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视听传播

视听传播

  • 字数: 430
  •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
  • 作者: 石永军
  • 商品条码: 978757721703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视听传播》以视听符号为基点,以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为基本理念,详细探讨了视听传播涉及的相关领域,包括视听符号与视听产品、视听传播渠道、视听传播参与者、视听产品的创作与制作、视听场景的建构与作用、视听传播效果与评价方法、视听产业运营与发展、视听文化建构、视听传播伦理与规制九个方面,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视听传播理论与实践体系。该体系不仅吸收了传统广播、电视、电影理论与实践的精华,而且充分融入了视听传播领域的前沿发展态势,如短视频、微短剧、网络直播、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兴议题,体现了视听传播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性。此外,本书包含大量视听案例,包括短视频、新闻节目、综艺节目等,灵活设置了思考和讨论,在提升读者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能够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石永军 新闻学博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高级编辑,全国广播影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研究领域为媒体策划、融合传播。担任过记者、编辑、主持人、制片人等。策划制作的《提案追踪》荣获“全国电视百佳栏目”等*奖项,《经视直播》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融合与突破:对广电业发展趋势的一种解读》《忠实电视观众网络视频使用调查——以湖北地区为例》两篇论文荣获全国广播影视学术论文一等奖,《论新兴媒体时代的公共传播》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 视听符号与视听产品 /1  第一节 视听符号 /16  第二节 视听产品 /21  第三节 视听产品的叙事逻辑 /26  第四节 互联网思维下的视听产品 /37 第二章 视听传播渠道 /38  第一节 视听信息与视听媒介 /42  第二节 视听媒介的分类与特征 /47  第三节 视听媒介发展简史 /57  第四节 视听媒介与社会 /64 第三章 视听传播参与者 /64  第一节 视听传播的传者、受众角色的变迁 /72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的视听传播参与者 /89  第三节 视听传播的用户思维 /95  第四节 视听传播的用户需求 /101 第四章 视听产品的创作与制作 /101  第一节 视听产品创作与发布方式的变革 /114  第二节 视听产品的制作 /126  第三节 视听产品创作实践:以短视频为例 /135 第五章 视听场景的建构与作用 /135  第一节 理解视听场景 /142  第二节 视听场景的类别与特点 /152  第三节 视听场景与元宇宙 /163 第六章 视听传播效果与评价方法 /163  第一节 视听传播效果:外在特征和理论内涵 /169  第二节 视听传播效果评价的定义、思路与功能 /178  第三节 视听传播效果评价的标准与方法 /189  第四节 视听传播效果评价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195 第七章 视听产业运营与发展 /195  第一节 视听产业的运营现状与趋势 /204  第二节 视听产业的盈利模式 /211  第三节 视听品牌价值传播 /222 第八章 视听文化建构 /223  第一节 视听传播与视听文化的关系 /233  第二节 视听文化的类别 /242  第三节 视听传播中的中国元素与文化自信 /253 第九章 视听传播伦理与规制 /253  第一节 视听传播伦理:概念、原则与功能 /260  第二节 西方视听传播伦理的主流观念 /262  第三节 中国特色视听传播伦理 /269  第四节 视听传播的法治 /274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