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SRv6网络部署指南

SRv6网络部署指南

  • 字数: 465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编者:金闽伟//李振斌|
  • 商品条码: 9787115663221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阐述了SRv6技术在推动IPv6规模化应用方面的关键作用,以及华为在这一领域的创新实践和标准化贡献。书中深入探讨了SRv6的技术原理、传输效率提升方案、网络能力创新、演进策略、网络评估与规划建议,以及运维管理方法,并展示了多个大型网络的设计与部署案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指导,旨在帮助业界人士深入理解SRv6技术,并将SRv6技术有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本书面向专业读者,适合有一定IP网络技术基础的运营商和企业的网络技术主管、规划设计工程师及运维工程师阅读,也可为希望深入了解IP网络前沿技术的读者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金闽伟:华为城域路由器解决方案首席专家。2004年加入华为,2006—2016年负责路由器在全球运营商网络的高阶方案设计工作,2017—2019年在华为欧洲研究所工作,负责欧洲运营商转型的解决方案创新工作。在此期间亲历全球运营商网络从传统网络向未来网络演进的全过程,并主导设计了CloudMetro解决方案,将Segment Routing、Telemetry等新型技术导入运营商的城域网络和5G承载网络中。2019年起,承担华为路由器的下一代技术研究与产品解决方案设计工作。 李振斌:华为首席协议专家。负责华为IP领域的协议研究和标准推动工作。2000年加入华为,在1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架构师和系统工程师等先后负责了华为IP操作系统VRP和MPLS子系统的架构、设计与开发工作,2015—2017年担任SDN架构师,负责控制器的研究、架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自2009年起,积极参与IETF标准创新工作,持续推动了SDN南向协议、SRv6、5G承载、Telemetry和APN等的协议创新和标准化,主导和参与编写的IETF RFC/草案累计100余篇,申请专利110多项,主编《SRv6网络编程:开启IP网络新时代》《IPv6网络切片:使能千行百业新体验》《“IPv6+”网络技术创新: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基石》等技术专著。2019—2023年间曾担任IETF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委员,承担互联网架构管理工作。 骆兰军:华为数据通信产品信息体验专家,长期从事路由器产品技术文档设计与开发工作,具有13年的技术文档写作经验。曾参与编写《SRv6网络编程:开启IP网络新时代》《IPv6网络切片:使能千行百业新体验》《“IPv6+”网络技术创新:构筑数字经济发展基石》等技术专著,主导编写电子书《SRv6》和《G-SRv6》,主导制作了大量与SRv6相关的技术视频。 李维东:华为城域路由器解决方案专家。2010年加入华为,先后负责路由器业务综合场景商用能力的测试验证、测试设计和总体测试策略制定。2017—2019年在华为欧洲研究所工作,承担欧洲关键运营商网络的创新、高阶方案设计等工作,助力多个运营商完成面向5G和固移融合网络的转型。2019年开始,负责华为路由器在SRv6、网络切片、随流检测等IPv6相关方面的解决方案规划和推广,包括解决方案商用能力的规划和设计、海外运营商面向IPv6网络演进的创新和高阶方案设计等工作,助力多个运营商完成了面向IPv6网络的演进。
目录
第 1章 IP网络切片综述 001 1.1 IP网络切片的产生背景 001 1.1.1 多样化新业务不断涌现 001 1.1.2 IP网络面临的SLA挑战 003 1.1.3 IP网络切片的产生 006 1.1.4 IP网络切片的应用场景 007 1.2 IP网络切片的价值 008 1.2.1 资源与安全隔离 008 1.2.2 差异化SLA保障 010 1.2.3 极高可靠性保障 011 1.2.4 灵活定制拓扑连接 011 1.3 IP网络切片的技术研究 012 1.3.1 网络切片技术的整体研究情况 012 1.3.2 IPv6网络切片技术的研究方向 016 设计背后的故事 017 本章参考文献 019 第 2章 IPv6网络切片的体系架构 020 2.1 IP网络切片的架构 020 2.1.1 5G网络切片管理架构 020 2.1.2 IP网络切片架构 021 2.1.3 IP网络切片部署的基本流程 024 2.2 IPv6网络切片的可扩展性 026 2.3 IPv6网络切片关键技术 030 2.3.1 网络资源切分技术 031 2.3.2 数据平面技术 034 2.3.3 控制平面技术 035 2.3.4 管理平面技术 036 设计背后的故事 038 本章参考文献 042 第3章 IPv6网络切片的实现方案 043 3.1 IPv6网络切片方案概述 043 3.2 基于SRv6 SID的网络切片方案 044 3.3 基于Slice ID的网络切片方案 050 3.4 IPv6网络切片方案比较 052 3.5 IPv6层次化网络切片方案 053 3.5.1 IPv6层次化网络切片的应用场景 053 3.5.2 IPv6层次化网络切片的实现技术 054 3.6 IPv6网络切片映射方案 057 设计背后的故事 059 本章参考文献 061 第4章 IPv6网络切片的资源切分技术 062 4.1 基于FlexE的资源切分技术 062 4.1.1 FlexE通用架构 063 4.1.2 