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大运河商业

中国大运河商业

  • 字数: 340
  • 出版社: 中国建设科技
  • 作者: 编者:姜师立|
  • 商品条码: 978751604394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从大运河的商业功 能切入,来解读中国大运河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独特 作用。全书分为十章,首先 回顾了中国大运河商业发展 的历程,分析大运河商业的 产生及特点,然后介绍大运 河商业城市、大运河商业市 镇、大运河商业设施和商业 组织及商业会馆,分析大运 河与对外贸易、大运河商业 习俗,最后为读者呈现文艺 作品中描绘的大运河商业。 大运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充 分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 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 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大运河的商业功能是大运河 派生出来的功能,但对中国 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 动作用,而且这一功能在今 天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 活态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研究中国大运河商业文 化,就是为了促进当代经济 和商业发展,通过大运河文 化带建设、大运河经济带建 设,让大运河沿线成为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示范地。
作者简介
姜师立,1966年12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88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现任扬州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扬州大学兼职教授、扬州大学苏中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研究员。 作者多年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化研究工作,近十年来,致力于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及大运河文化研究工作。曾任大运河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长期专职从事大运河遗产保护与世界遗产申报、管理、研究工作,牵头或参与多个文化遗产保护与运河文化研究的项目,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大运河文化、文化遗产保护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有一定的研究。 作者在大运河遗产的活态保护与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运河学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方面发表了多篇论文,出版了《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及发展》《京杭大运河遗产监测技术与应用》《中国大运河百问》《中国大运河遗产》等专著。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发展历程 第一节 早期的运河商业 第二节 隋唐时期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三节 宋元时期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四节 明代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五节 清代大运河商业 第二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的产生及特点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产生的原因及路径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的特点 第三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城市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城市概述 第二节 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洛阳城 第三节 与大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扬州 第四节 繁华的汴梁城 第五节 南宋的中心城市临安城 第六节 元明清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北京 第七节 其他运河城市 第四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市镇 第一节 因运河交通枢纽带来商业繁荣而兴镇 第二节 因运河水工设施带来经济发展而兴镇 第三节 因特色产业而闻名的运河古镇 第四节 因管理设施带来的人群集聚而成镇 第五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设施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管理机构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服务设施 第三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交易场所 第六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组织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商帮 第二节 漕帮与盐帮 第三节 扬州盐商 第七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会馆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会馆的分布与特点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会馆遗存介绍 第三节 中国大运河商业组织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大运河与对外贸易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与陆上丝绸之路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 第三节 中国大运河和中外贸易交往与文化交流 第四节 中国大运河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九章 中国大运河商业习俗 第一节 中国大运河商贸习俗 第二节 中国大运河上供奉的财神 第三节 中国大运河沿线特色商贸活动 第十章 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一节 绘画作品中的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二节 诗词歌赋中的中国大运河商业 第三节 散文小说中的中国大运河商业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