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海陆的起源/世界经典科普读本

海陆的起源/世界经典科普读本

  • 字数: 215
  •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
  • 作者: (德)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译者:王春雨//李辰莹
  • 商品条码: 978756824988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8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6
定价:¥4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海陆的起源》是大陆 漂移说创始人阿尔弗雷德· 魏格纳的经典论著,系统地 阐述并论证了他在1912年 提出的大陆漂移说。全书共 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 大陆漂移的基本内容,并把 它同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 大洋永存说进行对比,指出 了这些学说的缺点和问题, 认为只有大陆漂移说才能解 释全部事实。第二部分从地 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 学、古气候学、大地测量学 等方面论证大陆漂移说的合 理性。第三部分为解释和结 论,从地球的黏性、大洋底 、硅铝圈、褶皱与断裂、大 陆边缘的构造形态等方面, 讨论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 及漂移的动力。此书一问世 ,即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引起全世界地质学界、地球 物理学界的重视。
作者简介
王春雨,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世界史硕士。主要承担世界近代史、犹太历史与文化、中东区域史及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等课程的教学,译有《世界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美国人民:创建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等。
精彩导读
第一章 历史介绍 本书的写作多少与个人 兴趣有关。我首次注意到“ 大陆漂移”这一概念可以追 溯到1910年。当时我正在 观看世界地图,发现大西洋 两岸的海岸线基本是吻合的 。对于这一问题,起初我并 未给予相当的关注,因为我 认为这并无太大意义。直到 1911年秋天,一次偶然的 机会,我看到一份天气报告 ,第一次了解到,在巴西和 非洲(Africa)之间曾经有 陆桥相连(根据古生物学的 证据)。这段文字的记载促 使我开始在地质学和古生物 学的范畴内进行粗略的考察 ,并立即得到了重要的佐证 ,由此,一个基本合理的观 念开始植根于我的脑海。 1912年1月6日,在美因河 畔的法兰克福召开的地质学 会上,我就这一问题第一次 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进行 了演讲,题目为“从地球物 理学的基础论地壳轮廓(大 陆与海洋)的生成”〔Die Herausbildung der Grossformen der Erdrinde (Kontinente und Ozeane )auf geophysikalischer Grundlage〕。后来,1月 10日在马堡自然科学促进协 会(Socie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Natural Science, Marburg)上,我 做了第二次演讲,题目为“ 大陆的水平位 移”(Horizontal - verschiebungen der Kontinente)。同年,这两 篇文章都得以发表。1912— 1913年,在科赫的带领下 ,我参加了横跨格陵兰岛的 探险。后来,因受兵役之阻 ,我未能对该学说做进一步 的研究。1915年,我终于 可以利用一个较长的病假假 期对这一问题进行比较详细
目录
第一章 历史介绍 第二章 漂移理论的本质及其与迄今在地质时代地表结构形态变化的关系 第三章 大地测量学的争论 第四章 地球物理学的争论 第五章 地质学的争论 第六章 古生物学和生物学的争论 第七章 古气候学的争论 第八章 大陆漂移的基本原则和地极位移 第九章 大陆漂移的动力 第十章 对硅铝层的增补观察资料 第十一章 对大洋底的增补观察资料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