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橙红的早星:随着陈映真重访台湾20世纪60年代

橙红的早星:随着陈映真重访台湾20世纪60年代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九州
  • 作者: 赵刚|编者:徐秀慧|
  • 商品条码: 978752253672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2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该书以一个社会学家的敏锐眼光,逐篇分析陈映真在20世纪60年代的早期小说,非常深刻地回答了“为什么要阅读陈映真”“怎样阅读陈映真”“从陈映真我们阅读到了什么”这些重要的时代议题。 作者从文本细读入手,深入陈映真文学世界中的人物、氛围、感情、细节、肌理,洞悉和发现陈映真作品的深层意蕴,揭示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压抑沉闷气氛下,台湾左翼人士痛苦的心路历程和执着的理想主义追寻,同时涉及作者本人作为外省第二代知识青年的成长历程以及作者对陈映真的接受过程,溯源当代台湾左统派的精神源流。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徐秀慧,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台湾文学所所长、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丁玲研究会常务理事。著有《回归中国:光复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黄春明小说研究》《光复变奏——战后初期台湾文学思潮的转折期》。 作者简介: 赵刚,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湾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理论、社会变迁。著有《知识之锚:当代社会理论的重建》《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左眼台湾:重读陈映真》等。
目录
放在序言位置的书评 代序:为什么要读陈映真 篇解 左翼、宗教与性:60年代的“左翼男性主体” 面摊——理想的心,欲望的眼 苹果树——书写是为了克服绝望 加略人犹大的故事——超克“犹大左翼” 凄惨的无言的嘴——六〇年代初台湾岛屿上的精神史一页 阉割与失真:60年代知识分子群像 一绿色之候鸟——人不好绝望,但也不可乱希望 兀自照耀着的太阳——阶级与人性状态 唐倩的喜剧——党国、知识分子与性 某一个日午——党国与理想主义的“宫刑” 剪下的树枝:分离体制下的外省人 第一件差事——分离体制下的悲剧与“喜剧” 累累——被遗忘的爱欲生死 衍义 陈映真·台北记忆与随想 东北纪行 两岸与第三世界——陈映真的历史视野 附录 参考文献 跋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