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增长率的背后:苏联发展速度探因
字数: 299
出版社: 三联书店
作者: (美)罗伯特·C.艾伦|总主编:杨成|译者:康佳
商品条码: 9787108080820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8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有人说,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经 济实验,也是其最大的经济败笔。通过重新计算国 民消费并运用经济学、人口统计学及多种模型,作 者得出了惊人的具有挑衅性的观点:苏联是20世纪 最成功的发展中经济体。此外,作者将苏联与发达 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进行多维度的比较,为其评价 提供了有意义的背景。 作者认为,受益于小麦出口,俄国经济于19世 纪开始发展,却始终难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增长。 1928年至1970年,“五年计划”的成功使苏联经济 得以迅速成长。即使在斯大林主义时期,1930年代 重工业的建立也使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速,人们生活 水平有所提高,特别是那些移居城市的农民。由于 重要资源都被转移至军方,或是苏维埃领导人的投 资浪费,1970年代以后,苏联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 态。 作者对苏联衰落的解释与那些强调激励问题, 以及管理者未能按照计划行事的分析正好相反:苏 联衰落恰恰因为计划得到了执行,问题的实质在于 计划不合理。苏联社会主义的优势在于,高层指令 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重工业的扩张以及利用产出 目标和软预算来指导企业的做法适合1930年代的情 况,并被迅速采用,实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 。到1970年代,好决策与坏决策之间的比例在降低 。戈尔巴乔夫总统与其他苏联领导人一样富有胆识 和想象力,但他的经济改革方向并不正确。由于最 高领导层的想象力出现问题,经济停止了增长。于 是,苏联体制早期的优势变成了它的巨大弱点。
作者简介
罗伯特·C. 艾伦,牛津大学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和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任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经济史特聘教授,研究兴趣是经济史、技术变革和公共政策,如英国农业史、工业化的起源和影响、全球贫富差距的原因等。著作还有《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工业革命》《全球经济史》《圈地运动与自耕农》等。作品两次荣获经济史协会颁发的Ranki Prize。 译者简介 康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现供职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俄罗斯与欧洲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政治外交、区域合作,大国关系等。
精彩导读
第一章 世界历史视角下苏联的发展 (节选) 20世纪的历史简单明了:开始于1917年的俄国革命,结束于1991年12月25日的苏联解体。不可否认的是,希特勒上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帝国相继解体、美国的全球霸权这些历史事实很重要,但这些事件的发展都受到苏联经济增长和政治挑战的推动。随着苏联共产党的下台和苏联的解体,世界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人死尚需开棺验尸,一个国家的死亡也不例外。从政治、社会、人口和经济层面来说,苏联的存在堪称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本书重点关注经济问题——社会化所有权、投资战略、农业组织、收入增长以及消费。到底什么是成功的?什么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苏联的历史中,可以总结出什么教训? 即使基础研究作为一门社会科学不带有任何偏见,但讨论起苏联的经济表现,人们经常还是极度主观的。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主宰着20世纪的政治和精神生活。斯大林的所作所为在20世纪50年代被曝光之前,苏联一直是社会主义的典范。即便在那之后,也几乎没有其他“实际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例子可供参考。也许,特别是对于那些向往“更美好、更真实”的社会主义的梦想家来说,对这一社会主义实验进行考察很有必要。 但在21世纪初,苏联的失败让任何一种寻求资本主义替代品的尝试都饱受质疑。大多数对苏联解体的事后分析都得出如下结论,即,苏联的经济模式被无可救药地误导了。罗斯菲尔德(Rosefielde,1996年,第980页)的观点是激烈而具体的:“斯大林的经济计划必须被视为巨大的失败。事实证明,行政命令计划不如市场资本主义,增长都是虚幻的,国家的物质福利在20世纪30年代惨遭恶化,虽然后来有所改善,但终究还是陷入了长期停滞。”哈里森(Harrison)的观点则较为慎重:“尽管苏联在1928—1937年间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苏联并没有在与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竞赛中,赢得预期的决定性胜利。”(Davies、Harrison和Wheatcroft,1994年,第56页)马利亚(Malia,1994 年,第10页)批评了试图找出问题症结的做法,理由是,“很简单,整个计划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 这是人们从苏联经济史上主要问题的结论中,概括提炼了上述整体的判断。完整的失败案例分析如下: 1. 从世界范围来看,苏联的经济增长率并没有高得让人惊讶(Khanin,1988年,1991 年)。其实,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也很不错,包括欧洲各边缘国家、日本以及最近的东亚四小龙。说实话,斯大林并没有给苏联带来任何经济优势。 2. 甚至早在1917年之前,俄国的经济已经走上了现代经济增长的轨道,如果不是布尔什维克革命破坏了这一进程,那么到20世纪80年代,俄国本可以达到西欧的生活水平(Gregory,1994年;Mironov,2000年)。无论苏联共产主义取得了怎样明显的成功,它的表现都不如俄国资本主义。 3. 苏联在共产党执政期间,产量增长仅限于钢铁、机械和军事装备。消费在20世纪30年代被压制,腾出的资源被用于投资和军备。