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战国纵横家书(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战国纵横家书(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张景,张松辉译注
  • 商品条码: 978710117179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页数: 32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纵横即合纵与连横两种政治、外交方式,纵横家为诸子百家之一种。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事年代相当于《战国策》,内容绝大部分是关于战国后期纵横家的言论。书名“战国纵横家书”、各章章名为整理小组据内容所加。该书共11000多字,其中11章内容、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史记》大体相同,另16章不见于现存的传世古书,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战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等情况提供了难得的第一手史料。这次出版三全本,约请专家以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为主要底本并参照其他整理本,撰写题解,进行全面地翻译注释,并与《战国策》《史记》《韩非子》等相关文字进行对照,以飨读者。
作者简介
张景,哲学博士,哲学系讲师。已出版《孙子兵法(译注与解析)》《论语译注与解析》《韩非子译注》《道德经》《了凡四训》(三全本)等多部著作。 张松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思想史、文学史教学科研工作。已出版《老子研究》《庄子研究》《道德经》《了凡四训》(三全本)等数十部著作。
精彩导读
一、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题解】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苏秦从赵国写书信给燕王。苏秦,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战国时期的著名纵横家。他的外交主张是把东方六国联合起来,以对抗秦国。燕王,指燕文侯。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有两次在赵国处境困难。一次是在他游说周王室、秦国失败后,“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第二次是在奉阳君去世后,“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约。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根据本章奉阳君还在世的记载,苏秦的书信应写于第一次游赵时。本章缺文较多,且无相关史料可供补充。其大致内容是:苏秦困于赵国时,写信向燕王求助,信中分析了如何才能够使燕国处于有利地位,并介绍了自己为此而做出的努力。 自赵献书燕王曰①:始臣甚恶事②,恐赵足□□□□□ □□□□□□□□□□□□□□□□□□□③,臣之所恶也④,故冒赵而欲说丹与得⑤,事非□□□□□□臣也⑥。今奉阳 [ 君 ] 之使与□□□□□□□□□封秦也⑦,任秦也⑧,比燕于赵⑨。令秦与莌□□□□□□⑩,宋不可信,若□□ □□持我其从徐□□□□□□制事?,齐必不信赵矣。王毋夏事?,务自乐也?。臣闻王之不安,臣甚愿□□□□□之中?,重齐欲如□□□齐?,秦毋恶燕、粱以自持也?。 【注释】 ①自赵献书燕王曰:苏秦在赵国写信给燕王。本句的主语是苏秦。燕王,应指燕文侯。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认为是燕昭王。裘锡圭先生主编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战国纵横家书》认可这一说法。我们认为此说有待进一步讨论。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有两次在赵国的处境不佳。我们看《史记》中的几条记载:   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岁余而后得见。说燕文侯曰:“……”(《史记·苏秦列传》)   而奉阳君已死,即因说赵肃侯……苏秦既约六国从亲,归赵,赵肃侯封为武安君,乃投从约书于秦。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其后,秦使犀首欺齐、魏,与共伐赵,欲败从约。齐、魏伐赵,赵王让苏秦。苏秦恐,请使燕,必报齐。苏秦去赵而从约皆解。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是岁,文侯卒,太子立,是为燕易王。易王初立,齐宣王因燕丧伐燕,取十城。易王谓苏秦曰:“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资先生见赵,遂约六国从。今齐先伐赵,次至燕,以先生之故为天下笑,先生能为燕得侵地乎?”苏秦大惭。(《史记·苏秦列传》)   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苏秦既死,其事大泄。(《史记·苏秦列传》)   燕哙既立,齐人杀苏秦。(《史记·燕召王世家》) 根据以上记载,本章说的燕王,要么是燕文侯,要么是燕易王。第一,本章内容与奉阳君有关,而奉阳君掌权与去世都在赵肃侯的时候,与燕文侯同时。第二,燕哙在位的时候,苏秦已经被齐人刺杀,而燕昭王是燕哙的儿子,死后的苏秦怎么可能会给燕昭王写信呢?苏秦死后,其弟苏代倒是给燕昭王写过信:“齐伐宋,宋急,苏代乃遗燕昭王书。”(《史记·苏秦列传》),但该信与本章内容不符。 有人说《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是不可信的,我们不要忘记,司马迁是太史令,他使用的史料是从先秦保留下来的官方文件,《史记》可以说是正史,他与苏秦没有任何利害关系,没有必要为苏秦编造虚假的人生经历。 ②恶(wù)事:讨厌被困于赵这类事情。恶,讨厌。 ③恐赵足:我担心赵足。赵足,人名。