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

  • 字数: 262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秦尊文//李浩//董莹//黄展|
  • 商品条码: 9787524302643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1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基于长江中游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以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 与政策为基础,测度了长江 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 探讨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 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协同发 展、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 明协同发展、民生事业协同 发展以及双循环协同发展。 本研究对于长江经济带发展 和中部地区崛起两大战略的 实施以及探索新型城镇化路 径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简介
秦尊文,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资深研究员,科技部特聘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人大立法顾问,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湖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负责人,湖北省区域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地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长江大学、江汉大学、湖北文理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高校兼职教授。《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编制专家组组长。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背景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建立发展新模式 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第二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入实施 二、促进中部地区全面崛起 三、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四、协同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 五、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第二章 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与政策基础 第一节 规模经济与聚集经济 第二节 区域均衡增长理论 第三节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第四节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第五节 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与协同学 第六节 地域空间系统理论 第七节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思想 第三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第一节 城市群协同发展多维熵值测度模型构建 一、多维熵值测度方法简介 二、指标体系构建 三、改进熵值法的数学原理 四、协同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五、动态演化机制分析模型 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域界定与数据获取 二、实证分析流程 三、模型验证与敏感性分析 第三节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测度结果与分析 一、整体协同发展水平测度 二、子系统协同发展水平对比 三、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四、动态演化机制解析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政策建议 第四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协同发展 第一节 打造“三核”协同发展引擎 一、武汉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动能 二、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三、南昌大力推进强省会建设 四、“三核”联动发展 第二节 以“三圈”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一、武汉都市圈协同发展 二、长株潭都市圈协同发展 三、南昌都市圈协同发展 四、“三圈”联动发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