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武陵山区制度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武陵山区制度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 字数: 196
  • 出版社: 上海财大
  • 作者: 章成林//甘泗群|
  • 商品条码: 978756424635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8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以武陵山区历史时间为脉络,分析改土归 流、新中国建立和改革开放三个重要时期制度变迁 事件,涉及制度变迁的背景、过程、绩效和对区域 融合的作用。具体而言,改土归流制度变迁分析分 析改土归流制度变迁产生的前提即土司制度的形成 与发展以及土司制度的经济基础和经济社会发展情 况;政治、经济和社会层面分析改土归流制度变迁 的背景过程,最后论述制度变迁产生的制度绩效以 及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时期同样先 阐述晚清民国时期的近代时期武陵山区的早期现代 化发展和该时期边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背景,论 述新中国成立带来的制度变迁彻底终结了农奴与封 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剥削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土地改 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公有 制经济得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与发 展,最后阐述制度变迁的绩效及对地区融合影响。 改革开放制度变迁时期分析改革开放在全国范围内 逐渐引入市场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在此过程中,武陵山区各民族社会表征更加交融 ,语言与衣食住行上高度趋同,文化整合达到较高 程度。区域融合表现为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习俗 不断地进行变迁以及传统文化的现代改造和开发。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改土归流制度变迁的影响 二、制度变迁与实证研究 三、地方志、史籍等材料 四、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主要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结构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武陵山区域 二、制度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二节 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二、产权理论 三、交易成本理论 四、经济人类学 第二章 改土归流制度变迁历程与影响 第一节 武陵山区土司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土地所有制及农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第二节 改土归流的历史变迁 一、改土归流的背景 二、改土归流的历史必然 三、改土归流制度变迁 第三节 改土归流制度变迁的绩效 一、人口的增长 二、土地可开垦面积增多 三、生产方式的变化 四、市场的活跃 第四节 改土归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 二、促进经济融合发展 三、促进社会融合发展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时期的制度变迁 第一节 近代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一、区域经济的早期现代化发展 二、经济制度影响下的社会变迁 三、边区革命根据地发展 第二节 新中国初期制度变迁历程 一、土地制度变迁 二、全行业的国有化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