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水经注》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水经注》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 字数: 12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李晓杰著
  • 商品条码: 9787101171075
  • 适读年龄: 12+
  • 页数: 233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被著名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称为“地理学的广泛描述”,可谓我国古代全面而又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历史上被誉为“不可无一、不容有二”的佳构,与刘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萧梁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并称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三大名“注”。 本书全面介绍我国“水经”的写作传统、《水经注》这一经典的作者、成书背景、编纂撰写特点及古今研究小史,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这一典籍在地理学、历史学、文献学、文学和语言学等方面的价值,并辅以传世文献、考古资料、古旧地图、3D复原图等多种图像文献资料,生动再现古代的河流水道体系与人文地理景观,贴近普通读者阅读兴趣,为读者指明阅读这一历史地理名著的科学路径。
作者简介
李晓杰,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历史政治地理、《水经注》、中国古代史及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研究。 代表著作有《东汉政区地理》、《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先秦卷;五代十国卷),主编《水经注校笺图释》(渭水流域诸篇;汾水涑水流域诸篇;洛水流域诸篇),主撰《古本与今本:现存〈水经注〉版本汇考》等。
精彩导读
《水经注》的内容与价值·文学方面 与一般的地理书不同,《水经注》在叙述谨严详赡的同时, 还极富文彩,尤其是其中一些写景的优美文字,在后代皆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水经·江水注》中所描绘的“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此段对三峡描述的文字之优美,至今恐无出其右。不过,在赞叹《水经注》这段佳文的同时,还需要知道原作者并不是郦道元本人。现已查明,这段美文最早见于南朝刘宋盛弘之的《荆州记》。宋代的一部类书《太平御览》把盛弘之《荆州记》中的一部分文字记载下来,其中恰巧有这段三峡的描述。但是再仔细研究又发现,这段三峡的文字也不是盛弘之本人所撰,而是他引用的“旧云”。换句话说,他也是转引了他看到的一段文字。那么这段文字的作者究竟是谁,现在还无法知晓。这样说来,自然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水经注》里的文字有多少是出自郦道元本人的手笔,他的文学造诣到底如何?其实,当我们把这段美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之后,恰恰可以说明郦道元本身的文学素养和文学见识。试想一下,如果他当时不将这段“三峡”文字收入《水经注》,自然就不会在今天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个例子恰恰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郦道元的文学眼光。 另外,《水经注》还十分注意叙述的趣味性,力避枯燥, 尤其是在行文中经常插入的一些历史或志怪故事,不仅起到了吸引读者的良好效果,还借机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意旨。如《水经·渭水注》中在描述今天的渭河支流灞河流经虎圈之地时,就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 今霸水又北径秦虎圈东,《列士传》曰:秦昭王会魏王, 魏王不行,使朱亥奉璧一双。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瞋目视虎,眦裂,血出溅虎,虎不敢动。即是处也。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战国时期魏国侠客朱亥在被生气的秦王投入虎圈(秦代养虎之地)后,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立定发威,瞪大眼睛怒视老虎,以致眼角瞪裂,鲜血溅到对面的老虎身上, 这一举动竟然吓得那只老虎也不敢轻举妄动了。这则故事其实也不是郦道元的原创,而是选用了西汉刘向《列士传》里的描写,但是在谈到灞水时,他之所以要选取这样一则故事,实际上就把他想表达的主观色彩体现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他对朱亥这样勇猛之士的钦佩之情。读者阅读至此,自然也会引起共鸣。 (元) 赵孟《鹊华秋色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郦道元不仅好奇闻佚事,还对各地民歌谣谚也非常留意。一旦搜集到这方面的信息,他便会不遗余力地在《水经注》中加以记载。其中有关旅行者与渔夫的歌谣,是郦道元在描述水道及其周边的地理环境时经常爱引用的。如《水经·江水注》载: 江水又东径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 旅行者所歌“滩头白勃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这句的意思是说:在滩头乘船渡江遇到汹涌的白浪时,一定要坚持住。不然,倏忽之间就有可能被江水吞没,再也没有相见的时候了。亲历者最有发言权,郦道元用旅行者所歌的短短十四个字,便将长江之上流头滩险峻难渡的景象生动地衬托出来。又如《水经·湘水注》载: 衡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江湘七百里中, 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这里渔者所唱的“帆随湘转,望衡九面”,与湘江河道多曲“九向九背”的景象相映衬,宛如一幅江水长卷,给人以异常生动形象之感。
目录
《水经注》是一部“宇宙未有之奇书” 一 《水经》各种知多少 1 《禹贡》“导水”部分 2 《五藏山经》所记水道与《海内东经》所附“水经” 3 《汉书·地理志》水道部分 4 《说文解字·水部》水道资料 5 郭注《水经》与郦注《水经》 二 郦道元的家世与生平 1 显赫家世 2 官宦生涯 三 《水经注》的成书与编纂 1 著述背景 2 成书时间 3 写作方法 4 编排次序 四 《水经注》的内容与价值 1 地理学方面 2 历史学与地名学方面 3 文献学与金石学方面 4 文学方面 5 语言学方面 五 《水经注》的流传与版本 1 古本系统 2 今本系统 六 传统郦学研究 1 考据学派的贡献 2 词章学家的选本与点评本 3 地理学派的异军突起 4 各种《水经注》图的编绘 七 《水经注》新研 1 文本校勘 2 史源探究 3 地理考释 4 地图新绘 结语:新时代《水经注》研究的学术价值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