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融合

  • 字数: 221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李志慧//王虹|
  • 商品条码: 978752430232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的研究立足于中国 农村经济转型的现实土壤。 在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被 打破的背景下,农村产业融 合面临要素流动阻滞、主体 动能不足、资源配置低效等 多重约束。而数字普惠金融 通过移动支付、大数据风控 、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工具, 正在重构农村金融服务的生 态体系——从传统信贷的“ 毛细血管”延伸到产业链金 融的“神经网络”,从单一融 资功能升级为涵盖支付、保 险、征信的综合服务体。这 种变革不仅关乎金融效率的 提升,更指向农业生产方式 、组织形态和利益联结机制 的系统性变革。因此,探究 数字普惠金融如何赋能农村 产业融合,本质上是在解码 数字经济时代乡村振兴的新 动能。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创新 2 文献综述与述评 2.1 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研究 2.1.1 数字普惠金融的评价指标体系 2.1.2 数字普惠金融的宏观影响效应 2.1.3 数字普惠金融的微观影响效应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研究 2.2.1 农村产业融合的主要模式 2.2.2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评价 2.2.3 农村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 2.2.4 农村产业融合的问题与对策 2.3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2.3.1 金融支持 2.3.2 技术支持 2.4 文献述评 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概念界定 3.1.1 数字普惠金融 3.1.2 农村产业融合 3.2 理论基础 3.2.1 普惠金融理论 3.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3 金融排斥理论 3.2.4 交易成本理论 3.2.5 产业融合理论 3.2.6 金融功能理论 3.2.7 地理学第一定律(空间相关性定律) 3.2.8 地理学第二定律(空间异质性定律) 3.3 作用机制 3.3.1 直接影响效应 3.3.2 金融服务和中介功能的影响机制 3.3.3 资源配置功能的影响机制 3.3.4 风险控制功能的调节作用 3.3.5 区域异质性 3.3.6 空间溢出效应 4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现状与水平测度 4.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1.1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4.1.2 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 4.2 数字普惠金融的指标构建与测度 4.3 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