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轻盈的奉献
字数: 100
出版社: 人民文学
作者: 〔意〕安东妮娅·波齐
商品条码: 9787020192991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332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7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我愿我的灵魂于你 是轻盈的, 犹如白杨 树梢上的树叶,随雾霭 笼罩的树干顶端的阳光 熠熠生辉—— …… 我愿我的灵魂于你 是轻盈的, 我愿我的诗于你是一座桥, 狭长而坚实, 在大地 幽暗的深洞上—— 泛着白光。 ——安东妮娅·波齐《轻盈的奉献》
作者简介
安东妮娅·波齐 (Antonia Pozzi,1912-1938) 意大利女诗人,出生于米兰,父亲是律师,母亲是贵族。1922年,她进入曼佐尼中学,1930年进入米兰大学语言学院。1938年12月2日,她被发现在米兰郊区的沟渠中昏迷不醒,次日离世。她的诗写在日记本上,当时没有出版。次年,为了纪念女儿,她的父母以私人限量版的形式出版了诗集《言语》,引起强烈反响。1943年,蒙达多利出版社首次出版了面向公众的版本,埃乌杰尼奥·蒙塔莱1945年秋读到这本诗集后,写了书评并发表于《世界》杂志,称“她身上有一种将言语的重量降至最低限度的渴望”。波齐的诗歌被翻译成其他欧洲语言,T.S.艾略特1954年读到英译本后写信给她的父亲,称“整本书都令我对一个无比正直的灵魂印象深刻”。 译者简介 梵子,法学与德语文学双学士,人类学硕士,现为自由职业者。《轻盈的奉献》是她的第一本翻译诗集,另译有意大利诗人桑德罗·佩纳、维托里奥·塞雷尼和德国犹太裔诗人格特鲁德·科尔玛的诗歌。
精彩导读
蒙塔莱序言 1945年秋,我在阅读了安东妮娅·波齐的《言语》后,写下了如下评论,发表于佛罗伦萨12月1日的《世界》杂志: ——安东妮娅·波齐于1938年离开了我们,年仅二十六岁。她的第一本诗选于1939年出版,增订后的新版(《言语》,蒙达多利出版社)于1943年面世,在一段不太适合一部文学作品成功的时期来临之前,它或许没有激起像第一版那样的反响,但这本书给人留下的印象既不是虚妄的,也不是转瞬即逝的。 作为一个易沉浸于感觉声波的音乐性灵魂,波齐,已经在克服起了女性诗歌的阻石,这一使很多人对女性诗歌自身的可能性产生怀疑的阻碍:我们指的正是所谓“自然流露(spontaneità)”的风险。 一直以来,当人们读到晦涩曲折的诗句时,特别是在矫饰与做作似乎损害了每一种直接表达的年代,我们曾经并且仍如此渴望着,如此幻想着,会出现一位有着另一种特质的诗人,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被其带回真实,带回天然,带回无论是看起来还是感觉起来都不像是一种风格的风格。一直以来,每当弥赛亚现身之时,无论他们是男是女,懂诗的人都曾为其鼓掌,然后将其忘却;都曾向其高呼万岁,然后在其书页中感受到空虚。以后仍会是如此么? 对于安东妮娅,假如我们让她去制衡当今其他那些愈发自以为是、愈发佶屈聱牙、愈发艰涩的诗歌;假如我们想将她分离出今天的研究框架,从而让她成为一段准备好阅读她,并使她成为某种可能的实验性显著的时期中,真正令人喜悦的决定性事实,那么情况似乎真的会是如此。到那时,人们可能会重蹈由当代评论中,太多令人难忘的难堪所构成的错误;重蹈将自来水当作蒸馏酒的人所犯的错误。或许只是由于战争爆发所产生的疏忽,还有早逝,安东妮娅甚至都没有成为对每一种新声音的出现都说“不”,而且总是说“不”,甚至专门说“不”的太多好人心目中的诗人。 因此,当我们在解读安东妮娅幸运却又不幸的命运时,会说在她身上,如果没有一种具有穿透力与风格的工作,一种真正的诗歌就不会成为现实;我们也会说,如果她的书读起来的流畅是其他许多书所没有的,这是因为将她这位艺术家的撕裂与抵抗所掩盖着的,并非是缺少各种批评性的检验与考量,而是对她相对单一维度的研究。 