”的核心理念 二、中本贯通专业“大思政课”的可行与必要 三、中本贯通专业“大思政课”建设的校本实践 第二节 完善促进全面发展的多维度体系 一、课程教学,夯实发展基础 二、生涯指导,指点发展方向 三、丰富活动,优化发展体验 第三节 实现产教融合育人的深层次耦合 一、深化校企合作,共育工匠英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