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实用手册

呼吸系统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实用手册

  • 字数: 265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编者:卢才菊//甘琴//勒春|
  • 商品条码: 9787122474926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32开
  • 版次: 1
  • 页数: 29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中医适宜技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历史源流、理论基础,中医适宜技术在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具体应用,常见中医适宜技术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图,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中医适宜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等内容。 本书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图文并茂、操作性强,可供中医、中西医结合、呼吸科相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卢才菊,主任护师,硕士生导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护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总护士长,2022年荣获江西省援沪疫情防控\"岗位标兵\",2023年荣获江西省\"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社会任职: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物联网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护理分会青年委员,全国呼吸与危重症专科护理联盟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科普学组委员,江西省护理学会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呼吸危重症护理联盟理事长,中华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京外基地负责人,江西省护理学会呼吸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负责人,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护理分会人文护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护理学会结核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学术科研:主持举办国家及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5次,主持申报课题13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江西省地方标准《呼吸门诊综合诊疗室的设置与管理规范》1项。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呼吸慢病、呼吸康复、护理管理等工作,多次获得中华护理学会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以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视频优秀奖,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编写《雾化吸入治疗实用手册》《腹膜透析实用手册》《呼吸危重症专科护理实用手册》《肺癌护理实用手册》等书籍。 甘琴,副主任护师,高级健康管理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院科护士长。 社会任职: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传承与创新发展共同体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医药大健康专业委员会中医技能分委会理事,江西省护理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中西医协同治未病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护理分会常务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外科学分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学术科研:主持参与课题10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 勒春,主管护师,骨科专科护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院护士长,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评为\"优秀抗疫护理工作者\"称号。 社会任职: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学会核医学分会护理专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学术科研:长期从事临床护理及护理管理工作,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及参与课题4项,参编书籍2部。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001 第一节 中医适宜技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历史源流 001 第二节 中医适宜技术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理论基础 004 第三节 中医特色治疗室概述 013 第四节 中医适宜技术中的人文关怀技巧 023 第二章 中医适宜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034 第一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034 第二节 急性支气管炎 046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057 第四节 肺炎 068 第五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076 第六节 支气管哮喘 087 第七节 支气管扩张症 097 第八节 肺脓肿 107 第九节 肺结核 113 第十节 肺癌 120 第十一节 胸腔积液 127 第三章 灸类技术操作规范 133 第一节 隔物灸技术 133 第二节 悬灸技术 137 第三节 火龙灸技术 141 第四节 督灸技术 145 第五节 脐灸技术 149 第六节 火熨术 153 第四章 拔罐类技术操作规范 157 第一节 拔罐技术 157 第二节 平衡火罐技术 163 第三节 火龙罐技术 168 第四节 药罐技术 172 第五章 针刺类技术操作规范 176 第一节 耳穴贴压技术 176 第二节 耳尖放血技术 180 第三节 穴位放血技术 184 第四节 腕踝针技术 188 第五节 揿针技术 192 第六节 杵针技术 195 第六章 刮痧类技术操作规范 199 第一节 刮痧技术 199 第二节 温通刮痧技术 204 第三节 铜砭刮痧技术 208 第七章 贴敷类技术操作规范 215 第一节 穴位贴敷技术 215 第二节 中药溻渍技术 219 第三节 中药涂药技术 222 第四节 中药外敷技术 225 第五节 中药湿热敷技术 228 第八章 热熨类技术操作规范 231 第一节 中药热熨技术 231 第二节 中药热罨包技术 235 第三节 中药封包技术 239 第九章 药浴类技术操作规范 242 第一节 中药泡洗技术 242 第二节 中药足浴技术 246 第十章 其他技术操作规范 250 第一节 中药口腔护理技术 250 第二节 中药雾化吸入技术 254 第十一章 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58 第一节 灸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58 第二节 拔罐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0 第三节 针刺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2 第四节 刮痧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5 第五节 贴敷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6 第六节 热熨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7 第七节 药浴类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8 第八节 其他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269 第十二章 中医适宜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71 第一节 灸类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71 第二节 拔罐类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73 第三节 针刺类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78 第四节 刮痧类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83 第五节 敷熨熏浴类技术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 287 参考文献 292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