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

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

  • 字数: 500
  • 出版社: 经济科学
  • 作者: 吴义东|
  • 商品条码: 978752184812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495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2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 大者”,增进民生福祉是发 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 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 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新征程,在把握新发 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 下,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住 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 响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 全局性,因而研究中国住房 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 ,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体 现,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 实践价值。为此,本书通过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 ,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心 理学等多学科的经典理论方 法和研究范式,构建了一个 系统性和递进式的分析框架 ,深入剖析了现有研究的观 点和局限,梳理了我国住房 产权制度的演化历史,描述 了我国住房产权和居民主观 福祉的基本概况与趋势特征 。从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两 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拥有住 房产权对于居民主观福祉的 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研究 了不同类型住房产权对居民 主观福祉的差异化影响,研 究了城市住房拥有率和省份 住房拥有率对于居民主观福 祉的影响与机理。旨在从住 房产权视角探讨居民主观福 祉的提升路径,同时从增进 居民主观福祉视角研究中国 住房市场和住房制度发展改 革思路。
作者简介
吴义东 中共党员,安徽枞阳人。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资格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公派联合培养博士,南京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房地产经济与金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中国行政管理》、《学术月刊》、《财贸经济》、《财经研究》、Habitat International、Cities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五节 内容结构安排 第六节 研究贡献与创新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第一节 住房产权的制度演化与影响效应研究 第二节 居民主观福祉的内涵与影响因素研究 第三节 住房产权与居民主观福祉的关系研究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影响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住房正义视角下住房产权影响居民主观福祉的理论阐释 第二节 住房产权影响居民主观福祉的数理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住房产权制度历史演变及居民主观福祉现有测度 第一节 中国住房产权制度的历史变革与沿革 第二节 中国家庭住房产权基本状况与典型特征 第三节 中国居民主观福祉现有测度与发展趋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住房产权影响居民主观福祉的基准实证结果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异质性讨论与分析 第六节 进一步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住房产权影响居民主观福祉的机制分析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不同类型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 进一步讨论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宏观视角下住房产权对居民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异质性讨论与分析 第六节 进一步讨论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讨论 第三节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