FlexE功能 065 4.1.3 FlexE用于IPv6网络切片 066 4.2 QoS技术原理 067 4.2.1 QoS概述 067 4.2.2 DiffServ QoS 070 4.2.3 HQoS 073 4.3 基于HQoS的资源切分技术 075 4.3.1 信道化子接口 075 4.3.2 灵活子通道 076 4.4 资源切分技术比较 077 设计背后的故事 079 本章参考文献 082 第5章 IPv6网络切片的数据平面技术 083 5.1 IPv6数据平面 083 5.1.1 IPv6地址 083 5.1.2 IPv6报文头 087 5.1.3 IPv6扩展报文头携带网络切片信息 093 5.2 SRv6数据平面 095 5.2.1 SRv6概述 095 5.2.2 网络指令:SRv6 Segment 096 5.2.3 网络节点:SRv6节点 097 5.2.4 网络程序:SRv6扩展报文头 098 5.2.5 网络程序运行:SRv6报文转发 101 5.2.6 SRv6 SID携带网络切片信息 104 设计背后的故事 106 本章参考文献 109 第6章 IPv6网络切片的控制平面技术 111 6.1 IGP的网络切片扩展 111 6.1.1 MT与Flex-Algo 111 6.1.2 SRv6 SID网络切片的IGP MT扩展 115 6.1.3 SRv6 SID网络切片的IGP Flex-Algo扩展 125 6.1.4 Slice ID网络切片的IGP扩展 133 6.2 BGP-LS的网络切片扩展 138 6.2.1 SRv6 SID网络切片的BGP-LS MT扩展 140 6.2.2 SRv6 SID网络切片的BGP-LS Flex-Algo扩展 142 6.2.3 Slice ID网络切片的BGP-LS扩展 148 6.3 BGP SPF的网络切片扩展 151 6.4 SR Policy的网络切片扩展 152 6.4.1 BGP SR Policy的网络切片扩展 153 6.4.2 PCEP的网络切片扩展 155 6.5 FlowSpec扩展支持引流到网络切片 158 设计背后的故事 161 本章参考文献 165 第7章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 168 7.1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架构 168 7.1.1 典型网络控制器架构 168 7.1.2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架构 172 7.2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功能 175 7.2.1 切片规划 175 7.2.2 切片部署 176 7.2.3 切片运维 182 7.2.4 切片优化 184 7.2.5 切片还原 186 7.3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外部接口 186 7.3.1 网络切片业务接口 187 7.3.2 网络切片功能接口 191 7.3.3 网络设备切片功能接口 194 设计背后的故事 194 本章参考文献 196 第8章 IPv6网络跨域切片技术 198 8.1 5G端到端网络切片 198 8.1.1 5G端到端网络切片映射的架构与流程 198 8.1.2 5G端到端网络切片映射的功能实现 202 8.2 IPv6网络端到端跨域切片 206 8.2.1 IPv6网络端到端切片架构 206 8.2.2 IPv6网络端到端切片方案 208 8.2.3 IPv6网络端到端切片封装 209 8.3 基于SRv6的IPv6网络端到端跨域切片 209 8.3.1 实现IPv6网络端到端切片的SRv6 Binding SID 209 8.3.2 SRv6网络切片绑定功能 211 8.4 基于意图路由的IPv6网络端到端跨域切片 215 8.4.1 基于意图路由的原理 215 8.4.2 基于意图路由的IPv6封装 219 设计背后的故事 220 本章参考文献 222 第9章 IPv6网络切片的部署 224 9.1 IPv6网络切片解决方案设计 224 9.1.1 智慧医疗 224 9.1.2 智慧政务 225 9.1.3 智慧港口 227 9.1.4 智慧电网 228 9.1.5 智慧企业 231 9.2 IPv6网络切片的资源切分配置 232 9.2.1 FlexE接口的配置 233 9.2.2 信道化子接口的配置 234 9.2.3 灵活子通道的配置 235 9.3 基于SRv6 SID的网络切片方案部署 236 9.3.1 控制平面基于亲和属性的SRv6 SID网络切片方案部署 236 9.3.2 控制平面基于IGP灵活算法的SRv6 SID网络切片方案部署 244 9.4 基于Slice ID的网络切片方案部署 254 9.4.1 单层网络切片部署 254 9.4.2 层次化网络切片部署 261 9.4.3 业务切片映射到资源切片的部署 264 9.5 网络切片控制器的部署 266 9.5.1 IPv6网络切片控制器界面 266 9.5.2 网络切片控制器部署IPv6单层网络切片 267 9.5.3 网络切片控制器部署IPv6层次化网络切片 271 9.5.4 网络切片控制器部署IPv6跨域网络切片 274 设计背后的故事 277 本章参考文献 278 第 10章 IP网络切片产业的发展与未来 279 10.1 IP网络切片产业的发展 279 10.1.1 IP网络切片标准化的进展 279 10.1.2 IP网络切片产业的活动 283 10.1.3 IP网络切片的商业部署 284 10.2 IP网络切片的技术展望 286 10.2.1 IP网络切片服务进一步原子化 286 10.2.2 更细粒度和动态化的网络切片 290 10.2.3 网络切片保障业务确定性 290 设计背后的故事 292 本章参考文献 293 缩略语表 296 后记 IPv6网络切片技术发展之路 30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