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孤独者的秋天
字数: 80
出版社: 人民文学
作者: 〔奥〕特拉克尔
商品条码: 9787020193028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28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69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从一阵风的幻影里诞生 我们漂泊形影孤单, 失落于那种永恒的命运, 像牺牲不知为谁而奉献。 像乞丐我们一无所有, 像傻瓜守在紧闭的门前。 像盲人我们只听到沉默, 我们的言语消失在里面。 我们是不知去向的过客, 是被狂风吹散的云彩, 花儿颤抖于死亡的凛冽, 等候那最后的时刻到来。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夜的颂歌》
作者简介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 (Georg Trakl,1887-1914) 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1887年2月3日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萨尔茨堡,1897年进入萨尔茨堡的公立学校,学习拉丁语、希腊语和数学,十三岁时开始写诗。因学业挫败于1905年退学后,当了三年药剂师,在这段时间读了波德莱尔和兰波的许多诗。1908年,到维也纳学习医药,认识了当地艺术家和诗人,开始发表诗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特拉克尔担任随军药剂师,战争的残酷使他精神失常,被送往战地医院的精神病科。1914年11月3日,服食过量可卡因自杀。 译者简介 林克,西南交通大学德语教授,译著有荷尔德林诗集《浪游者》、特拉克尔诗集《孤独者的秋天》、里尔克书信集《穆佐书简》和长篇小说《布里格手记》等。
精彩导读
译后记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1887—1914),奥地利表现主义诗人,出生在一个富裕商人家庭。十八岁因考试不及格从中学退学,随即去一家药房当学徒。二十三岁获药剂硕士学位,同年应征入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服毒过量死于前线,年仅二十七岁。主要作品有:散文《梦魇与癫狂》(1914);散文诗《启示与没落》(1914);剧本《海市蜃楼》(1906)、《蓝胡子》(1908,断片);诗集《梦中的塞巴斯蒂安》(1915)、《取自金圣餐杯》(1939)。最后这部诗集恰好可以概括诗人的一生,因为“圣餐杯”(Kelch)在德文中原有三层含义:圣餐杯(宗教),花萼(性),苦难。 诗人很早就开始酗酒、吸毒,并对妹妹有变态的爱情,这也是他终生无法摆脱的罪孽感的肇因。这种经历在诗中留下了许多抹不掉的痕迹:“在阴暗的枞树下,两匹狼曾以僵硬的拥抱,混合它们的血液”(《基督受难》)。为了解脱罪孽感的折磨,他甚至逃入“单性”(即两性同一)的梦幻之中。(或可联想到原罪,夏娃不原是亚当身上一条肋骨吗?) 一方面是诗人的负罪感:“爱太少,正义和怜悯太少,爱始终太少:冷酷、高傲和罪孽太多太多——这就是我。”另一方面,生在萨尔茨堡——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诗人亲眼目睹了奥匈帝国的衰亡,这似乎反映出人类文明的没落,他感到人类从未像现在这样沉沦。这是一个肉体因过度纵欲而腐烂,灵性荡然无存的时代:“苦难的毒钩永远留在腐烂的肉体,惊悸的灵魂在睡梦中深深叹息。”他所处的环境成为他心灵的桎梏,像恶魔一样时时驱迫、追猎着他,加剧了他固有的精神危机:忧郁、彷徨、痛苦、绝望,直到癫狂的边缘。 诗人哀叹着“没有人爱过他”“金色的日子默默终止”,个人的厄运和种族(人类)的厄运叠合成一个浓重的阴影,化为他的诗的背景和氛围:“这个由污秽和腐烂构成的讽刺形象是一个无神的、被诅咒的世纪的最忠实的镜像”。(诗人自供)于是,这只“笼中的乌鸫鸟”“这头暗自泣血的兽”,像一个死者穿过黑色的都市,他颠覆它,犹如一个“被诅咒者”颠覆一座地狱。他的使命是“时刻思考人的白色形象”。 既然以厄运为背景和氛围,诗的基调当然是死亡。无论花的“飘零”,果实的“坠落”,或是船的“沉没”,星辰的“陨落”,无不指向不可逃避的死———与灵魂的升华相反的肉体的堕落。