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课本里的苏轼(跟着语文课本长知识系列)

课本里的苏轼(跟着语文课本长知识系列)

  • 字数: 75
  • 出版社: 长江文艺
  • 作者: 王双启|
  • 商品条码: 9787570207305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2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写给孩子的 苏轼传记。苏轼宦游四十余 年,几次起起落落,相继被 贬黄州、惠州、儋州,一次 比一次偏远。在困苦的生活 中,他一直保持开朗乐观的 精神面貌,并积极从事文学 、艺术创作,为我们留下了 丰富的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王双启,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书法家,曾任教于南开大学、日本神户大学和天津大学。著有《豪放词选》《宋词精赏》《晏几道词新释辑评》《陆游词新释辑评》等书。
精彩导读
眉山三苏 眉山县城,古时候叫做 眉州,地处四川南部、岷江 西岸,是一个山川秀丽、物 产富饶、民风淳厚的好地方 。眉山之所以出名,是因为 在九百多年以前那里曾出了 父子兄弟三位著名的文人— —“三苏”。父亲苏洵称“老 苏”,哥哥苏轼称“大苏”, 弟弟苏辙称“小苏”。其中以 苏轼最为名声显赫。当时流 传着两句歌谣:“眉山生三 苏,草木尽皆枯。”意思是 说,三位姓苏的文人把眉州 的山川灵秀之气全都占用了 去,致使那里的草木都生长 不出来了。这歌谣当然不是 实情,它是人们用奇特的想 象,夸张的语言,对三苏的 才学所表示的由衷赞叹。 苏氏,是眉山的一个较 大的姓族,他们的祖先可以 追溯到唐初的诗人苏味道。 苏味道做过宰相,后被贬为 眉州刺史,“眉山三苏”就是 他的后裔。 乐善好施的苏序与游侠 尚义的苏涣 苏轼的祖父苏序,是眉 山乡里间颇有声望的人物。 他年轻时乐善好施,常常丰 年贮粟,荒年赈济邻里;晚 年时候,经常作诗自娱。他 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教子有 方,以至于几个儿子都成名 ,此事曾誉满乡里。他有三 个儿子:苏澹、苏涣、苏洵 ,长子曾中乡举,次子进士 及第,幼子成古文大家。 苏轼的二伯父苏涣(唐 朝有一位颇为奇特的、游侠 尚义的诗人也叫苏涣)于宋 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 考中进士。一人及第,乡里 同荣,他回家的时候,“乡 人皆喜之,迎者百里不绝” ,“观者塞途”。后来,大文 章家曾巩曾为苏序作“墓志 铭”,文中提到教子成名之
目录
眉山三苏 乐善好施的苏序与游侠尚义的苏涣 浪子回头,求官不顺 两个儿子的名字大有讲究哦 “小苏”是个好弟弟 “三苏”齐名文坛 求学立志 幼年的苏轼,已显露“天分” 老师和父亲都折服了 自然和社会,也是好老师 最怕天才也勤奋,有大志 名动京师 千里出川,难忘渑池 复试和殿试:欧阳修和皇帝都成了他的粉丝 在鲜花和掌声中,他没有晕头 西湖筑堤 策论中,已透露出他对“改革”的态度 重返汴京,新法如火如荼地在推行 厌倦官场险恶,自请外任杭州 他的诗,让西湖留名 治理民生也有声有色 治理西湖,惠泽万民 徐州抗洪 在密州,为民请命 《密州出猎》,开豪放之风 《风调歌头》,为豪放注入了自己的特色 徐州抗洪,身先士卒 乡风民俗,尽现笔底 乌台诗案 他在湖州,发了几句牢骚 罗织罪名的小人,已经在来抓捕他的路上 那些让他获罪的诗文 一场虚惊后,他被贬黄州 畅游赤壁 初到黄州,又惊又惧 向佛老寻求精神安慰 黄州绽放:《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州绽放:前后《赤壁赋》 书法瑰宝:《黄州寒食诗帖》 躬耕东坡 垦荒种地在东坡 “东坡草堂”落成 和陶渊明做朋友 翰林学士 途经庐山,写下了《题西林壁》 金陵:苏王之会 神宗驾崩,苏轼被召回京 一肚皮不合时宜 再请外任,又见杭州 在京城和外任地间来来回回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