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研究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研究

  • 字数: 198
  • 出版社: 中国经济
  • 作者: 赵勇强|译者:无
  • 商品条码: 9787513681032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7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1
定价:¥7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长期能源发展呈现消费电氢化、生产低碳化、供需互动化、系统智能化的普遍趋势。新型能源体系的本质是实现绿色安全经济有效统一,主要特征是清洁低碳、安全韧性、灵活智能、经济高效、普惠共享。我国应加快推进能源消费、供给、产业、市场和治理的系统性变革,以能源消费绿色电氢化引领能源发展绿色低碳化,以能源装备制造业为核心发展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新型能源产业体系,以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枢纽平台,以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为重点健全能源市场化配置体系,以更好发挥政府在综合管理、专业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作用为重点持续完善能源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
赵勇强,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能源技术路线图、能源法律法规、经济激励政策、电力市场建设和国际能源合作等。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数十项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高端智库等委托的重大课题或专题研究。作为主要人员参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政策文件、可再生能源五年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法、能源白皮书等研究起草工作,参加国家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评估工作。长期参与中国政府与国际能源署、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丹麦能源署、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的合作项目,作为主要专家参加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能源可持续发展工作组(ESWG),担任“中美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方工作组协调员。
目录
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第一章推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选择 四、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章能源体系变革的国际发展趋势和探索 一、全球能源变革趋势 二、典型国家能源变革路径 第三章我国能源体系变革的成就和挑战 一、我国能源体系变革取得的成就 二、我国能源体系变革面临的挑战 三、我国推进能源体系变革的优势 第四章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和发展思路 一、新型能源体系的内涵特征 二、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目标 三、新型能源体系的发展思路 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 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体系 第五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分析决策框架与模型系统 二、情景与参数设置 三、结果分析 四、不确定性讨论 第六章推动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 一、我国能源消费现状和特征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能源系统提出新要求 三、我国能源消费转型面临的挑战 四、能源消费转型国际经验 五、我国能源消费转型路径 第七章推动新型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建设 一、新型能源装备产业体系建设背景 二、全球新型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情况 三、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情况 四、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趋势分析 五、我国新型能源装备产业面临的风险及挑战 六、政策建议 第八章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一、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路径研究 三、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任务研究 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政策建议 第九章构建新型能源市场体系 一、我国能源市场发展现状 二、我国能源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新型能源市场体系及电力市场的内涵特征 四、健全新型电力市场 五、不断深化燃料市场改革 六、加强能源市场与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协调 第十章构建新型能源治理机制 一、能源治理与新型能源体系的逻辑关系 二、我国能源治理机制发展现状 三、当前能源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四、新型能源体系下能源治理机制的新思路和新特征 五、构建新型能源治理机制的重要举措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