诗人描写“年”,从春夏到冬,秋天是死亡的季节和过渡;诗人描写“天”,从白日到夜,傍晚是死亡的时辰和过渡。而这死亡恰是都市的死亡:“所有的街道注入黑色的腐烂”。然而,死亡同时又是灵魂复活的契机,因为死亡意味着“分离”,即灵魂离弃肉体,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灵魂歌唱死亡,肉体绿色的腐烂”。 诗人是“夭亡者”,他早已死去。这个白天的“死影”离开了空空荡荡的家,跨进吞噬着“被诅咒的种族”的黑夜。或可理解为他已经经历了死亡,或者他想逃避春夏的繁盛和白日的喧嚣,或者他敏感地预知了这必然的结局。总之,诗人的心灵很早就开始了昏暗、沉默、孤独的流浪。黑夜召唤着它:“快踏上了星星的旅程”。诗人渴望灵魂重逢的秋天,“纯净的蓝光逸出朽坏的躯壳”;渴望回到宁静的童年(暗接“更宁静的、尚未出现的早先”);渴望结束痛苦的流浪,“栖居在夜的蓝色灵光里”。“特拉克尔的诗歌在唱着还乡之歌”,“在唱着灵魂之歌,灵魂是‘大地上的异乡者’,大地是还乡的种类的更宁静的家园,灵魂在大地上流浪”。 诗人始终吟唱着一首歌,这首歌的主旋律是死亡与复活的二重奏。死缘于罪,但死旨在赎罪,赎罪即复活。漂泊无依的灵魂苦苦寻觅着自己的归宿,“在夜的墓拱里”“在安息与沉默里”。 诗人对现实的拒斥缘于他对古老的“规范”和“律法”的刻骨铭心的留恋:远古虔诚的信徒,更高贵的僧侣时代(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他躁动不安的心灵始终仰慕田园牧歌的宁静:“牧童走过暮沉沉的树林,身后紧随着红兽,绿花和潺潺的流泉,无比谦卑”。在他的诗中,祖辈代表温馨的过去,父辈意味着哀亡的开端,孙辈(相对于祖辈而言)则不得不承受“异化的种族的厄远”,面临末日的审判。正因为瞩目于传统的续承(或传统的断裂!),诗人的笔触几乎没有超出“血液”“家族”“种族”的范围。他的诗句如远古巫士的咒语,唱出了欧罗巴的挽歌:“一个伟大的种族的哀怨;它如今随孤独的孙辈虔诚地逝去。” 特拉克尔的诗想象奇诡,意境深远,但又不失真实自然,具有强烈的内在节奏。诗人擅长象征手法,尤其喜用色彩,并将情绪和蕴涵不着痕迹地注入色彩之中。除了“蓝色”单一地象征神圣的灵性,其他色彩几乎均有双重甚至多重含义:“‘绿’是指腐烂和繁盛,‘白’是指苍白和纯粹,‘黑’是指黑暗的封锁和昏暗的掩蔽”,“红色”象征肉欲和柔情,“银色”象征死亡和纯洁,“金色”象征童年的真实和都市的恶,“褐色”象征成熟和衰败,“昏暗”(“朦胧”)则象征癫狂、神秘和傍晚(“西方”直译为“傍晚的国度”)。 “水”对诗人有一种特殊的魅力。池塘、湖泊、水井、山泉、小溪、河流常常使他流连忘返。在他的笔下,“水”是沉沦的引子(“年的那一天黯淡无光,当男童悄悄走下清冽的湖水,走向银色的鱼”);是“合理的观看”的场景(“随轻舟漂下蓝色的小河,如画的风景一一展现”);是没落的标志(在“安息和沉默中漂向没落”);也是梦寐以求的归宿(“我栖居在清冽山泉那晶莹的浪花里”)。水的“清冽”则暗指从“昏暗的癫狂”中醒来。在他的诗中,都市和田园对比强烈,表现出诗人鲜明的情感取向。“骨质”“石质”“金属的”都市隐喻“腐朽”“冷漠”“严酷”;“葡萄园”“树林”“牧场”“小径”则令诗人心醉神迷,梦魂牵绕。 一直到死,诗人始终呼唤着“白色的妹妹”,始终哀怨着“沉醉罂粟”和“昏暗的癫狂”,他的创作激情无疑发源于个人的经历和命运。可是,在赎罪的痛苦挣扎中,他终于意识到希望与信仰、与爱连结在一起:“爱———人们或可获救!”他的诗没有深奥的哲理,只是直指生命本身。他用诗写他的生命,也用生命写他的诗。尤其临死之前,在空前残忍的战场上,他仿佛看见了末日的景象。就在此刻,他久已迷蒙的心灵豁然洞明,净化的情感升华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生的痛苦和恐怖因死的莅临而淡化,个人的命运与整个人类的命运交相融合,鲜血为赎罪而抛洒,生命作悔悟的牺牲,一曲绝唱令人叹为观止:沉静,冷凛,哀而不怨,弥漫着一片爱。“死一般的存在瞬间之感觉:每一个人都值得爱。你醒来感觉到世界的苦难;你所有未赎的罪尽在其中;你的诗是一次不完全的赎罪。”(诗人死前语) 睡与死,阴郁的鹰 彻夜绕此头颅喧嚣; 永恒的冰浪 吞噬着人的金像。 紫色的躯体 在可怕的暗礁上粉碎。 ———诗人绝唱 人的金像已被吞噬。人的白色形象只能在“远离时代喧嚣”的地方。因此,这头蓝色的兽始终追随着它的朦胧小径。这条小径通向复活,因为“复活者相遇在夜晚的小径上”,当复活节的钟声敲响,“昏暗的癫狂终于震颤坠离长眠者的前额”。这条小径通向童年,因为童年回荡着“灵性岁月的谐音”,是“纯正的日子”“完美无缺的寂静”“圣洁的蓝光”。