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房屋来了/你的全世界来了科普阅读书系

房屋来了/你的全世界来了科普阅读书系

  • 字数: 100
  • 出版社: 山西教育
  • 作者: 编者:马然|总主编:安若水|绘画:支晓光
  • 商品条码: 9787570334414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6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2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原始人居住的洞 穴——人类的第一缕文明之 光讲起,内容丰富,故事生 动有趣。读者可以从中了解 最初房屋的建筑情况、各少 数民族的民居特点,还有一 些特別形状的房屋,如蘑菇 形,船形等。久远的民宅大 院、园林等故事,历历在目 。
精彩导读
1 第一缕文明之光—— 洞穴之光 童年时,用积木拼成房 屋,这是我们小时候对房屋 设想的实现。可是,你能想 到原始人最初的居所是什么 样的吗? 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 下,因而原始人的住宅也比 较简陋,但他们对建筑领域 的贡献非常大。因为,这些 简陋的建筑是后来社会上出 现的各种形态建筑的基础。 旧石器时代早期,猿人 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面对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猛兽蛇虫 的威胁,他们为了安全,本 能地对居住的方式有了选择 。一部分猿人选择住在树上 ,在分枝开阔的枝杈间铺设 枝干茎叶,构成居住面,再 在上面用枝干相交构成避风 雨的棚架,上覆泥土,如同 鸟巢。一部分猿人选择在山 洞里居住。 相传尧舜时期,洪水经 常泛滥,居住在树上或洞穴 里的人们,学会了一些技能 。住在树上的人们,学会了 除掉一些枝杈,在树枝空当 处,加进来一些枝干和茎叶 等,以便自己住起来更舒适 。他们对所住地方的修补体 现了“建造”意识。住在洞穴 里的原始人,也学着做一些 简单的修理工作,如把洞口 加以掩盖,防止野兽突袭; 对洞内环境也会稍加整理, 使自己住起来更舒适些。 为防止野兽突袭而略加 遮挡掩盖的洞穴 最初,人们先是在一棵 大树上结巢为屋,后来发展 到用数根木头结巢。因人口 逐渐增多,多数人找不到适 合筑巢的大树,加上林木的 不足,于是出现了人工插木 于土里来筑屋的现象。 人口增多了,居住在山 洞里的人们发现,一个山洞
目录
1 第一缕文明之光——洞穴之光 2 人文始祖——有巢氏 3 防潮湿建筑——干栏式民居 4 半干栏式建筑——吊脚楼 5 干栏式建筑——傣族的竹楼 6 你应该熟悉的建筑名词(上) 7 你应该熟悉的建筑名词(下) 8 散落草原上的明珠——蒙古包 9 独具特色的维吾尔族民居 10 朝鲜族民居——廊式民居 11 技艺失传的撒拉族篱笆楼 12 哈萨克族民居——毡房 13 白族民居——粉墙画壁 14 哈尼族民居——蘑菇房 15 黎族民居——船形屋 16 纳西族民居——三坊一照壁 17 布依族民居——石头房 18 江南民居第一家——东阳卢宅 19 天津第一家——石家大院 20 民宅看乔家——乔家大院 21 晋商三蒂莲之一——李家大院 22 民间看曹家——曹家大院 23 潮汕民居——许驸马府 24 皇家宫殿——紫禁城 25 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专著 ——《园冶》 26 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图书 ——《营造法式》 27 造园家——戈裕良 28 中国园林史的开端——上林苑 29 宋代山水宫苑——艮岳 30 私家园林——苏州拙政园 31 私家园林——恭王府花园 32 皇家园林——圆明园 33 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 34 北方合院民居——四合院 35 南方四合院——云南 “一颗印” 36 黄土高原民居——窑洞 37 乡土风情建筑——客家围龙屋 38 干栏式建筑——广西传统民居 39 稀世民居——海草房 40 中西合璧——上海石库门里弄民居 41 中国古民居 “富金矿”—— 诸葛村 42 中国星象第一村——张壁古堡 43 红砖红瓦——闽南建筑 44 绿水青山——徽州民居 45 东方古城堡——客家土楼 46 多层塔式楼——开平碉楼 47 藏族民居——碉房 48 地下的家——因纽特人的半地下冰屋 49 就地取材——苇草的屋 50 拱券革命——古罗马建筑的伟大成就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