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 出版社: 北京联合
  • 作者: 武志红著
  • 商品条码: 9787559613196
  • 适读年龄: 12+
  • 版次: 0
  • 出版年份: 2025
  • 印次: 0
定价:¥6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那些未被察觉的伤害,会通过情绪传递,从父母流向子女,代代相传。当伤害被转嫁,父母成为孩子痛苦的根源,同时父母内心也有一个严重受伤的婴儿。 《为何家会伤人》出版18年来,深深触动和改变了千万人,陪伴无数人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也教我们与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小孩和解。 作者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带我们看见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了你的情感模式,从而停止无意识的伤害传递。这不仅是一次认知升级,更是一场自我救赎的旅程。他以温暖有力的文字,敏锐细腻的同理心,超过20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过去已成事实,但你可以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
作者简介
\\\"武志红,知名?理学者、资深?理咨询师、?理学畅销书作家 ·百万级畅销书,被称为“中国家庭问题第?书”的《为何家会伤?》作者 ·国内最早引?“原?家庭”概念的?理学者之? ·拥有??的新媒体矩阵(APP、视频号、抖?、?红书、B站、微信公号),全平台粉丝超2000万 ·20多年从业经验,影响数百万?疗愈童年创伤,活出?我 ·专业背景:1992年,考?北京?学?理学系,师从国内著名的?理治疗学家钱铭怡教授。2001年,获得?理学系临床?理学专业硕?学位。现于北上?开办了武志红?理咨询中?,致?于??理学去深度剖析理解个?、家庭的种种典型现象。 ·另著有《深度关系》《和另一个自己谈谈心》等书\\\"
精彩导读
\\\\\\\"每一次分手 都是心灵的修复 每个人至少要经历两次“诞生”。 第一次是从妈妈的子宫里出生。子宫是婴儿完美的居所,离开这个居所,是一个痛苦的分离过程。但这种痛苦却换来了一个新生命。 第二次是恋爱。我们一生中会与许许多多人建立许许多多种关系,但恋爱是我们生命中能自主建立的最亲密的关系。只论亲密度,亲子关系一点不比恋爱关系逊色。但是,亲子关系是天赐的,好父母也罢坏父母也罢,我们没的选择,只能接受,而恋爱关系却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正是因为可以选择,我们自己的人生才有了意义。”咨询师荣伟玲说,现实父母或多或少让我们不满意,我们心中都藏着一个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们选择恋人的基石。” 如果治疗获得成功,不仅童年的错误得以修复,我们还会真正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人格成长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与家分离的最后一步。然而,不幸的是,很多恋爱治疗没有获得成功,反而留下了更深的疤痕。之所以如此,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处理好爱与分离这一对矛盾。 “恋爱,其主要意义不是让我们找到一个能相处一辈子的伴侣,而是让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伴侣是另外一个和自己一样独立、一样重要的人。并且,我们还深深地懂得,这两个相互独立的人,又能无比亲密地相处。” “恋爱是亲子关系的复制。”荣伟玲说,“如果童年幸福,我们更可能复制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们更可能复制痛苦。” 当然,恋爱不是对亲子关系的简单复制。实际上,我们不会简单地按照现实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我们其实是按照理想父母的原型去寻找恋人。 我们自己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我们也知道恋人需要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在恋爱前期,我们会积极地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或者用直白的方法,或者用狡猾的方法,总之都会让对方感觉到:不论你做什么,我都会一如既往地爱你,我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获得了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之后,我们会变成孩子,恋人也会变成孩子,我们一起退行到童年。