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
搜索
热搜:
磁力片
|
漫画
|
购物车
0
我的订单
商品分类
首页
幼儿
文学
社科
教辅
生活
销量榜
正式被确诊
字数: 191
出版社: 新世界
作者: 编者:夏生|
商品条码: 9787510480942
适读年龄: 12+
版次: 1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出版年份: 2025
印次: 1
定价:
¥46.8
销售价:
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加入购物车
立即购买
加入书单
收藏
精选
¥5.83
世界图书名著昆虫记绿野仙踪木偶奇遇记儿童书籍彩图注音版
¥5.39
正版世界名著文学小说名家名译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籍图书批发 70册
¥8.58
简笔画10000例加厚版2-6岁幼儿童涂色本涂鸦本绘画本填色书正版
¥5.83
世界文学名著全49册中小学生青少年课外书籍文学小说批发正版
¥4.95
全优冲刺100分测试卷一二三四五六年级上下册语文数学英语模拟卷
¥8.69
父与子彩图注音完整版小学生图书批发儿童课外阅读书籍正版1册
¥24.2
好玩的洞洞拉拉书0-3岁宝宝早教益智游戏书机关立体翻翻书4册
¥7.15
幼儿认字识字大王3000字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宝宝早教启蒙书
¥11.55
用思维导图读懂儿童心理学培养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故事指导书
¥19.8
少年读漫画鬼谷子全6册在漫画中学国学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籍正版
¥64
科学真好玩
¥12.7
一年级下4册·读读童谣和儿歌
¥38.4
原生态新生代(传统木版年画的当代传承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1.14
法国经典中篇小说
¥11.32
上海的狐步舞--穆时英(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
¥21.56
猫的摇篮(精)
¥30.72
幼儿园特色课程实施方案/幼儿园生命成长启蒙教育课程丛书
¥24.94
旧时风物(精)
¥12.04
三希堂三帖/墨林珍赏
¥6.88
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墨林珍赏
¥6.88
苕溪帖/墨林珍赏
¥6.88
楷书王维诗卷/墨林珍赏
¥9.46
兰亭序/墨林珍赏
¥7.74
祭侄文稿/墨林珍赏
¥7.74
蜀素帖/墨林珍赏
¥12.04
真草千字文/墨林珍赏
¥114.4
进宴仪轨(精)/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
¥24.94
舞蹈音乐的基础理论与应用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结合网络热梗,并融合了脑洞幻想与悬疑元素,带有解谜互动性质的短篇小说集,由一群实力派作者联手打造,将经典的悬疑题材与新颖的故事视角相结合,为读者提供了一个非凡的阅读体验,本书采用独特的切入角度,搭建了一个“病变”世界观,讲述了一群人因为各种心理疾病诱发病变,从而遭遇了不同奇异经历。每一个“病变”案例都来源于网络,却又与生活紧密相连,比如“INFP人格”,讲的是故事主人公因为女友的悲惨遭遇从而诱发了回避型人格,拒绝回到现实,又比如“i人”,讲的是故事主人公因为原生家庭的问题,封闭内心,成为了与孤独作伴的人,所有这些案例读者都能在生活里找到共鸣,通过讲述这些“病变”主人公的故事,读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心里最深处的执着和无奈,了解他们的遗憾和追求,不仅可以见证生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能逐渐理解到背后深藏的故事和情感。这些特殊病变案例,就像生活中的你我,通过阅读他们的故事,能引发一系列对社会现象、个人价值以及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夏生 主编 夏生,漫娱图书策划人,喜欢挑战各种题材的图书策划,最擅长脑洞悬疑故事,希望能给读者一起开启头脑风暴。参与策划主编作品《轮到你了》《记忆碎片》《密钥》等互动短篇小说集。