赵国大夫。本句缺二十四字,无其他可供参考的史料予以补充。沈月《〈战国纵横家书〉译注》:“此句有多处脱文,大意是:我担心赵足四处跟踪我,破坏我们的谋齐大计,这是我最害怕的事情。”但沈月没有给出所补文字的依据,因此仅供参考。我们认为,根据下文,缺字部分的大致含义应是:“我非常担心赵足会联合齐国以不利于燕国。” ④臣之所恶也:这是我所讨厌的事情。 ⑤故冒赵而欲说丹与得:所以我冒着得罪赵国的风险,想劝说齐国公玉丹与强得不要把蒙邑送给奉阳君。冒,冒着,冒犯。丹,指齐国大夫公玉丹。得,指齐国大夫强得。本书《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记载:“公玉丹之勺(赵)致蒙,奉阳君受之。王忧之,故强臣之齐。臣之齐,恶齐、勺之交,使毋予蒙而通宋使。”赵国与齐国都与燕国接壤,燕国最为弱小,如果齐、赵两国交好,就有联合瓜分燕国土地的可能,所以燕国对齐、赵交好的事情十分担忧。 ⑥事非□□□□□□臣也:本句缺文较多,根据上下文,大意可能是:然而这件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 ⑦今奉阳[君]之使与□□□□□□□□□封秦也:本句缺文较多。根据上下文,大意可能是:如今奉阳君指使我劝说燕国依附于赵国,如果我做到了,就会分封一块土地给我苏秦。奉阳君,指赵肃侯的弟弟赵成,又称公子成,被封为奉阳君;赵惠文王时,又封为安平君(见《史记·赵世家》)。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注:“奉阳君是李兑的封号。”《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战国纵横家书〉译注》都认为奉阳君是李兑,似误。《史记·苏秦列传》明确记载:“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李兑与赵肃侯、公子成为同时人,赵国不可能同时封两个人为“奉阳君”。学界之所以认为李兑就是奉阳君,原因出自《战国策·燕策一》的一段记载:   奉阳君、李兑甚不取于苏秦。苏秦在燕,李兑因为苏秦谓奉阳君曰:“齐、燕离,则赵重;齐、燕合,则赵轻。今君之齐,非赵之利也。臣窃为君不取也。” 有学者把“奉阳君李兑”连读,自然就认为“奉阳君”与李兑是同一个人。对此,何建章《战国策注释》说:“鲍彪以为此‘奉阳君’乃‘公子成’,故删‘李兑’二字。吴正:‘奉阳实“李兑”,非“公子成”,盖下“李兑”误羡耳。’徐中舒说:‘“奉阳君”应是“公子成”而非“李兑”。’(见《历史研究》1964年第一期《论〈战国策〉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我们赞成徐中舒的意见,除了前文讲的赵国不可能同时授予两人同样的“奉阳君”封号这一理由外,《战国策》中的“李兑因为苏秦谓奉阳君曰”的意思是:“李兑因此为了苏秦而对奉阳君说。”本句证明“李兑”与“奉阳君”是两人。李兑与奉阳君虽然都不喜欢苏秦,但李兑为了赵国的利益,担心燕国在苏秦的游说下与齐国结盟而不利于赵国,所以还是劝告奉阳君与苏秦和好。 ⑧任秦也:重用我苏秦。 ⑨比燕于赵:让燕国依附于赵国。比,亲近,顺从。 ⑩令秦与莌□□□□□□:本句缺文较多,依据上下文,意思可能是:命令我与李兑协商此事。莌,通“兑”。即李兑,赵国大臣。本句“令秦与莌”也可证明李兑与奉阳君非一人,因为“命令苏秦与李兑”的主语是奉阳君,而不可能是“李兑命令苏秦与李兑”。 ?若□□□□持我其从徐□□□□□□制事:本句缺文较多。据上下文,大意可能是:假如奉阳君与李兑坚持让我跟随着韩徐为一起掌控燕、赵两国盟军事务。徐,人名。即韩徐为,又称韩徐、韩为。当时为赵国将军。 ?王毋夏事:大王您就不要为此事忧愁。夏,假借为“忧”。整理小组《战国纵横家书》认为“夏”是“忧(憂)”的误字。 ?务自乐也:只管为此事感到高兴吧。 ?臣甚愿□□□□□之中:缺文较多,大意可能是:我非常希望大王您处于齐、赵两国之间。 ?重齐欲如□□□齐:大意可能是:燕国表面上推重齐国,就像赵国推重齐国一样。也即不可得罪齐国。 ?秦毋恶燕、粱以自持也:秦国也就不敢再去痛恨、攻击中立的燕国与魏国了。秦,指秦国。粱,通“梁”。梁国,即魏国。魏国于前361年迁都大梁(在今河南开封),故魏国又称梁国。本句意思是,秦国虽然希望燕国依附于自己,一旦燕国与赵国、齐国和好,秦国对燕国也就无可奈何了。 【译文】 苏秦在赵国的时候,写了一封信给燕王,信中说:从开始我就很讨厌自己被困在赵国这件事情,非常担心赵足会联合齐国以不利于我们燕国,这是我最感厌恶的事情,所以我就冒着得罪赵国的风险,想劝说齐国的大夫公玉丹与强得不要把蒙邑赠送给赵国的奉阳君,但此事办起来并不容易。如今奉阳君指使我去劝说燕国要依附于赵国,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赵国就会分封一块土地给我苏秦,还要重用我苏秦,奉阳君的目的就是想让燕国依附于赵国。现在奉阳君正命令我与赵国大夫李兑协商此事,并强调宋国不可信任。假如奉阳君与李兑坚持让我跟随着赵国将军韩徐为一起掌控燕、赵两国盟军,那么齐国就一定不会再信任赵国了。大王您不必为此事感到忧愁,相反还要感到高兴。我听说大王您最近心绪不宁,我非常希望您能够处于赵国与齐国之间,表面上推重齐国,就像赵国推重齐国一样,如此一来秦国对燕国与魏国的中立也就无可奈何了。
目录
前言 ………………………………………………1 一、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1 二、苏秦使韩山献书燕王章 ……………………10 三、苏秦使盛庆献书于燕王章 …………………14 四、苏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 ……………………23 附录:《战国策·燕策二》“苏代(秦)自齐献书于燕王章”…36 五、苏秦谓燕王章 …………………………………………………40 附录一:《战国策·燕策一》“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章” ……46 附录二:《战国策·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章” ……………54 附录三:《史记·苏秦列传》部分文字 ………62 六、苏秦自粱献书于燕王章(一) ………………66 七、苏秦自粱献书于燕王章(二) ………………70 八、苏秦谓齐王章(一)…………………………75 九、苏秦谓齐王章(二)…………………………83 一○、苏秦谓齐王章(三)………………………88 一一、苏秦自赵献书于齐王章(一)……………92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