这时,我们互为对方的理想父母,又互为对方的孩子。这是恋爱的关键期,这个阶段决定了我们是重复童年的错误,还是修正童年的错误。 恋爱不只是两人现在的舞蹈,也是两个家庭过去的舞蹈,因为我们的舞步是在童年学会的。 重复童年的错误 岳东是某省电视台有名的花花公子,已34岁的他换了不知多少个女朋友。在2012年的最后一天,他陷入了崩溃状态。他想起了初恋女友阿静,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触动了他,他关上门、拔掉电话、关上手机,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 这一天对他有很重要的意义,阿静正是十年前的这一天离开他的。从19岁开始谈恋爱,他们两人一直相爱了五年,最后阿静因为受不了岳东的挑剔而离开了他。此后,英俊的岳东开始了他的风流史,到现在已记不清有过多少女友了。“谁都比阿静漂亮,谁都比她学历高、能干、挣钱多。”岳东常对朋友们说,“你们别误会,我常提到她并不是在乎她,我要感谢她主动离开我,让我现在过得这么精彩。” 不仅这么说,岳东自己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因为阿静与他后来的女友们相比,的确算不上优秀。只是在2012年12月31日那个晚上,他忽然梦到了和阿静相处的日子。等凌晨从梦里醒来时,岳东发现自己已泣不成声。 她发誓要化解他心中的伤痛 他清晰地记得刚认识阿静的那段日子。当时,19岁的他刚上大一,在一所综合性大学读中文系,是系里有名的“帅哥+才子”,一次在与另外一个学校搞联谊活动时认识了阿静。阿静不算漂亮,但很耐看,人很文静,而且善解人意,岳东很喜欢去她的学校和她聊天。聊天的内容主要是半开玩笑的倒苦水。岳东6岁时爸爸患病去世,16岁时妈妈出车祸去世。他不留恋爸爸,因为爸爸在他心目中是一个“无能的暴君,自己没本事,就爱拿我出气”。他也不怀念妈妈,因为自爸爸去世后,她一直不断地换男朋友,而且每一个男朋友似乎都比儿子更重要,她出车祸时也是在去见男朋友的路上。“谁都不爱我,所以我只能靠自己。”他经常这样对阿静说。岳东不仅才华横溢,也颇有生意头脑,早在高中时就南下广东倒腾过几次电器,挣了几笔小钱,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阿静爱上了岳东。1997年12月31日中午,她带着面皮、饺子馅和自己亲手做的几个菜去了岳东简陋的家,和他一起包饺子过了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一生中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岳东恳求阿静做他的女朋友,阿静幸福地流着眼泪答应了,她发誓要好好照顾岳东,化解他心中的伤痛。 阿静也是这样做的,在长达五年的恋爱中,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岳东。她很传统,但当知道岳东晚上常做噩梦后,她主动要求和岳东住到一起。此后,岳东很快胖起来,半年后,身高一米八的他,体重从原来的60公斤增加到了75公斤。细心的阿静还把他的家收拾得干净温馨,他冰冷的家终于有了生气,岳东常对阿静开玩笑说:“我现在终于知道什么是蓬荜生辉了,你让我这个破家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了光。” “你妈妈欠你,但我不欠你” 但是,相处近一年后,岳东对阿静变得越来越挑剔,而他自己也变得越来越邋遢。原来他经常和阿静一起做家务,但现在这成了阿静一个人的事情。相处近两年后,他对阿静的挑剔变成了嘲讽。三年后,嘲讽变成了恶言恶语的攻击,他将自己在文学上的才华用来侮辱阿静,嘲笑她笨、难看、土……总之,他能敏锐地捕捉到阿静的每一个缺点,然后加以无情的嘲讽。他对阿静与其他男性的交往也非常敏感,经常跟踪阿静,那些与阿静交往比较多的男同学,无一例外都遭到了他的仇视。 一开始,阿静一直忍耐。到了最后两年,她实在受不了了,几次提出分手,但经不住岳东的恳求,又和他复合。直到2002年12月31日,阿静准备好和五年前一模一样的饺子和菜,沉默不语地和岳东吃完“年夜饭”后,最后一次说了分手。岳东懂得她这一次的坚决,没有纠缠,让她离开了。 此后,他们再没有联系,岳东只是从朋友口里知道,阿静结婚了,生了个女儿,老公是一名硕士,长得普通,能力一般,但很爱阿静。而岳东则开始了自己的风流史,他每三四个月换一次女朋友,而上过床的女人更是不知有多少。“她们哪一个都比阿静强,都比她漂亮。”岳东说。但是,他对女人却越来越讨厌,他说女人无一例外都是势利眼,“女人都是靠男人养活,都不知廉耻,你见过有像男人一样工作卖力又讲义气的女人吗?” 但是,岳东内心深处知道,起码有一个例外,那就是阿静。在长达十年的日子里,他几乎从来没有梦见过阿静,但就在那天晚上,他梦见阿静第一次挎着一个篮子带着那一堆热气腾腾的饭盒来到他家时的情景,只是阿静走的时候却变成了2002年12月31日和他决绝分手时的样子,她平静地对他说: “你妈妈欠你太多,但我什么都不欠你的。我喜欢你,仍然爱你。我知道你想找一个理想的妈妈,我也试着去扮演这个角色。我尽力了,但是抱歉,我做不到。” 说完这句话,她转身离去,梦中的情形和当时一模一样。但转身之后,阿静的背影看起来那么像他的妈妈,他在梦里仿佛又听到汽车刺耳的声音——那是妈妈出车祸后经常折磨他的声音。然后,他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的枕头已被泪水浸透。 