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良好生活的哲学: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良好生活的哲学:为不确定的人生找到确定的力量

  • 字数: 300
  • 出版社: 金城
  • 作者: (英)A.C.格雷林|译者:吴万伟//崔家军
  • 商品条码: 9787515526737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0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回顾了哲学作品和 文学作品中,从斯多葛主 义哲学到存在主义哲学对 生活哲学的讨论,比如成 功与失败、幸福与悲痛、 死亡与爱情、善与恶、是 与非、勇气与仁爱、人生 的必然挑战和终极意义等 重大问题,激励我们思考 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值 得过的,怎么样才能掌握 自己的命运。 作者从诸多思想家的人 生经验和著作中旁征博引 ,既包括苏格拉底、孔子 、帕斯卡、尼采、罗素、 萨特、加缪等诸多哲学家 ,也包括莎士比亚、伏尔 泰、司汤达、毛姆等诸多 文学家,总结不同时代、 世界各大文明体系的智慧 ,提出在复杂的当代世界 中如何为人的指引。
作者简介
A.C.格雷林,英国哲学家、私立大学“新人文学院”院长、英国人文主义协会副会长,皇家艺术学会和皇家文学学会成员。他出版了《怀疑论的反驳》《道德价值的未来》《维特根斯坦与哲学》《什么是好的?》《物的意义》《好书》《上帝的争论》《天才时代》《民主及其危机》《生活、性与思想》等30余部著作,广泛论及哲学、伦理学、美学、历史、戏剧等各个方面。他推崇哲学的现实实践意义,是欧洲非常知名的公共知识分子,经常为《卫报》《观察家》《星期日泰晤士报》《经济学人》等媒体撰稿,并参与BBC(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的节目。其成立的私立大学“新人文学院”,旨在填补高层次的人文研究的空白,获得了道金斯、尼尔?弗格森等明星学者的加盟支持。格雷林于2015年获得伯特兰?罗素奖,2017年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CBE)。
精彩导读
|第一章我应该过什么 样的生活? 苏格拉底之问——“我应 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及其 变体,“我应该过什么样的 生活?”“我应该遵循什么样 的价值观?”“我应该追求什 么样的人生目标?”要求善 于思考的人,在生活中的 任何时刻停下来思考一番 真正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并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给出 的答案生活。斯多葛派哲 学家爱比克泰德指出,人 即使在晚年的最后时刻也 可能深囿于苏格拉底的挑 战,并在那一刻“开始”,正 如他所说的,“成为智者”。 这样的思考永远都不会太 晚。 如果有人认为年轻人可 以领悟人生哲学,也就是 说年轻人可以思考苏格拉 底之问,并做出决定,然 后按照决定生活,这未免 太过乐观。然而,虽然思 考自己的人生哲学永远不 会太晚,但也永远不会太 早。生活是一条蜿蜒曲折 之路,到处都是碎片化的 体验,思考苏格拉底之问 的答案是一个反复出现的 挑战。我们必须能够在局 势需要之时做出改变,但 是,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可 以没有主题(包括对重要 之事的看法和为自己设定 的目标),即使这个主题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添加新 的音符或调到新的调子。 主题可能会时常改变,但 始终会有一个主题存在。 不思考如何回答苏格拉 底之问就是背叛自己的智 慧,可以说是在偷懒。更 糟糕的是,这不仅把自己 拱手交给规范,而且相当 于把自己交到别人的手中 ,任凭他人随意操纵,因 为那些人知道大多数人都
目录
前言 绪论 第一部分 苏格拉底之问 第一章 我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 第二章 “我们”和人性 第三章 生活是一所学校 第四章 绕开弯路 第二部分 活出生命的终极意义 第五章 幸福与追求幸福 第六章 伟大的美德 第七章 死亡是什么? 第八章 爱是什么? 第九章 运气与罪恶 第十章 职责是什么? 第十一章 与他人共处 第十二章 “人生的意义”和“值得过的人生” 第三部分 总有一天,生活让你成为哲学家 第十三章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第十四章 人生及其哲学 第十五章 为人生做准备 附录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