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碎琉璃

碎琉璃

  • 出版社: 三联书店
  • 作者: 王鼎钧|
  • 商品条码: 978710804286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71
  • 出版年份: 2013
  • 印次: 6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碎琉璃》回忆20世纪 上半叶山东故乡的人与事 ,娓娓叙说故乡的亲人、 师友以及少年经历,自传 色彩浓郁。 这部散文集虽是断断续 续、长短不一的故事,其 实这些故事是可以串连在 一起的,串连成一篇可歌 可泣的长文。这本描述战 乱时期的作品,隐隐诉说 着战火下人们的悲哀。
作者简介
王鼎钧,1925年生于山东省兰陵,曾亲历流亡求学、抗日战争、国共内战;1949年到台湾,曾任广播公司节目制作组长、电视公司节目编审组长、多家报社副刊主编、大学讲师。1979年移居美国,之后定居纽约至今。其创作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人生四书”、“作文四书”等作品在台湾行销极广,至今不衰;《碎琉璃》、《左心房漩涡》等散文创作独树一帜,为其赢得“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师”之誉;从1992年至2009年,创作发表“回忆录四部曲”(《昨天的云》、《怒目少年》、《关山夺路》、《文学江湖》)。作品陆续在大陆出版后,引起学界及读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其回忆录,融人生经历、审美观照与深刻哲思于一体,显示了一代中国人的因果纠结、生死流转,影响巨大。曾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优良图书著作金鼎奖、“中国时报”文学奖推荐奖、第五届在场主义散文奖、历史嘉年华“历史书写致敬奖”。
精彩导读
我并没有失去我的故乡 。当年离家时,我把那块 根生土长的地方藏在瞳孔 里,走到天涯,带到天涯 。只要一寸土,只要找到 一寸干净土,我就可以把 故乡摆在上面,仔细看, 看每一道折皱,每一个孔 窍,看上面的锈痕和光泽 。 故乡是一座小城,建筑 在一片平原沃野间隆起的 高地上。我看见水面露出 的龟背,会想起它;我看 见博物馆里陈列在天鹅绒 上的皇冠,会想起它,想 起那样宽厚、那样方整的 城墙。祖先们从地上掘起 黄土,用心堆砌,他们一 定用了建筑河堤的方法。 城墙比河堤更高,把八百 户人家严密的裹藏在里面 ;从外面仰望,看不见一 角楼垛,看不见一根树梢 ,只看见一个长方形的盒 子,在阳光下金色灿烂。 牛车用镶铁的轮子压出笔 直的辙痕,由城门延伸, 延伸到远方。后面的车辆 从前面留下的辙痕上辗过 ,一辆又一辆,愈压愈重 ,辙痕愈明亮,经过千锤 百炼,闪着钢铁般的冷光 。雨后在水银灯下泛光的 铁轨,常使我联想到那景 象。 对这个矩形的图案,我 是多么熟悉啊!春天,学 校办理远足,从一片翻滚 的麦浪上看它的南面,把 它想像成一艘巨舰。夏天 ,从外婆家回来,绕过一 座屏风似的小山看它的东 面,它像一座世外桃源。 秋天,我到西村去借书, 穿过萧萧的桃林、柳林, 回头看它,像读一首诗。 冬天,雪满城头,城内各 处炊烟袅袅,这古老的城 镇,多么像一个在废墟中
目录
当时,我是这样想的——代序(王鼎钧) 九歌版原序(蔡文甫) 楔子:所谓我 瞳孔里的古城 迷眼流金 一方阳光 那些雀鸟 红头绳儿 失楼台 看兵 青纱帐 敌人的朋友 天才新闻 带走盈耳的耳语 哭屋 拾字 神仆 在离愁之前 新版《碎琉璃》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