从理想父母到现实父母 我们重复错误是因为想治疗 修正童年的错误 岳东的童年太过悲惨,他病得太重。但更成问题的是,他缺乏改变的动机。阿静是他最理想的恋人了,他以后那些数不清的恋人没有一个能像阿静这样爱他,没有一个肯去扮演他理想中的妈妈。本来,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如果他也试着去反省自己的人生,去主动改变他的行为模式,那么这会是他最重要的被拯救的机会。但是,他不想改变,他认为父母应该对他的人生负责任,而他没有责任,他常说:“我的人生太不幸了,我成为这个样子不是我的错。” “在心理治疗中,只有当病人有强烈的改变动机后,心理医生才可能发挥作用,”荣伟玲说,“在恋爱中也一样。” 24岁的张莉在广州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她爱上了大她三岁的同事王江,因为王江符合她理想中的男人形象。 张莉在广州长大,3岁时,她爸爸跟另外一个女人离家出走,直到她16岁时才回家重新与妈妈复合。因此,张莉恨爸爸,她发誓一定要找一个和爸爸完全不同的人,“不能再让孩子重复我童年的灾难”。王江正是这样一个人。张莉的爸爸风流倜傥、能言善辩,而王江则稳重诚实,不善言辞,但很聪明能干。 王江在农村长大,虽然过去的日子艰苦,但爸爸妈妈爱他,他也爱爸爸妈妈,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恋爱第一年,两人相处很好,张莉将王江的生活照顾得井井有条,对王江的父母也很尊敬。王江对张莉也非常在乎,虽然在农村长大,但他非常浪漫,每一个节日他都会给张莉制造意想不到的惊喜,无论去哪里出差,都记得给她带回她喜欢的礼物。 “你是不是怕我和你爸爸一样” 但到了第二年后,两人有了一些麻烦。张莉经常为一些小事情和王江吵架,也慢慢地对王江越来越不放心,开始查王江的电话和电子邮件,甚至他的行踪。王江一开始比较宽容,但这些事情多了以后,他也逐渐地失去了耐心。去年年底,两人终于在家里狠狠地吵了一架。吵到最后,张莉坐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就像一个小孩子那样。 就在这一刻,王江仿佛明白了什么,他问张莉:“你是不是怕我和你爸爸一样,所以才跟踪我,不相信我?” 这一句话击中张莉的伤心处,她抱住王江,号啕大哭起来,仿佛要将童年的那些伤心都哭出来一样。王江明白了什么,他一句话不说,只是紧紧地抱着张莉。 等张莉平静下来之后,王江和她谈了很久。最后,张莉明白,不仅她跟踪王江是在重复童年的错误,经常为一些小事和王江吵架也是在重复童年的错误。原来,张莉妈妈的工作非常繁忙,她经常早起晚归,把小张莉一个人丢在家里,而且回家后也常忙自己的工作而忘记了张莉。这时候,张莉只有用吵架的方式赢取妈妈的注意,并且,一旦她生起气来,妈妈就会过来关心她。这样一来,吵架就成了张莉赢取亲人注意力的方式。现在,她之所以老和王江吵架,也是因为在潜意识中,张莉以为,她可以用吵架的方式赢得王江的关注。 但是,经过这一次深谈,张莉终于明白,王江不是她爸爸,也不是她妈妈。他是她最亲的亲人,但是,他是一个全新的亲人,与她以往的亲人都不同,她不需要用对待爸爸妈妈的那些方式来对待他。 等明白这一点之后,张莉不再查王江的行踪,也尽量控制自己不和王江吵架。另一方面,王江也懂得了张莉这些“不合理行为”的意义,对张莉更多了一些宽容。 \\\\\\\"
目录
\\\\\\\"原生家庭20问 01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每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02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妈妈是婴儿的镜子 父母不是孩子的答案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溺爱=过度地阻碍 对物质的追求是对爱的渴望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03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孩子总考砸,可能有内情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家有失败留学生怎么办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别把焦虑 转嫁给孩子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教育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的保护神 04 中国式家庭 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你的身体,是不是别人的奴隶? 唤醒你沉睡的活力 碰触你的内在婴儿 愚孝是怎样炼成的?——对迎合者的心理分析 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中国人的情感模式 \\\\\\\"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