在整个共产主义时期,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以异常低迷的速度提高。这正是独裁统治所带来的经济预期结果,其目标是实现个人扩张、坐拥世界权力, 而不是为工人阶级带来福利——如果苏联当初继续实行资本主义,本可以更好地满足苏联人民的利益(Tucker,1977年;Bergson,1961年;Chapman,1963年)。 4.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实施的农业集体化是这些趋势中尤其糟糕的典型案例。农民被集体化,最有才干的农民被驱逐,农庄受到威胁,这些手段确实让当权者从农业中榨取出了投资资源,但结果却导致大规模饥饿和农庄损毁(Nove和Morrison,1982年;Conquest,1986年; Fitzpatrick,1994年;Viola,1996年)。 5. 苏联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是由意识形态、官僚内讧和专制统治的反复无常所驱动的。忽视价格导致资源大规模错配, 因而降低了业绩,以产量而不是利润来判断企业是否盈利,意味着工资飞涨但成本过高,让计划者而不是消费者来引导经济,就会不自然地把生产的平衡从消费倒向投资和军事(Kornai,1992年;Hunter和Szyrmer,1992年;Malia,1994年)。 6. 苏联在1970年后的增长放缓表明了社会主义的终极弱点:尽管它可以庸常地建立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传统工业,但无法实现后工业时代所需的持续技术进步。因此,苏联的社会主义大厦最终崩塌了(Berliner,1976年;Goldman,1983年;Kornai,1992年)。 尽管这些结论构成了令人生畏的控诉,但所有这些说法都存在争议。(1)一些评论家指出,苏联的经济增长异常迅速(Nove,1990年,第387页;Gregory和Stuart,1986年,第422页)。(2)俄罗斯的主流历史学家对沙俄的发展前景持悲观态度(Gerschenkron,1965年;Owen,1995年)。(3)大多数评论家认为,“二战”后苏联的消费迅速增长(Gregory和Stuart,1986年,第347—350页),已发表的论证表明,1928—1940 年间,苏联消费的确有增长(Hunter和Szyrmer,1992年;Wheatcroft,1999年;Nove,1990年,第242 页),尽管这种情况很少出现。(4)尽管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几乎无人说好,但并非所有评论者都认为苏联的农业效率低下(Johnson和Brooks,1983年),而且一个强有力的论点认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加速了其工业化进程(Nove,1962年)。(5)苏联的政策具有连贯性,这一点常常被人忽视(Erhlich,1960年)。(6)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苏联经济增长放缓有诸多可能的原因,其中一些原因是苏联体制的深层次溃败(也许采用新技术的激励机制就是一个明证),而另一些原因(如研发人员转向军事领域)则是偶然的事件。尽管大家对苏联经济通常都给出负面的评价,但上述这些不同观点表明,争议仍然存在。 这些议题确定了本书的内容。为了探讨,本书的论点沿着三条主线展开。第一,小心重建苏联经济增长的数量维度。我的工作主要建立在苏联经济和人口统计学先驱的研究基础上——洛里默(Lorimer,1946年)、柏格森(Bergson,1961年)、查普曼(Chapman,1963年)、亨特和希梅尔(Hunter和Szyrmer,1992年)、卡尔茨(Karcz,1957年,1967年,1979年)、卡普兰(Kaplan,1969年)、穆尔斯廷和鲍威尔(Moorsteen和Powell,1966年)、纳特(Nutter,1962年),以及他们的同事和学生,如格雷戈里(Gregory,1982年)——尽管我的结论与他们的结论在一些重要方面,尤其是消费方面,有所不同。 第二条主线是国际比较。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看待苏联的表现。苏联共产党用美国和苏联做对比,在冷战期间,美国人也如法炮制。我把苏联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比较的同时,也强调了苏联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在许多方面,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与亚洲、中东和拉丁美洲的共同点超过了与德国或美国的共同点。这些相似之处是苏联发展模式在20世纪50、60和70年代之所以吸引第三世界国家领导人的基础:如果苏联能从农业落后国转变成超级大国,也许他们的国家也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与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相比,即使苏联在1970年后经济增长放缓,其表现也是非常出色的。这一事实促使人们去寻找背后那些运行良好的政策和制度,而非像以往一样,对这一制度必然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类编组。同时,也引发出这样的问题,即,是否可以从苏联的经历中汲取积极的经验。 第三条主线是“如果……,会怎样”的(反事实)问题。这些一直是评估苏联制度和政策的核心。农业的强制集体化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但这不是注定的:土地政策在20世纪20年代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因此,我们可以提问,如果苏联的农业没有集体化,苏联的发展历程会有什么不同。这就是诺弗(Nove,1962年)提出的著名问题:“斯大林是否真的有必要这样做?”还有一个更难的问题:如果1917年俄国革命从未发生,俄国会取得多大的成就?尽管这些问题可能既不符合史实,也很难做出回答,但只有通过这些提问,我们才能确立农业集体化等重大决策的历史意义。本书通过经济和计算机模型,以尽可能系统的方式来模拟这些反事实的走向。 反事实研究对于揭示“苏联发展模式”也很重要。哪些制度有效, 哪些制度失败了?是否可以修改这一模式,使其更具有吸引力,更快地提高生活水平?是否应该无条件地接受对苏联的负面评价,或者是否有经济安排的某些方面可以为未来所挽救?像这些问题需要反事实的研究,这也是写作本书的另一个原因。
目录
致谢 第一章 世界历史视角下苏联的发展 第一部分 斯大林执政前的经济 第二章 1917年前的经济增长 第三章 20世纪20年代的发展问题 第四章 “新经济政策”下农业与经济的发展 第二部分 斯大林时期的工业革命 第五章 计划、集体化和快速增长 第六章 苏联人口的历史 第七章 生活水平 第八章 快速工业化的原因 第九章 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发挥作用 第三部分 斯大林之后 第十章 苏联转折点 附录一:苏联国民收入 附录二:苏联经济模拟模型 附录三:数据来源 附录四:第六章中使用的人口数据库和模拟模型 参考文献 索引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