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意大利千年艺术史

意大利千年艺术史

  • 字数: 374
  • 出版社: 中央编译
  • 作者: [意]安东尼奥 · 保卢奇
  • 商品条码: 9787511748515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2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2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从罗马宏伟的建筑到佛罗伦萨的绘画大师,再到威尼斯的水城风光与米兰的时尚前沿,意大利是世界上最富有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国家之一。艺术史学家保卢奇通过细致剖析意大利绘画、建筑、雕塑的演变与影响,以清晰的脉络串联起意大利艺术的千年演变,揭示其背后的文化密码,并配有大量精美的图片,在视觉盛宴之外,带我们了解意大利的历史和艺术文化,体验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
安东尼奥 · 保卢奇(Antonio Paolucci) 艺术史学家,意大利官员兼博物馆学家。1995年至1996年在迪尼政府中担任文化和环境事务部长,此外,他还是佛罗伦萨博物馆的总监和梵蒂冈博物馆的馆长。
精彩导读
01 现代意大利的起源 “我证明,这块土地三十年来一直归圣 · 本笃修道院所有”。这份法庭证词出自公元960年卡普亚法庭的民事判决记录,如今保存于蒙特卡西诺修道院档案馆里。在这份证词中,意大利语已初具雏形,这在每本语言史教科书中都会提到。彼时,拉丁语悄然瓦解,正在融入一种全新的语言,这份证词里的新语言则表现出坎帕尼亚地区原始方言的特征。拉丁语中的scio,转变为意大利语的so1,但一位卡普亚农民在今天仍会用方言说成saccio,这与其祖先在公元960年使用的sao并没有太大区别。限定形容词复数illi或illae变成了现代意大利语中的quelli或quelle,但如今那不勒斯人仍会用chilli或chille,这与蒙特卡西诺文献中所记录的基本相同。 强调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理解意大利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中文学和艺术表现的鲜明特征。现代意大利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烙印。意大利语言和文化的统一较晚,直到19世纪,尤其是20世纪才发展起来,随后这一过程以一种缓慢、艰难的方式结束。公元1000年至18世纪,Italia(意大利)――更准确地来讲是Italie(意大利,复数形式)――由于政治、语言、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传统、独立的艺术发展历史,各区域之间的情况迥然不同。 我们将会看到这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从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层出不穷的意大利,到大大小小的都城不断更迭(佛罗伦萨、威尼斯、罗马和米兰、热那亚和那不勒斯、乌尔比诺和里米尼、费拉拉和克雷莫纳、锡耶纳和曼托瓦)的意大利,再到各地区艺术流派骈兴错出(艾米利亚画派、伦巴第画派、威尼斯画派、那不勒斯画派,每个流派都以其艺术传统为荣,都对自己所承载的地域身份了然于胸)的意大利,我们会看到这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 当我们谈起意大利民族艺术的起源时,必须考虑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因素。对于意大利人来说,无论在哪个地域,古典艺术都是刻在时代记忆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古代的记忆无处不在,而对艺术遗产永不磨灭的意识是每个文人知识行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他是否信教。教皇掌管罗马这座永恒之城,坐拥古罗马皇帝的文化遗产。自此,罗马意味着盛名与威望,它让人想起君士坦丁堡――第二个罗马,古代艺术文明的见证与延续。 早期的意大利将光辉灿烂的拜占庭视为古典文明的源泉。在希腊东部,古典文明得以存续,并通过精心打造的精致高雅且具有国际传播能力的文化样式自我发展起来。闪耀着珍贵马赛克镶嵌画的君士坦丁堡教堂,布满彩色大理石、珐琅、丝绸和象牙的皇宫,都是不可超越的典范,都会成为被争相模仿、复制的对象。 在比萨,正如在普利亚地区一样,主教座堂前的青铜大门会委托给拜占庭工匠铸造,帕勒莫皇宫(12世纪下半叶)中诺曼房间的马赛克镶嵌画正是出自君士坦丁堡的艺术大师,他们将古典自然主义晚期的元素与伊斯兰、萨珊王朝的影响相结合。 当威尼斯人获得可以维持数世纪的财富与权力之时,他们“发明”了一座大教堂:从建筑外观上看,它更像基辅的东正教教堂,而不像西方的罗马式教堂,至于堂内贴满的马赛克镶嵌画,则是拜占庭艺术博采众长的典范。 在罗马,圣克莱门特(1128年)教堂后殿带有耶稣受难和植物图案的马赛克镶嵌画是宗教题材的杰作,尽管仍带有古典自然主义晚期的印记,但让人立刻联想到查士丁尼皇帝时期的拉文纳,还有这座城市中的加拉 · 普拉奇迪亚陵墓,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11世纪之初,意大利将目光投向拜占庭,更确切地说,是透过拜占庭来找寻罗马古典艺术文明的那份记忆与乡愁,虽然在当时也不乏对主流艺术表现的独到诠释。 1007年,一位无名大师在加利亚诺的圣温琴佐教堂(位于伦巴第地区,坎图附近)绘制了高度简洁凝练的湿壁画,流露出一种阴郁的自然主义气质,而西方幻想中的感伤则出现在福尔米斯的圣天使修道院里令人惊叹的那幅《上主赫赫威严》(1087年之前)中。欧洲北部皇室和大型本笃会修道院中发展起来的拜占庭—罗马式风格流入了通往德国的门户――维罗纳,在这种风格的影响下,圣柴诺大教堂青铜大门上通俗而生动的雕塑作品诞生了,其最古老的嵌板可追溯到11世纪。 但代表意大利艺术未来的既不是拜占庭艺术世界及其神圣的光辉,也不是那打造了数世纪并且可以被无限复刻的精巧范式,尼古拉 · 皮萨诺(Nicola Pisano)、奇马布埃(Cimabue)、乔托(Giotto)的艺术变革注定不会从拜占庭的智慧中诞生,新的未来只能产生于对古罗马传统的本土化诠释和塑造。
目录
01 现代意大利的起源 02 教堂的白色外衣 03 一场时代的变革 04 从艺术繁盛到人文主义 05 宫廷艺术 06 风格主义的黄金时期 07 威尼斯的艺术:光与色 08 从矫饰到庄重 09 真实与梦幻之间 10 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各式演绎 11 理性的精神 12 失去的权威 13 斑痕画派的托斯卡纳 14 实验主义和秩序的回归 15 走向艺术的全球化 作品图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