精彩导读
《倒悬》 一个精神不稳定、常年深居简出、虐待儿童的女人死了。 她没有求生意志,甚至死了还要拉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垫背,新闻上是这么写的,而所有人也都接受了这个官方的解释。 倘若换个角度呢? 一个可怜的男孩,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被他视为母亲的人善待,她用各种工具殴打他,拖鞋、扫把,有时候是水杯,随处可见的那种杯底很厚的玻璃水杯。她用茶杯大力地击打他的头,这导致他的记性一直不是很好。 他的身上总是新伤叠旧伤,那些瘀青使他无法被同龄的孩子们接纳,最后,她还杀了男孩唯一的精神寄托,这个可怜的孩子终于崩溃了。 他在她的酒里放了东西,就是后来尸检报告里说明的成分,看得出你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他放了什么你应该比我更清楚。她死了,他却没有感到开心,通过脑质会话,他惊慌失措地问我怎么办—— “于是,你教唆了他……”坐在我对面的女人忽然嘴唇颤抖着喃喃道。 教唆吗?说得有点太难听了。是我拯救了他,我纠正道。 我对谢三思说,很简单,你也喝一口吧。然后我会救你,你相信我吗? 他相信我,他无条件信任我。所以,他喝了一口养母杯中的酒。酒是他自愿喝的,还是女人逼他喝的,谁知道呢,死人不会开口为自己辩驳。 后来的事所有人都知道了。 我拨了跨市电话,救了命悬一线的谢三思,面对镜头,我的回应是:“不知道,莫名其妙的感应,冥冥之中,与我血脉相连的弟弟也许在向我求救。” 双生子的心电感应,多奇妙,噱头十足,连你也很关注如此奇闻,不是吗? 这段传奇经历被大肆播报,占据了报纸的头版,第二日秦氏的股价暴涨,谢三思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回家。 一箭四雕,父亲、母亲、谢三思,还有那个女人,我做了他们每个人朝思暮想的事,是我成全了他们。 谢三思回到家里的时候很拘谨,他站在有石膏浮雕的雪白门廊下一动不敢动,抱着他脏得油光锃亮的破烂书包,里面装着他十几年来得到的全部:几件旧衣服。 关起门,母亲搂住他瘦得硌人的身体哭了。 我站在台阶上没有动,视线穿过宽阔的客厅落在他身上,他被母亲拥在怀里不为所动,微微仰起脸,和我的视线交汇了。 谢三思看着我,略微空洞的眼睛里蓦地滑下了两道委屈的眼泪。 我说:“欢迎回家。” 谢三思回家了,他的姓却没有改回秦姓。 理由很简单,热点是会随着时间被冲淡的,名字则不会无故消失,谢三思这三个字已经牢牢和他前半生悲惨的遭遇以及后来神乎其神的双生子感应捆绑。每在人前唤起一次,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就会在大众视野里被提醒一次。 秦家在消费他的苦难,我无法否认。 他不喜欢这个名字,抗拒被所有人叫起,除了我。 回到家的谢三思仍是那个沉默寡言的腼腆孩子,家里的气氛太过沉闷压抑,祖母对那个女人恨之入骨,也恨跟她生活了十几年的谢三思。她的挑剔让谢三思诚惶诚恐,他木讷、笨拙,像是才入世的小动物,畏缩着躲在我的身后,怯生生地叫我:“哥哥……” 我们同龄,母亲给他办理了我所在学校的入学手续,将他插进了我的班级。 谢三思的头受过伤,所以他很笨,课本上复杂的知识他从来都学不懂,可是他也很聪明,生物鉴赏课上,只有他制作的标本最干净漂亮。 他喜欢实验室里的鱼缸,隔着玻璃,里面的观赏鱼拖曳着宽大鱼鳍游过恒温的水。他呆呆地望着它们毫无生气无法聚焦的眼睛,有一瞬间,他觉得自己也在被凝视。直到他情不自禁地把手伸进去,徒手抓住了一条金鱼,湿滑的鱼在谢三思的手掌间剧烈地挣扎,老师暴斥道:“你在干什么?” 