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曲黎敏精讲汉字文化

曲黎敏精讲汉字文化

  • 字数: 532
  • 出版社: 河南文艺
  • 作者: 曲黎敏
  • 商品条码: 978755591817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39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文化深度与实用价值兼具的汉字文化读物。 本书以《说文解字》为基石,贯通《黄帝内经》,从天、地、人三大维度切入,融合中医、历史、哲学、人类学等领域知识,串联起中华文化中至关重要的文字演变脉络。书中既讲述自然万物、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天地时序,也涵盖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避讳与改名等日用伦常;同时,系统拆解汉字背后的文明密码与人生智慧,融养生之术于文化之道,引领读者领悟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拓宽认知边界。 作者不仅以通俗语言解读传统文化,更结合个人体验与生活场景,从文字本源阐释生命价值,为读者提供认识自我、理解世界的方法论,带来切实的人文关怀与精神滋养。
作者简介
曲黎敏,著名学者、作家,北京天人医易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具有深厚的国学素养,精通文字学、传统医学等,多年来,致力于中华医道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推广。 出版有《从字到人》《曲黎敏精讲中医文化》《生命沉思录(3卷)》《诗经:越古老,越美好》《从头到脚说健康》《情到深处是中庸》《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7卷)》《曲黎敏解读<伤寒论>》《细品西游》等畅销作品。曾多次应邀前往北大、清华、浙大等高校,以及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机构讲学,在喜马拉雅、元泰堂国学讲堂开设课程讲解《说文解字》《黄帝内经》《诗经》《西游记》等经典,深受听众的喜爱与好评。
精彩导读
前言(选摘) 传统文化里,最不能丢失的就是汉字文化和中医文化,一个养我们的精神,一个养我们的骨髓。丢了它们,就丢了我们文化的营养之源,就丢了我们生命的弹性和温度,所以我们必须捍卫它们、保护它们、热爱它们。只要有这个根基,我们文化昌明的大树就永远繁盛。如果说中医文化护佑着千百年来我们的民命、民生,那汉字文化就是我们的民族基因,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骨子里。 从文化人类学的意义上看,语言文字并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符号系统,其实,它也是我们生命的意识之流和情感之流。人,是在语言文字中接受并选择传统的,而传统又通过语言文字进入我们的血脉肺腑化为现实的人生。它如同一条最生动、最丰富、最牢固的纽带,把世世代代的人民连接成一个伟大的、历史的、活生生的整体。我们也许不知道我们的曾曾曾祖父长什么模样,但一想到他们和我们一样写着相同的文字,读着相同的诗歌,我们就会觉得一切并不遥远。 一个西方汉学家曾言:中国不废除自己的特殊文字而采用我们的拼音文字,并非出于任何愚蠢的或顽固的保守性……中国人抛弃汉字之日,就是他们放弃自己的文化基础之时。 是什么使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如此强烈?是语言文字。如果语言文字不通,哪怕种族相同,我们依然会觉得隔膜、陌生,比如我们和那些不会说中国话、不会写汉字的华裔就有隔膜。而西方人也读 《唐诗三百首》,也读《诗经》,也读 《道德经》,但一经翻译,意境全无。文字可以翻译,但意境和情感以及里面丰富的人性和历史感,很少有人能精准地翻译。哪怕同为中国人,彼此都难以感同身受,翻译就差更多了。也就是说,语言文字的不同造成了我们彼此难以沟通,不能交流思想,难以加深情感,甚至可以说,语言文字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我们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文字饱含深厚的感情,不仅仅因为它是工具,更因为它是我们心灵的慰藉。当它源源不断地从我们的口中涌出、从我们的笔下倾泻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一种源自先古的力量和一种深刻的情感。 所以,文化认同的基础就是语言文字。汉字是中国人心灵上绽放出的花朵,是中国人人心的造化。要想了解人,不仅可以从身体入手,去倾听五脏六腑生克制化的交流,还可以从它借以表达思想的诸多方式入手。比如,当人痛苦时,可以哭,可以诉说,可以书写……当这些面容、声音、文字呈现时,我们一定会被打动,因为我们熟悉那些情感,那些方正而又如画的汉字就像手纹一样清晰、神秘,熨帖着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
目录
第一章 文字初现 点亮历史 一、汉字起源 二、六书 三、汉字字形的一统 四、震惊世界的甲骨文 第二章 识文断字 美好人生 一、为什么叫 《说文解字》? 二、怎么取个好名字? 三、汉字三美 四、部首和偏旁的不同 五、怎么查找汉字? 六、姓氏与婚姻 第三章 小学四种 源远流长 一、《说文》 之前有本词典 二、扬雄的 《方言》 三、《释名》:用声音解释词义 第四章 从一开始 大千世界 一、《说文》 从“一”开始 二、中国古代度量衡 三、怎么用 《说文解字》 看古书? 第五章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一、怎么求老天办事? 二、何谓天?何谓地? 三、何谓神明、魂、魄、鬼 四、中国人感知界定时间和时光的概念 五、春夏秋冬——天的时序 六、天之六气,地之五行 七、阴阳——中国文化的大话题 八、天地化育的动物 第六章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一、“人”字解 二、“仁”是生机和种子 三、真善美 四、从、比、北、化 五、人之自称与谦称 第七章 玄之又玄 有脐之始 一、脐带与丝线 二、何谓“经典”? 第八章 人之心 一、何谓“思虑”? 二、一个心,三个写法 三、情与性的不同 四、爱的真意 第九章 良言暖心 恶语伤人 一、发音器官,拜天所赐 二、古代注释读音的方法 三、言语能杀人 四、言语也有情感温度 五、词典还是辞典? 六、声、音、乐的不同 第十章 人之衣食住行 一、人之衣 二、人之食 三、人之居住 四、人之行动 五、人之用具 第十一章 人之生老病死 一、人之身体 二、人之疾病 三、人之医 (醫) 药 (藥) 四、人之年龄 五、人之死丧 第十二章 天干地支 一、十天干 二、十二地支 第十三章 《说文解字·叙》 一、文字的源流 二、文·字·六书 三、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 四、汉以后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 五、表明自己著书的态度和体例 结语:向古人致敬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