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套装2册)

人工智能辅助艺术创作与设计应用(套装2册)

  • 出版社: 化学工业
  • 作者: 范凌 凯熹编著
  • 商品条码: 978712247576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48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基础是一部全面探索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艺术创作与设计领域应用的实用指南。书中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工具和技术,全面覆盖了AIGC如何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和过程中提供创意支持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书中涵盖了AIGC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在艺术与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从AIGC的定义与历史发展入手,详细阐述了这一技术如何改变艺术创作的方式,并讲解了它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形式。同时,本书也揭示了AIGC与传统造型艺术家的关系,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协助并扩展艺术家的创造力,读者可以深入理解这一技术如何影响并革新传统创作方式。书中还对国内外主流的AIGC工具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ChatGPT、DALL-E、Gemini和Midjourney等,帮助读者了解这些工具的功能特点及其在实际创作中的应用潜力。书中通过结合理论与实践,为艺术设计师、产品开发人员和技术研究者,特别是那些希望利用AI技术提升创意工作流程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指南。无论是理论背景的理解,还是实践操作的指导,本书都为读者如何有效利用AIGC工具提供了宝贵的参考。通过这些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掌握如何有效利用AIGC工具进行艺术创作,还能了解其潜在的技术局限性与解决方案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实战是一部全面讲解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实际应用的权威著作,通过对AIGC基础概念、技术原理、以及国内外前沿工具的深入剖析,系统展示了人工智能如何在创意设计流程中提供支持、提升效率,并开创全新的艺术表达形式。从AIGC的定义、发展历程到实际应用场景,本书详细解析了AIGC在艺术设计中的意义、原理和设计思维创新,通过深入实践流程,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人机交互优化,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丰富的实战案例展示了AIGC在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生成中的应用,以及ChatGPT、DALL-E、Midjourney、Gemini等工具如何在具体的设计项目中发挥作用。系统地阐述了AIGC在艺术创作、视觉设计、产品制造、空间设计、信息交互、造型艺术等领域的典型案例以及全流程应用。书中提供了丰富的设计实例,涵盖了摄影、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以及标志设计、包装、UI设计等商业用途,帮助读者掌握从构思到成品的AI辅助创作全过程。 本书特别适合艺术设计师、产品开发人员和技术研究者,尤其是那些希望通过AI技术提升创意工作流程的专业人士。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还通过分析可持续性、包容性等设计思维的变化,帮助读者理解和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帮助设计师和艺术家在新时代的创意浪潮中占据先机。
作者简介
范凌 特赞科技(Tezign)创始人及CEO。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哈佛大学博士和普林斯顿大学硕士,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中央美术学院任教。2015年创立AIGC内容科技独角兽企业特赞,致力于构建企业级内容体验数字新基建,服务了200多个领先企业和全球超过10万个创作者。2016年获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和文化领袖,美国著名智库阿斯彭学会中国成员和阿斯彭全球领袖网络成员、首任香港M+美术馆设计基金会设计奖金获得者,2018年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奖(国家级)获得者,入选2019《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凯熹 范凯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督导。历任或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校级学科带头人、上海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理事、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香港)设计师协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设计科学学报》编委、《东方设计学报》编委、《上海包装》编委、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国家级孵化器总工程师等。入选“影响上海设计发展的100位设计机构和设计师”“上海张江文化精英”等。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