匆忙回过神来的谢三思像做错事的孩子,条件反射般甩手丢开了那条鱼。鱼抛掷出去,落在光滑的地面上,尾巴拍打着那块瓷砖。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嘈杂的课堂上猛然沉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看向那条垂死挣扎的鱼。 他看向我,六神无主的惊慌神情被诡异的镇定取代,教室里安静得可怕。老师批评了他几句,碍于他的特殊身份,言辞算得上柔和,允许他回到座位,回到我身边。他坐了回来,贴近我的耳畔,他说:“哥哥,我刚才看见第三排靠着洗手台的那个女孩子,好像喜欢你。” 谢三思的眼底也升起了一簇火,像是点着了干柴,我听得很真切,那火烧得很烈。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听到这里,女记者屏住了呼吸,好一会儿才舒出一口长气。 秦臣的叙事口吻很有代入感,他的声音很好听,语气和缓,娓娓道来,那噼啪作响的异动如同剪开了时间的隔膜,再度清晰地回荡在她耳边。她定了定神,飞快翻阅起手中的笔记本,找到了来会面之前做好的功课。 “谢三思公开承认的第一个猎物,是一个叫戚叶的女孩,对吗?”她问。 秦臣颔首,尽管这个微动作看上去更像他是为了饮用杯里的热饮而做出的,女记者还是觉得这是认可的意思。在秦臣喝水的间隙,她见缝插针地抢过了话头。 “他给出的理由是戚叶的身材矮小,便于控制,她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照看她,夜不归宿也不会被人立即发现,于是拿来练练手。”她大着胆子分析道,“谢三思撒谎了,这根本不是他动手的真实原因。他口中‘好像喜欢你’的女孩就是戚叶吧。多年前,他会为了一只兔子对养母痛下杀手,所谓‘兔子’已经成了哥哥独有的符号。多年后,戚叶让他有了危机感,即哥哥会属于另一个人或哥哥不再完全属于他,他拒绝和其他人共享你,哪怕一点,于是,他除去了第二个‘养母’。” 倾斜的杯体遮挡了秦臣的脸,他的嘴对着杯口,话音被聚集在短窄的杯中。 “他太冲动了。” 从他的话中,女记者听出了两分惋惜之意。挪开热饮杯,秦臣仍是那副温和礼貌的模样,没有对她的结论作出任何评价,他自然地岔开了话题。 “我劝过他,没有用,木已成舟,我能做的只有把这件事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秦臣把食指放在膝盖上,轻轻敲了敲,呢喃道,“你都做了些什么?谢三思?” 这里没有第二个人,可他仿佛在和谢三思对话的语气让女记者不寒而栗。 “我得知这件事的时候,这么问过他。”秦臣没有看她,专注地盯着自己膝上跳动的指尖,“他深深地低着头嗫嚅着,含糊不清地对我说了声“对不起哥哥”。好吧,我就这样原谅他了,谁让他是我的弟弟。我教他怎么清理掉所有不该出现的痕迹,像用更浓的墨渍一点一点地掩盖油彩布上不完美的瑕疵,再重新用排刷涂抹出新的颜色,红的、绿的,覆盖出我们想要看到的绚烂图案。你喜欢石蒜吗?盛开的红石蒜,在光线不好的时候,每一根蜷曲的花瓣都模糊成一团朦胧的雾色,谢三思和我都很喜欢。” “你是他的共犯。”她失神道,“你也是……” “有时候,我是主谋。”秦臣淡淡地打断了她,“谢三思很笨,可他又是那么聪明,他总能读懂我的眼神,也只有他知道我想要什么。火苗烧起来,烧到我这里,我们都在火里。我望着他,火光映亮了他手里紧握着的那把银亮的小刀,不长,但很锋利。” “他用它刺进什么的时候,脑质会话都会把他的兴奋如实传达给我,他没有开口,他带着期许和忐忑,不安地问我:‘这样可以吗?让他们永远安静,可以吗哥哥?’”秦臣说。 “‘可以,当然可以。’谢三思做这样的事越来越熟练了,他的心思缜密到不需要我的干涉也能处理得不留痕迹了。他在家门口的院子里种了很多红石蒜,悉心地照料它们,就像照料很多年前的兔子。我们都爱在下雨天泡茶,隔着那扇玻璃窗去欣赏院子里摇曳生姿的花朵。” 顺着秦臣的目光,女记者偏转过脑袋,看见了园圃里光秃秃的花枝。 这不是石蒜盛开的季节,然而只要一想到这花意味着什么,她的喉咙里泛上一阵酸水。 “谢三思不是凶手,你才是。你利用了他。”她失声叫道,“从你第一次独自去见他,你用微不足道的施舍博取了一个脆弱自卑的孩子的信任……脑质会话不过是你操纵谢三思的工具,那只兔子就是你驯化他的工具。