理解本书的方式有两种:可以将之作为属于一个灵魂的日记来阅读,也可以将之作为一本诗集来阅读。如果我们决意选择后者,我们将会看到,安东妮娅不再简单,也不再一目了然;她因诗歌一直以来的准则而获得了被重新评判的权利。我们丝毫不建议将她的选集编成一本可能是私人化的、抽象的书:四处节选出一些诗句,并用表达“片断”结束的省略号截断心灵的流露;我们并不要求将她归类于光彩熠熠,但并不属于她的抒情美学。然而,也正是因为看得到她从一开始就与同时代的抒情存在着联系与亲和力,我们只要求,安东妮娅的非诗,以及雄辩应被视为她那断于发展之初的艺术里无可抹杀的、必不可少的矩阵。安东妮娅可能永远不会走向纯诗的迷雾与危险,但人们可以感觉到,她身上有一种将言语的重量降至最低限度的渴望,这种渴望,已使她部分脱离了很多男性评论家所幻想出的那种普遍的女性的无谓性。 作为一个异常纯洁、敏感,无法承受生命之重的灵魂,安东妮娅需要一种阅读方式,使她所包含的、仅部分表达过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所体验。如果她的这本日记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这个灵魂,就不可能会有任何将她的诗歌孤立成句子或一瞥的化约,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将她弱化了的局部形象。 从技巧上而言,她的抒情源于本世纪初盛行的自由诗主义(verslibrisme),也源于翁加雷蒂的某些经验:轻盈的声音,极少需要支撑,倾向于将音节燃烧进书页的空白处;但却是弥漫开来的,只有声音的轻盈才让人难以察觉诗中的权宜与反复。 空气般的匀净是她最明显的边界:声音的纯洁与图像的清晰是她的天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细究第二节末一个低哑的押韵可能会是迂腐的(但即使是在艺术中,要想燃烧着保持自由,也是非常之难的事情)。 我深信你。仿佛 我能在千万年的幽暗 经过时,静静地 等候你的声音。 你洞悉一切秘密, 犹如阳光: 你能使 天竺葵和野橙花 盛开在采石场 深处,与传说中的牢狱 深处。 我深信你。我平静 如白色毡袍 裹身的阿拉伯人, 正听着他屋舍周围的大麦 由神变至成熟。—— 今天,安东妮娅的诗集为一些新的文本所充实,同时减去了多余的内容,被蒙达多利出版社纳入“镜”系列诗歌丛书并出版。对此我与编辑唯有喜悦。这本书被收录于我们时代真正重要的诗歌作品丛书,我也多少喜悦于我们对此怀有信心。安东妮娅的这本日记如果被单独印刷,排除在该丛书之外(哪怕对此是给予了应有的珍视与尊重),便可能具备成为一件奇事,一个异类,以及一个例外而出现的风险:这本书就只可能属于一个被相识者的回忆保护着的灵魂,而非一位能够等待着未来评判的诗人的声音。她的日益成功,似乎建立在了一种误读之上,建立在了伪文化的半上流社会所常常产生的一种误解之上,那里的人们仍然相信“好的情感”肯定会创造出“好的文学”。 安东妮娅应该从这种误读之中解放出来,她应该走出今天某些“反潮流”诗歌在论战与世俗之间能够轻易获得赞誉的模糊地带。她需要人们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对她进行讨论,而非通过意在于贬损其他艺术形式,或单纯贬损其他研究的不端方式。 或许有一天,在形式分析的检视下,安东妮娅的桂冠上可能会枯掉几片叶子,几朵花冠;但是她的形象,与她的核心,即她的诗歌在读者的灵魂中所构成的“火”的证据肯定不会减少。 今天的诗集(即使部分是有血有肉的)并不常常对一个“人”进行完整的描绘。安东妮娅·波齐,在她艺术成熟的前夕,看到了只由倾诉吐露所组成的直抒式诗歌的危险,她开始走这条路,她是一个足以描述自己,而又不失去自我控制的女人。她所拥有的批判意识达到了罕见的程度,这让她开始有了更透彻的体验与承诺,也在她青春期的考验中支撑着她,从而使她能够触摸到一个点,证据与本真的一个单点,若是将其完全超越,即便是对于她,也会是新的开始。 若安东妮娅声望被托付于那种对她而言已是一种“到达”的令人喜悦的“启程”,那会是微乎其微的,还是举足轻重的?我承认,我没有能力去判断。就让像这样的(诗歌中的)言语对其而言仍有意义的人去评说吧。 1948年秋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目录
