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版)

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版)

  • 字数: 264
  • 出版社: 人民邮电
  • 作者: 朱根华 艾卫平
  • 商品条码: 9787115653048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4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针对高等院校开设的劳动教育必修课而编写的教材。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别介绍了认识劳动、树立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培育劳动品质、开展劳动实践、保障劳动安全及维护劳动权益等内容。 本书附有大学生劳动实践手册,手册中涉及的实践有家庭生活劳动实践、校园生活劳动实践、校园公益劳动实践、社会公益劳动实践和生产劳动实践,可以有效指导大学生进行相应的劳动实践。另外,本书在正文中穿插了大量的真实案例,以供大学生学习、参考,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高尚的劳动精神与优良的劳动品质。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行各业进行劳动教育的参考用书。
作者简介
朱根华,男,1978年4月13日生,江西丰城人,汉族,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在读。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分管创新创业教育、劳动教育等工作,长期躬耕于高教管理。近年来,主持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1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4项。
目录
第 一章认识劳动 榜样案例 沉心科技创新,做新时代的一颗螺丝钉 第 一节 劳动概述 一、劳动的内涵 二、劳动的分类 三、劳动过程的三要素 第二节 劳动与教育 一、以劳树德 二、以劳增智 三、以劳强体 四、以劳育美 第三节 新时代的劳动 一、新时代的劳动形态 二、培育通用劳动能力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树立劳动观念 榜样案例 用科技革新改进生产力 第 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劳动观 二、政治经济学视角下的劳动观 三、教育学原理视角下的劳动观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一、劳动最光荣 二、劳动最崇高 三、劳动最伟大 四、劳动最美丽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观 一、择业观 二、就业观 三、创业观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弘扬劳动精神 榜样案例 张雪松:助力中国高铁勇攀技术高峰 第 一节 劳动精神 一、崇尚劳动 二、热爱劳动 三、辛勤劳动 四、诚实劳动 第二节 工匠精神 一、执着专注 二、精益求精 三、一丝不苟 四、追求卓越 第三节 劳模精神 一、爱岗敬业 二、争创一流 三、艰苦奋斗 四、勇于创新 五、淡泊名利 六、甘于奉献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培育劳动品质 榜样案例 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王顺友 第 一节 勤俭节约 一、勤俭节约的历史渊源 二、勤俭节约的时代价值和内涵 三、勤俭节约的践行 第二节 吃苦耐劳 一、吃苦耐劳的思想内涵 二、吃苦耐劳的重要性 三、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第三节 创造性劳动 一、创造性劳动的特点 二、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形式 三、创造性劳动的基本条件 四、创造性劳动的实践策略 第四节 团结合作 一、团结合作的意义 二、树立合作意识 三、提升合作劳动能力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开展劳动实践 榜样案例 22 岁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的曾俊钦 第 一节 日常生活劳动 一、日常生活劳动概述 二、大学生家庭生活劳动 三、大学生校园生活劳动 第二节 生产劳动 一、生产劳动概述 二、大学生实训实习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 第三节 服务性劳动 一、服务性劳动概述 二、城市志愿服务活动 三、乡村志愿服务活动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保障劳动安全 榜样案例 保障生产安全是头等大事 第 一节 树立安全意识 一、认识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二、遵守安全规章制度 三、避免轻视安全的不良心理 四、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五、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第二节 掌握安全防范技能 一、认识安全标志 二、安全用电 三、防止机械伤害 四、火灾预防与扑救 五、预防实验室安全事故 六、警惕职业病 七、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 第三节 掌握救护常识 一、中暑的急救处理 二、触电的急救处理 三、烧烫伤的应急处理 四、火灾逃生自救 五、止血与包扎方法 六、其他常见急救知识 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维护劳动权益 榜样案例 李江福:诚信立业,诚信兴家 第 一节 合法劳动 一、遵守劳动纪律 二、遵守法律法规 第二节 劳动合同 一、劳动合同概述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原则 三、与劳动合同相关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劳动权益保护 一、增强法律保护意识 二、识别与防范就业陷阱 三、解决劳动争议 课后思考与练习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