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生命传

生命传

  • 字数: 398
  • 出版社: 中信
  • 作者: 菲利普·鲍尔
  • 商品条码: 9787521776249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6
  • 页数: 45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6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要给生命找一个类比,来直观地描述和体现其运作机制,你会怎么选择? 早期的科学家常常用机器来类比生命体,这个不妥当的比喻显然过时了。后来,人们借用了技术革命的伟大产物——计算机。不过,这个类比也不准确,甚至可以说充满了误导性。 诺奖得主、生物学家弗朗索瓦·雅各布说,生命体更像是一组俄罗斯套娃,一层套着一层,但棘手的是每层的规则和组织方式都截然不同。如果你一层层打开这组“套娃”,会进入嘈杂、随机、不可预测的分子世界,最终陷入量子带来的不确定性之中,晕头转向。 当然,这个套娃的比喻也不太恰当。事实上,人类已经制造出来的任何技术产品,都不适合作为生命体的类比。生命的复杂性超出了人类此前的想象,任何简化都像是一种无意义的逃避。其实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诸多发现,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别想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找到生命的全部秘密,这个地方不存在!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一种全新的生物学,来帮助理解神秘又复杂的生命运作机制。“自私的基因”这个观点已经广为流传数十年,在提出伊始自有其前瞻性和启发性,但如今早就已经无法契合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领域取得的大量新研究成果了。与其削足适履,不如重起炉灶。跳出既有思维定势的窠臼,我们会发现原来基因并不是“自私的独裁者”,而是生命体的“仆人“。 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阐明:为什么原来那些帮助理解生命运作的隐喻并不充分、需要被替换,以及为什么如果不替换掉我们就将无法理解生命的运作方式。它还提供了更清晰的生命运作机制构想,试图勾勒出可能替代这些隐喻的东西。 生命的复杂程度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尽管如此,我们并未失去希望。从HGP项目取得的发现,到这本书展现的近年来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研究成果,都像是一个邀请,似乎在说:“当然,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我们怎么能想象生命本身会是简单的?但我们正在发现其中的辉煌、微妙、有用的巧思!”
作者简介
科学作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欧盟委员会合成生物学专家团成员。曾在世界著名科学期刊《自然》担任编辑超过20年,目前仍是《自然》的顾问编辑;他是《自然·材料科学》《化学世界》等科学期刊的专栏作家,BBC科学史栏目“科学的故事”出品人。 他撰写的文章见于《纽约时报》《卫报》《金融时报》《新科学家》等知名媒体,已出版著作超过20部,创作领域覆盖科学、文化、艺术及其交叉领域,包括《牛津通识读本:分子》《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图案密码:大自然的艺术与科学》《优雅的方法:10个优美的化学实验》等。其中《明亮的泥土:颜料发明史》获英国技术史学会2003年度图书奖,《优雅的方法:10个优美的化学实验》获英国科学史学会2007年度科普图书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