译者序:诗与爱——安东妮娅·波齐的一生 _ 1 对蓝的预感 _ 1 给一座墓的献礼 _ 3 午间 _ 5 又一次歇息 _ 7 遥远的爱 _ 8 分离 _ 10 释然 _ 11 风 _ 12 空 _ 13 干草的气味 _ 15 躺 _ 16 闪电 _ 17 高热 _ 18 天真 _ 19 平静 _ 20 哲学 _ 22 泪 _ 24 狂野之歌 _ 26 无奈之歌 _ 28 歌唱我的裸躯 _ 30 苹丘上的露台 _ 32 逃离 _ 33 白云石山 _ 35 日沉 _ 37 晕眩 _ 39 石楠 _ 41 祝福 _ 43 辽远 _ 45 十一月 _ 48 预兆 _ 50 姐姐们,你们不介意…… _ 52 关闭的门 _ 54 在生命之岸 _ 57 四月的夜晚 _ 60 乡愁 _ 61 草原 _ 62 嚎叫 _ 64 雪 _ 65 界线 _ 67 恐惧 _ 68 祈祷 _ 69 林中的梦想 _ 71 山丘上的梦想 _ 73 害羞 _ 76 月光 _ 77 海港 _ 79 柯斯梅丁圣母堂 _ 83 海上的星 _ 85 谣 _ 87 西西里之景 _ 90 阿尔卑斯之水 _ 92 呼吸 _ 93 新的脸 _ 95 野营 _ 98 夜曲 _ 100 与山分别 _ 101 睡莲 _ 103 岩石 _ 105 对水的爱 _ 107 星之死 _ 109 献给一只狗 _ 110 反光 _ 113 梦中 _ 114 清晨 _ 115 我不知 _ 116 不信任 _ 117 傍晚时归来 _ 118 威尼斯 _ 120 致所爱之人 _ 122 金黄的死 _ 126 声音 _ 128 事 _ 130 江河 _ 132 落海者 _ 134 对轻之物的渴求 _ 135 雪原 _ 137 幽思 _ 139 疑 _ 140 避难所 _ 141 向诗祈祷 _ 143 重生 _ 145 三个夜晚 _ 149 没有悲伤的葬礼 _ 151 第二次爱 _ 153 美 _ 156 轻盈的奉献 _ 158 手 _ 160 停顿 _ 162 信 _ 164 你的泪 _ 166 锚 _ 169 路 _ 171 遁 _ 173 涌 _ 175 圣安东尼之火 _ 177 黇鹿 _ 179 非洲 _ 181 一种命运 _ 183 根 _ 185 遗弃 _ 187 童话 _ 189 飞翔 _ 191 《堂吉诃德》 _ 192 缺席 _ 195 逃 _ 197 高地 _ 198 坡路 _ 199 完好之时 _ 201 变天 _ 203 时间 _ 205 相会 _ 207 之后 _ 208 蟋蟀 _ 209 立秋 _ 211 人生 _ 213 在崖边 _ 214 女人们 _ 215 融 _ 217 夜间 _ 219 魔咒 _ 220 空旷的秋 _ 222 告别 _ 224 致埃米里奥·科米奇 _ 226 庇护所 _ 228 市郊 _ 231 五月的死之愿 _ 233 像影之树 _ 234 童贞 _ 235 终结 _ 236 “风吹的原野间” _ 237 向北之旅 _ 238 四月的郊区 _ 240 外祖母 _ 242 周日的尾声 _ 244 大地上的睡与醒 _ 246 命运之爱 _ 248 垂死的男孩 _ 249 山 _ 250 九月的傍晚 _ 252 女人的声音 _ 253 一个季节的死 _ 255 地球 _ 256 雾 _ 258 新年 _ 259 笃定 _ 260 郊区 _ 261 自由的光 _ 263 潘 _ 265 五百人街 _ 267 晨间 _ 269 “山被遗弃于黑暗怀中的你们” _ 271 灯光师 _ 272 梦想的生活 _ 274 一 梦想的生活 _ 274 二 云雀 _ 276 三 欢喜 _ 277 四 重聚 _ 278 五 死的肇始 _ 279 六 你本会是 _ 281 七 母性 _ 283 八 林荫路上的孩子 _ 284 九 梦想之眼 _ 285 十 愿 _ 286 译者致谢_ 288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