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少年读天工开物(形形色色的传统工艺)

少年读天工开物(形形色色的传统工艺)

  • 字数: 70
  • 出版社: 青岛
  • 作者: 李亮|
  • 商品条码: 9787573629876
  • 适读年龄: 6-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1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形形色色的传统工艺 》主要介绍制瓷、青铜器冶 炼、酿酒、琢玉等工艺,在 写作方式上以文学性叙事为 主,并进行跨学科延伸,与 中小学课本中相关的生物、 地理、历史、化学、物理等 知识进行贯通,让小读者在 感受古代科技的同时,实现 与学科以及现在科技的贯通 ,体会到发现与探索的快乐 。
作者简介
李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后、法国巴黎天文台客座教授、德国马普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期刊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著有《大统历法研究》《明朝科技》《古历兴衰一授时历与大统历》《铜与古代科技》等,译著有《4000年中国天文史》,古籍整理有《历引三种》《治历缘起》《明大统历法汇编》等。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安徽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项。
精彩导读
动手做个小蜡烛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 想过,在没有电灯的古代, 人们是怎么在黑夜里看清东 西的呢?在古时候,人们主 要依靠三个好帮手:月亮、 蜡烛和油灯,它们被称为古 人的“照明三剑客”。 月亮就像夜空中的一盏 大灯笼,但它很“任性”,有 时会高高挂在天上,照亮大 地;有时却躲在云朵后面玩 捉迷藏。就算是月光最明亮 的夜晚,那点儿光亮也只够 让我们看清眼前的路。在每 个月(农历)的十五前后, 月亮最圆最亮,但到了月底 ,月亮就几乎看不见了。所 以古人不能只依靠月光照明 。 在三个照明帮手中,蜡 烛可是个“娇贵的小姐”。它 的光芒温暖又柔和,但“身 价”却高得吓人。在宋代, 买一根蜡烛就要花费约150 文钱,而宋初,在官营的丝 绸工厂里做活的女工一天收 入还不到50文。到了清代, 蜡烛的价格依然高达150至 200文。要知道,晚清名臣 曾国藩刚当官时,一年的俸 禄才45两银子,折合下来一 天也就120余文,连一根蜡 烛都买不起,更不用说普通 老百姓了。 为了让更多人用得起蜡 烛,古人想出了一个聪明的 办法,即尝试用乌桕的果实 来榨油,以便制作出价格更 便宜的蜡烛。制作过程非常 有趣:先要把成熟的乌桕果 放进大蒸笼里蒸,蒸熟后, 果实的外层会变软,再把它 们放入臼中捣碎,如此便可 分离出蜡质。为了去掉杂质 ,让蜡质更纯净,古人一般 还要再蒸一遍。蜡质蒸好后 取出,用稻秸或麦秸包裹成 饼状,装入榨具中压榨,就 得到制作蜡烛的皮油。
目录
第一章 生活中的小巧思 动手做个小蜡烛 酒香不怕巷子 化臭腐为神奇 古代厨房中的调味品 第二章 金属的奇妙世界 逛逛古代的“五金店” 真金不怕火来炼 怎么铸造一口大钟 铜钱是如何铸造的 铁杵怎样磨成针 第三章 地下宝藏大发现 古人挖煤不容易 石头们的大能耐 这些石头有点儿危险 玉不琢不成器 美丽宝石谁不爱 下水寻宝去咯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