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道家政治哲学研究

道家政治哲学研究

  • 字数: 224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陈徽 著
  • 商品条码: 9787573216359
  • 适读年龄: 12+
  • 开本: 32开
  • 版次: 1
  • 页数: 28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主要研讨对象限定为老、庄和黄老道家,对“道家”及“道家政治哲学”的概念进行界定和梳理,通过分析道家的历史渊源、思想流变及其政治哲学的核心议题,揭示了道家政治哲学的独特性和演变过程。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选出虚静(无为)、齐物、玄德、浑沌等道家政治哲学核心概念,探讨其概念和演变过程;下编聚焦形名问题及道家在正名思想上的贡献。
作者简介
陈徽,复旦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先秦思想、经学和宋明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致命与逍遥——庄子思想研究》《中国古典建筑思想四论》《老子新校释译》等,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道家”概说 二、何为道家政治哲学? 三、本书主要内容概述 上 篇 第一章 先秦道家的虚静思想及其演变 一、老子的虚静思想及其“内圣外王”之道 二、虚无与逍遥、正生与正众生:庄子对于虚静思想的理论推进 三、从涵养工夫(或境界)到御臣之术:黄老道家论虚静 四、结语 第二章 齐物说及相应治道思想在先秦道家中的展开 一、何谓齐物? 二、“道法自然”与“万物自化”:老子的齐物观与无为而治思想 三、“各正性命”和“藏天下于天下”:庄子的齐物论与“天下治”思想 四、从“能鄙齐功”到“齐万不同”:齐物说在黄老道家思想中的演变 第三章 从“知常”、“依理”而为到“任法”而治 ——先秦道家无为思想的理法化演变 一、“归根”与“知常”:老子论治的复朴和守静倾向 二、“依乎天理”与“因其固然”:庄子治道思想中的顺物精神 三、从“执道”到“任法”:黄老道家无为思想的尚法性 四、余论 第四章 先秦道家的德性论及其“玄德”之治思想 ——兼论儒道的文、质之辨 一、“德”“性”之辨和道家德性论 二、“玄德”之治与“至德之世” 三、何以为“文”?其“明”何在? 第五章 从浑沌之境到礼法世界:先秦道家的秩序论 一、浑沌、生生与秩序 二、“朴散则为器”:浑沌之裂与秩序之变 三、从“悠兮其贵言”到礼法之用 第六章 汉初儒、道的天道观分歧及其治术思想之分殊 一、天道与君道 二、阴阳与刑德 三、自然与名教 下 篇 第七章 名之何谓?正名何为? ——先秦时期的正名思想及名学理论之分化 一、名之何谓?谁得命名? 二、名实(形)关系与正名问题 三、从名实关系看先秦名学思想的理论分化 第八章 “悠兮其贵言”:老子的名与名教思想 一、道的不可说性与名的有限性 二、命名的必要性及其意义 三、“悠兮其贵言”:命名与名教的二重性及“有名”与“无名”之间的张力性 第九章 庄子的名实论及其治道思想 一、道的存在性与物的流变性 二、命名的必要性和庄子的名实思想 三、“无名”之治与“有名”之为 四、结语 第十章 黄老道家的正名和无为思想 一、何谓无为?儒道法关于无为而治的思想之别 二、黄老道家论正名 三、无为与君道 参考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