在他每一次遭受到养母身体和精神上双重的摧残时,你用脑质会话逐步瓦解了他的自我意识,你卑鄙!” “自我意识?他是我,我是他,我的意识就是他的意识,我们共享你口中的‘自我意识’。”秦臣没有被她尖锐的态度刺痛,温和地解释道。 “谢三思养母的死是你的试探,什么接他回家,骗子!”她激动地说。 “抱歉,我需要纠正你的措辞,谢三思不会喜欢你的说法。”秦臣不卑不亢道。 “至于戚叶,也是你的忠诚测试吗?不,是他自愿的……你说得对,从谢三思回家的那一刻起,你们就共享了自我意识,那么之后的人呢?他们和你没有直接的联系,谢三思的官方回应是即兴作案……我不信。”她精神恍惚地自语起来,沉浸在秦臣口述的故事中,她也分辨不清其中的虚实了,“我竟然试图理解两个疯子。” “谢三思滴水不漏的手法让他或者说是‘我们’,相安无事地度过了这许多年,我却厌倦到了极点。”秦臣伸长胳膊捞过了女记者写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颇为满意地翻了两页,“我一直认为,我们是一个人。在你的访谈开始之前,我就表达过我的态度,身躯不过是将我们一分为二、割裂开来的容器。脑质会话为我们省去了不少事,在他被关押期间,我们依旧用脑质会话交流着。” “来到我的身体里吧,三思。我们合二为一,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那个丧心病狂的谢三思,有的只有我,还有和我永远在一起的你,好不好?我征询了三思的意见。”秦臣说,“我问他怕不怕,他说不怕,他相信我的判断,相信当他的血肉实体消逝,他会成为我,我们都很期待。” “你……你在利用过他之后,就将他舍弃,你牺牲他,不惜编造这样合二为一的谎话骗他为你伏法。”女记者的呼吸变得困难,身体沉重得不听使唤,她后知后觉地发现那杯热饮另有蹊跷,但已经太晚了。 “我拒绝了所有主流媒体的采访,独独接受了你的专访,且只允许你只身前来,除了记笔记外不许出现第二种记录方式,你猜是为什么?”秦臣悠然地合上了她的笔记本,“我需要有人书面记录我们的故事。你觉得我欺骗了谢三思?不,我没有,我说的都是实话,我给了他选择的机会。” “是成为我,我们将彻底地拥有彼此,还是继续做这个二分之一灵魂的谢三思?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选择了前者,最后一次犯案的破绽是他有意为之,给侦查员留下的线索。而你,你凭什么替他鸣不平?”秦臣一贯谦和的脸上露出了奚落的冷笑。 女记者在谢三思行刑前曾见过那个木讷呆滞的年轻人一面,他看上去安静而无害,全然不如秦臣描述中的偏执可怕。可此时此刻,秦臣露出的陌生表情却令人惊异地意识到,在她面前的人也许才是谢三思。 两个人拥有完全一致的脸孔,神态的区别竟如此分明。 “已公布出去的狩猎成果是多少?”他问。 “六个人。”她的腿抖得厉害,舌头僵硬含糊不清道,“算上谢三思……不,算上你的养母……现在是七个。” “想不想挖一下那片红石蒜?”他意味深长地笑了。从他身后的暗室门里走出一个与她身形相似的女孩,穿着和她相同的呢子大衣牛仔裤,连鞋子都是同一个牌子。 她对她笑了笑,狡黠地眨了眨眼。 ——还有更多,更多,没有见光的人。 《人格病毒》 三天之后,同学群里传来一条消息。 “你们知道吗?陈绮死了。” “卧槽,怎么回事?怎么死的?好多年没她的消息了。” “说是自杀,在医院,就昨晚,自己服毒死的,你知道最诡异的是什么吗?” “什么?” “听我在医院的一个朋友说,陈绮因为抑郁症已经在医院治疗好几年了,但是她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脸上居然带着笑容。”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正坐在办公室的转椅上,舒舒服服地偷吃着薯片。看到群里消息之后的下一秒,我的笑容就僵在了脸上。 然后,我猛地抬头。 办公室的玻璃墙外,陈绮笑意盈盈,带着从来不属于她的青春活力和风情万,透过千山万水、阴阳两隔,和我四目对视。 她甚至非常有礼貌地微微鞠躬,然后抬起头,冲我露出了俏皮的笑容。 这样的表情原本根本不可能出现在真正的陈绮身上。 我张大了嘴巴。 我终于知道,那天晚上,陈绮约我吃饭的时候,到底干了什么了。 这个女人,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吗?! 