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新媒体与社会 2025年第1辑(总第37辑)

新媒体与社会 2025年第1辑(总第37辑)

  • 字数: 47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谢耘耕//陈虹|
  • 商品条码: 9787522851730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73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1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新媒体与社会》是以新媒体与社会为基本研 究范畴的学术集刊,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来源集刊。 《新媒体与社会》2025年第1辑(总第37辑) “专题策划”从三个方面聚焦“国际传播与国际舆 论”:一是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研究;二是国际传 播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三是地方故事的国际传播 研究。“学术前沿”聚焦时代热点与前沿问题,包 括中国主流媒体平台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挑战研究, 基于LDA模型的舆论学文献主题挖掘与演化分析,认 知战主体协同模式探究,ChatGPT影响舆论的内在 转变、潜在危机及其应对路径研究。“实证研究” 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定性或定量研究方法进行 个案分析,包括智能手机在蒙古族牧民村落的传播 实践研究、青年用户基于文字讨好行为的自我形象 管理研究、少数民族乡村社会治理中媒介使用的功 用性逻辑研究、青年用户对QQ空间的持续使用意愿 研究、“萝卜快跑”品牌形象国际传播的多层次分 析框架构建研究、社交媒体时代公私场域中记者的 情绪劳动研究。“学术沙龙”博采众长,从多个视 角关注新媒体与社会的相关问题。 《新媒体与社会》集刊关注新媒体、人工智能 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与新问题,重视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为新媒体、人工 智能与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交流平台。
目录
·专题策划· 全球传播的理论溯源、历史进程、时代价值与现实进路 黄诚 张涛甫 媒体融合下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创新路径 王奕涵 黄楚新 “互塑”之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形象的国际新闻话语建构 高北晨 吴飞 国际政治传播中的情感交往研究 赵国宁 赵云泽 人类文明新形态视域下中国纪录片话语体系建构与全球传播 张恒军 许林燕 认知战信息操纵模式与影响机制 谢耘耕 张伶聪 长江文化国际传播的基本逻辑与路径选择 严功军 邹雪 图式理论视角下海南省国际形象构建研究——基于X数据的实证探索 邓元兵 楚晨 张宇 ·学术前沿· 中国主流媒体平台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挑战——基于中西方差异视角的分析 蔡雯 张宇 当谈论AI,舆论学在谈论些什么——基于LDA模型的文献主题挖掘与演化分析 孟威 何镇辉 认知战主体协同模式探究: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角 谢耘耕 吴潇阳 ChatGPT影响舆论的内在转变、潜在危机及其应对路径 赵双阁 张雨桐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国际舆论影响与风险治理——第三届中国国际舆论学年会综述 尹佳 汤志豪 守正与变革: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舆论学研究——第八届中国舆论学论坛综述 朱颖 邓伟健 面向数智语境的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议题与路径——首届“国际传播与国际舆论研究论文工作坊”会议综述 李杉 陈胜勇 ·实证研究· 三重勾连与牧区嵌入:智能手机在蒙古族牧民村落的传播实践研究——一个蒙古族牧民村落的田野考察 张晋升 吴万昕 从表演友好到认同危机:青年用户基于文字讨好行为的自我形象管理 赵战花 杨烽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少数民族乡村社会治理中媒介使用的功用性逻辑 杨琳 李唐波 “旧媒介”的新实践:青年用户对QQ空间的持续使用意愿研究 马威 郭淼 品牌形象国际传播的多层次分析框架构建——以“萝卜快跑”为例 林立 陈美 张冉冉 失衡与再平衡:社交媒体时代公私场域中记者的情绪劳动 何志平 于洋 张旭红 ·学术沙龙· 数据库·游戏引擎:纪实影像的裂变与新界限 陈芝 刘臻雨 赖晨宇 角色扮演与日常生活:Cosplay空间移动中的地方性建构 陈瑞华 季凡 青年用户对AI新闻主播的适应与接受: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刘艳婧 赵晗竹 虚拟数字人拟人化特征对广告效果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李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文化传播效能提升策略——基于文化接近性理论的分析 柴莳珺 王云 视觉仪式再造:图像事件的文化治理及其修辞实践 王雪晔 政务新媒体何以赋能基层治理现代化?——基于百万粉丝镇街大号“南海大沥”的研究 陈映 刘成 梁辰曦 Table of Contents and Abstracts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