“终结昏暗的忍耐”最终衔接着“开端金色的眼睛”,诗人最终“奇异地蜕入更寂静的童年……” 回归童年是所有浪漫派诗人共同的梦想,他们企图以此解除人类的痛苦,挽救人类日益沉沦的灵魂。但这毕竟只是一个梦想。其根据在于,首先,个体与整体的矛盾必然产生痛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个体与整体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但个体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这势必加剧个体与整体的矛盾,人类无法避免更大更深的痛苦。其次,自文艺复兴以降,人文主义肆意抬高人的地位,令人几欲取代上帝(“上帝死了!”)。空空荡荡的圣殿黯然失色,人类日益疏远上帝,几乎不再关心(属灵的)终极价值,转而狂热地追求肉体的幸福。可是与此同时,人的灵魂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孤独迷惘,它在痛苦中呻吟。这恐怕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插曲。或许可以断言,这是人类历史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漫长阶段。 正如成年人不再可能回到童年,人类也不再可能回到远古。一切拯救必须是现实的和尘世的拯救。真正的诗人既是为痛苦而生,就必须正视并承当痛苦。诗人的使命既是为人类指点迷津,就必须思考并挽救人类的命运———以爱,以爱的牺牲,以牺牲的行动。因为一颗正在破碎的心靠他扶持!特拉克尔已经为此竭尽全力,直到他独守的命星陨落,他的刽子手终于搜寻到他。可是,他的歌声将 永远让人们“记住这个男童,他的癫狂,他的沉沦,睁着蓝眼睛的腐烂者”,“这个神圣的异乡人”。
目录
愧对蓝色的死亡(刘小枫) _1 《诗集》 致妹妹 _3 澄明的秋天 _4 深渊 _5 诗篇 _7 死亡临近 _10 阿门 _11 傍晚之歌 _12 三窥亚麻布 _14 夜歌 _17 埃利昂 _18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童年 _27 时辰之歌 _29 途中 _31 风景 _33 致男童埃利斯 _34 埃利斯 _36 霍亨堡 _39 梦中的塞巴斯蒂安 _40 沼泽地 _44 春季 _45 兰斯的傍晚 _46 僧山 _47 卡斯帕尔?豪斯之歌 _48 夜 _50 恶之转化 _51 《孤独者的秋天》 公园 _57 冬天的傍晚 _58 被诅咒者 _59 索尼娅 _62 追随 _64 秋魂 _66 阿弗娜 _68 孤独者的秋天 _69 《死亡七唱》 安息与沉默 _73 阿尼芙 _74 诞生 _76 没落 _78 致一位早逝者 _79 灵性的暮霭 _81 西方之歌 _82 澄明 _84 焚风 _86 流浪者 _87 卡尔?克劳斯 _89 致沉寂者 _90 基督受难 _91 死亡七唱 _93 冬夜 _95 《逝者之歌》 威尼斯 _99 人间地狱 _100 太阳 _102 笼中乌鸫之歌 _103 夏天 _104 残夏 _106 年 _108 西方 _109 灵魂的春天 _112 昏暗之中 _114 逝者之歌 _115 梦魇与癫狂 _117 《勃伦纳》诗篇 在赫尔布鲁恩 _125 心 _126 长眠 _128 傍晚 _129 黑夜 _130 悲情 _132 还乡 _134 献身黑夜 _136 在东方 _137 控诉 _138 格罗德克 _139 夜之魂 _140 《遗作》 夜的颂歌 _145 赫尔布鲁恩的三个湖 _153 血罪 _155 水妖 _156 一只苍白的兽沉眠在朽坏楼梯的阴影里…… _158 死者的寂静爱这古老的花园…… _159 山岩以粉红的台阶沉入沼泽地…… _160 蓝色的夜在我们的前额缓缓升起…… _161 哦,栖居在暮色花园的寂静里…… _162 傍晚 _163 风,白色的声音在沉醉者的太阳穴絮语…… _164 如此轻悄 _165 春天的露珠从昏暗的树枝…… _167 致诺瓦利斯 _168 忧伤的时辰 _169 夜的哀怨 _170 傍晚 _171 诗篇 _172 秋天的还乡 _174 残韵 _175 暮年 _176 向日葵 _177 《散文选》 启示与没落 _181 梦境 _185 取自金圣餐杯———巴拉巴斯 _191 取自金圣餐杯———玛利亚?马格达莱娜 _194 孤独 _200 译后记 _204 附记 _212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