她居然在我的脑袋里塞了一个……人格病毒。 说到人格病毒,就离不开当初的赌注,说到赌注,就非得解释一下我们的专业不可。至于说到专业……好吧,陈绮这个人,是绕不开的一个坎儿。 那么接下来,我只能不吝于以最华美的笔触,来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位在活着的时候就把我吃得死死的,死了之后也不肯放过我的可怕女人吧。 陈绮,27岁,曾经被誉为天才的心理学新秀,在精神控制和人格塑造方面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天赋,也是我的同门小师妹。我研三毕业的那一年,她拜入我导师的门下研究课题,和我有过足足一年的共事时光。 那一年来,我们这些师兄师姐饱受摧残和折磨,因为无论怎么拼命,凡人的努力在天才的灵光乍现面前,总是卑微得如同尘埃蝼蚁。她不止一次展现出令人惊艳的创意和构思,使得我们多少次没日没夜、废寝忘食好不容易才得来的珍贵实验数据仿佛稚童的玩具一样的粗浅可笑。除了我依靠扎实的思维回环学功底,和苦练了近十年的外科手术医生一般精准的催眠技巧勉强维护了师门的尊严,没有被她彻底超越之外,余下的所有同门,都在自己骄傲的领域上溃不成军。 也正是因为这个,我毕业那年的酒会上,她特地过来敬了我一杯酒,说大师兄,我没机会赢你了,但是总有一天,我会带着我最得意的作品来找你,到时候,咱们再一拼高下。 我嘴上唯唯诺诺,心里早已翻了无数个白眼。跟这个天才少女比拼?我等凡人怕不是吃饱了撑的嫌命长?恐怕再要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就足够成长到我必须仰视才能勉强看清她头顶上光环的地步了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的缘故,毕业时候选择的就业方向,我彻底放弃了继续精研心理学和精神研究的实验室的邀请,选择了更为世俗的待遇优厚的企业特聘导师。这一决定让很多熟悉我的朋友都大跌眼镜,殊不知我心里早已清清楚楚,什么样的研究注定只能交给天才,而我们凡人永远没有资格试图攀登。 没错,这项研究,就是催眠学界最根本性的质的突破——人格病毒。 没想到吧,精神世界也可以像物理世界一样,传播病毒。 以前有个笑话是怎么说来着,精神病不会被传染?没错,过去是这样,可是未来,谁也说不准了。 我曾经也一度认为人格病毒只是一个幻想。尽管这个假设是我自己提出来的,可我也只是当作一个玩笑般的跟陈绮提过而已,谁也没有想到,她竟然当真了,更没有想到的是,七年之后,她居然真的做了一个出来。 所谓的人格病毒,是指通过侵入性的病毒式神经元,感染我们的脑部神经中枢,将我们原本的自我意识从中剥离一部分,然后慢慢地全部剥离,全部腐蚀,直到彻底吞噬为止。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中二少年中了这个病毒,渐渐地,他会看到街上有行走的高达、空中飞跃着木叶村的忍者、星空中满是无穷无尽的战舰。他的想象力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根本无法战胜的敌人,因为他自己最清楚,他最容易被什么所蛊惑,所控制。到了最后,他的自我意识彻底沉沦在病毒给他虚构的世界里,而他的身体则由病毒进化出的新人格所接手覆盖。 可怕吗? 不可怕,因为这个过程是悄无声息的,你除了感到愉悦之外,没有任何的痛苦。因为幻境中没有挫折,没有失败,一切都是按照你潜意识中所期待的方向进行的,你只会不知不觉沉沦其中,将真正的自己锁在心房最深处的小小一扇之中,然后失去真正人生的全部支配权。 这么说来,好像有点笼统,我不确定你们是不是真的能理解。 好吧,我来证明给你们看。
目录
倒悬..........001 人格病毒..........021 孤独患者..........057 32号病人..........105 成为你..........143 莎士比亚的猴子.........191 寄生爱情..........217
×
Close
添加到书单
加载中...
点此新建书单
×
Close
新建书单
标题:
简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